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脱贫,指将生活在生存及发展条件非常匮乏的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至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等帮助他们脱贫发展。迁出地为包含981万贫困人口的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频发高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且建设成本高、国家禁止及限制开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23]迁入地为生活生产条件良好、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比较齐备的地区,靠近城镇,在创新思维中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最长远、最有效的措施,在解决各地由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历史背景所导致的“顽固性贫困”方面,具有很好的协调改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改善了将近930万人的居住条件,有将近920万人通过搬迁实现了脱贫。[24]
生态修复指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人工辅助修复,使迁出地生态系统免遭人为干扰或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对于位于禁止开发区的迁出地,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采取强制性生态保护,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人还山,消除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对于位于生态脆弱区、限制开发区等地区的迁出地,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牧区治理等工程措施,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同时,依据迁出地生态系统可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种植、林木培育、生态观光等生态产业。易地扶贫迁出区在地理上与深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地质灾害频发等自然环境恶劣或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叠合,生态修复任务艰巨。贵州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推进宅基地复垦,加快迁出地区生态修复。如贵州毕节市赫章县狠抓退耕还林,加强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25°以上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工程,完善国家补助直补造林主体机制,让部分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就地转成护林员,通过生态补偿脱贫730人。云南怒江州是一个贫困人口多,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的自治州。由于易地搬迁项目迁出区域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人口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生产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对生态资源的破坏性很大,水体流失严重。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后,使迁出地人口减少,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减轻了迁出地的土地承载压力,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开了随时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同时,迁出地通过种植经济林,增加了森林覆盖面积,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搬迁群众逐渐从长期形成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和传统的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的压力。在安置区,由于实施了村间道路硬化、厩舍改造、卫生厕所项目,配套建设了沼气池,推广使用了节能灶,缓解了人口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安置点还建立了幼儿园、医务室、活动室、扶贫车间等。另外,还培育发展绿色香料,推进旅游文化产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