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诗意之城:生命在怀特海有机宇宙中落地

创造诗意之城:生命在怀特海有机宇宙中落地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德格尔认为,“人之栖居基于对天空与大地所共属的那个维度的仰望着的测度”[29]。海德格尔称这种“栖居”为“缘构发生”。应调动人类的感官来创造建筑,运用现象学来看待建筑,使人们更加诗意地栖居于这一苍穹下的大地上。人诗意地栖居还有赖于人与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和谐。

创造诗意之城:生命在怀特海有机宇宙中落地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样描述创造:“欢乐,如醉如狂的欢乐,好比一颗太阳照耀着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成就,创造的欢乐,神明的欢乐!唯有创造才是欢乐。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

怀特海把创造性作为终极的哲学原理来发展出他的形而上学体系。他在《过程与实在》中论述道:“创造性是一切形式背后的终极者……‘创造性’是表征终极事实普遍性中的普遍性。正是通过这种终极原则使得‘析取’的世界之‘多’变成‘合取’的世界的‘一’个现实机缘。创造性存在于事物本性之中,使多进入复合统一体。‘创造性’是新颖性原则。一个现实机缘就是一个新颖的实有,不同于由它统一起来的‘多’中的任何实有。因此,‘创造性’在‘析取’的世界之多的内容中引入了新颖性。‘创造性进展’是把创造性这个终极原则运用于它所产生的每一个新的情境。”这样怀特海创造出来的体系是动态的、充满生命的,同时也避免了把意识作为统御自然和宇宙的中心。因为对他来说,宇宙和自然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并且也将各种实存的条件包含在其中。人是宇宙和自然中高度复杂的表现,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对自由的争取,争取表达的新颖性,争取更多的自我决定而不是被决定。生命要开拓进取要不断前行,那就绝不能一味服从宇宙和自然单调的运行机制。人类文明的盛衰同样也和人的自由一样离不开创造性,倘若失去了创新精神,人类文明就会陷入因循守旧之中,逐渐蜕变为一潭死水。

何为栖居?海德格尔认为,“人之栖居基于对天空与大地所共属的那个维度的仰望着的测度”[29]。何为天空与大地?海德格尔以优美的笔触描述道:“大地承受筑造,滋养果实,蕴藏着水流和岩石,庇护着植物动物……天空是日月运行,群星闪烁,是周而复始的季节,是昼之光明和隐晦,夜之暗沉和启明,是节日的温寒,是白云的飘忽和天穹的湛蓝深远。”[30]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栖居”就是包含着保护和堆砌的“筑造”。海德格尔称这种“栖居”为“缘构发生”(Ereignis)。这种“缘构发生”就是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中强调的“天—地—人—神”四重关系的整体,即“在拯救大地,接受天空、期待诸神和护送终有一死者的过程中,栖居发生为对四重整体的四重保护”。然而商业社会建筑正演化为一种肤浅和毫无生机的物体。而栖居需要建筑通过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它的内涵,它是可触摸的,可以倾听,可以感受。应调动人类的感官来创造建筑,运用现象学来看待建筑,使人们更加诗意地栖居于这一苍穹下的大地上。

人诗意地栖居还有赖于人与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和谐。人和自然何以和谐?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二者都为人与自然观确立了和谐的价值旨趣,批判了唯物机械论人与自然分裂的宇宙观,建立了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和谐观,批评了静态的和谐范畴,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辩证范畴。两位哲学家都一致地认为:若要达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双赢,必然少不了这个社会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也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是恢复有着美的秩序之宇宙和谐,并最后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关系之和谐。

关于人与自然,从亚里士多德哲学和中世纪神学的有机的、有生命的、有心灵的宇宙观到以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儿培根牛顿为代表的科学革命,将世界视为一部由精确的物理定律所支配的完美的“宇宙机器”,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人类开始步入工业化和科学化。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也引入了“动态秩序”的思潮,歌德的“形态学”、康德的“自组织”、地质学家赫顿、博物学家洪堡等开始设想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也涌现出如贝多芬舒伯特等杰出的音乐家用音乐表现对大自然的礼赞、对人类命运的深思。

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和节奏让人类进入了傲视自然的现代化浪潮之中,同时又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资源环境问题、战乱、贫困、自然灾害等问题日益凸显。进入20世纪,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用睿智的智慧、充满悲悯的情怀探究宇宙与生命之谜,展现深层次生态观和人文关怀,如爱因斯坦相对论、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存留的记忆》、明科夫斯基的“四维空时流形(fourdimensional space-timemanifold)的整块宇宙(Block Universe)”的理论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在微观领域波尔、德布罗意、海森伯、薛定谔和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导致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系列基本概念的改变。接下来贝塔朗贝的《生命问题》将生命系统推广到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三门学科,“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和“协同学”是组成系统科学的新生代,被称为“新三论”。随后又出现了“混沌学”,20世纪的整体论蓬勃发展为“生态科学”提供了发展平台和广阔空间。生态经济学、工程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纷纷兴起。在艺术领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表现也是群星璀璨,如绘画领域印象派大师马奈、莫奈、塞尚、雷诺阿等无不用极细腻又极浓烈的笔触,以及赤子般的敬畏表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美。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笑中带泪的表演,演绎了对在大机器面前异化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悲怜和对更理想生存空间的热切向往。许多古老的地方戏曲与音乐也饱含着浓厚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生命的礼赞、对人间真情的讴歌、对真善美的探索,生活在大地上的普通人民是文明的创造者、传承者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创造的财富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我们也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冰川融化和全球气候变暖严峻挑战。但我们也应看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生态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地测量、卫星遥感和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为地球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城市景观设计学等综合运用生态学、林学、土壤学、先进的景观设计技术和美学理念努力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宜居。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智慧城市等管理学领域精彩纷呈。

怀特海的人与自然和谐观极其丰富与深刻,此和谐思想有宇宙观的恢宏辽阔,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总体性和个体性的彼此交融,不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和谐,而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另外,它还体现为人与自然的价值和谐,是一种对生命向往自由、通达文明的积极肯定。[31]美学家方东美写道:“天地之大美即在普遍生命之流行变化,创造不息。我们若要原天地之美,则直透之道,也就在协和宇宙,参赞化育,深体天人合一之道,相与浃而俱化,以显露同样的创造,宣泄同样的生香活意,换句话说,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造,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32]

生命的本性是不断创造奔进,直指完美。创造性的劳动是愉悦的劳动,也是创造美的劳动。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人正是通过在创造中学习、工作,迈向自由而全面发展,迈向美好社会之路。马克思探索的这条解放之路通往的理想社会不仅意味着通过发展生产力而实现的社会财富的极大涌流,而且意味着审美的实现,因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审美绝不仅仅是闲情逸致的玩赏,而是人的自由本质和创造能力的体现,它的一端连着物质现实的感性生活和感性实践,另一端则指向人类解放的极境。“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33]

马克思指出:“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34]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进行理想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是在愉悦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审美与社会实践将会实现有机结合。

关于创造与诗意地栖居,怀特海也有深入的论述,他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精辟地阐述:“我们必须培养维持客观价值的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将不能获得领悟;没有领悟,同样不能获得创造力。只要接触实际情况,你就不能排除具体活动。没有推动力,敏感性就会变成惰性;没有敏感性,推动力就会变成粗野。我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敏感性’这个术语,因之便包括对本身之外的东西的领悟,也是说,对一件事情中的全部事实的敏感性。因此,我所追求的广义的‘艺术’,便是一种选择方法,这种方法把具体的事物安排得能引起人们重视它们所实现的特殊价值。例如,布置好身体和眼睛的位置,以便能看到日落的美景,这便是艺术选择的一个简单实例。艺术的习惯就是享受生动的价值的习惯。”[35]可见只有用艺术的、审美的习惯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优美的生态。审美有利于创造,创造是尊重价值、创造价值,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看日出、日落的美景,享受艺术的生动的价值。正如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歌所描绘的“远景”:

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季节闪闪发光,

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

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

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

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

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36]

[1]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6.

[2]菲利普·罗斯.怀特海[M].李超杰,译.北京:中华书局,2014:19.

[3]Alfred North Whitehead.Process and Reality:An Essay in Cosmology[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8.

[4]黄铭.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对观念创新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9):107-111.

[5]John E.Smith.The Spirit of American Philosophy[M].Revised Editi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3.

[6]钱学森.中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对建设“山水城市”的论述(摘要)[J].广东园林,2001(4):21-23.

[7]钱学森.钱学森关于美术的一封信[J].美术,1992(11):4.

[8]吴良镛.关于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1(2):17-18.

[9]江文渊.若山Ⅱ[J].建筑学报,2018(11):38-45.(www.xing528.com)

[10]李异平.生态城市意象的建构与传播[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22-24.

[11]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76.

[12]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98.

[13]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48.

[14]郭俊华.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互联网+政务服务”[J].人民论坛,2020(3):1-8.

[15]魏勇,吕聪敏.以疫情为出发点探讨基于AI的城市大脑的建设思路和方法[J].通讯世界,2020(3):186-187.

[16]陈汉云,陈婷婷.紧凑而富有活力的香港城市发展模式[J].国际城市规划,2017(3):1-5.

[17]肖希,李敏.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市微绿空间增量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5(5):105-110.

[18]https://101.226.211.51.

[19]郭海涛.天津生态城:5G技术为智慧城市“添翼”[N].中国经济时报,2019-03-06.

[20]代兵兵.创意城市路径下的城市再生行动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8(1):17-24.

[21]唐燕,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3.

[22]韩史.现代服务业的追赶清单——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J].经济管理文摘,2019(1):4-43.

[23]潘飞.生生与共:城市生命的文化理解[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4]约翰·里德.城市[M].赫笑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

[25]黄亮.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6]龚晓宽,韦欣仪.印度班加罗尔经济腾飞之路对贵州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10):59-64.

[27]李锐,张秀娥,马百功.以色列特拉维夫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及动态模型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8(5):1-5.

[28]黄亮.国际研发城市的特征、网络与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9]孙周兴,王庆节.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12.

[30]孙周兴,王庆节.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92.

[31]叶冬娜.人与自然的和谐何以可能——比较视野下的马克思和怀特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12):1-8.

[32]方东美.方东美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5]阿尔弗雷德·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黄振威,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6]孙周兴,王庆节.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