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规划学者凯文·林奇于1959年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开创了城市空间认知研究的先河,对其后的城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意象。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意象称为群体意象。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称为“可意象性”。凯文·林奇指出:一个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和参与。环境应该给人以美感,并持续深入。
通用、标准化的建造方式一方面具有效率与功能优势,另一方面造成整体缺乏意象,“千城一面”。同时,城市形象的雷同和城市空间的乏味,造成了城市风貌特色的丧失。对于如何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美好的城市风貌,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道路是城市中的主导元素,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一个城市的路网,就是城市空间的骨架,为每一个体验者提供感知城市的途径:高速公路系统的开阔与戏剧性;沿街景观秀美、建筑色调肌理协调、路旁花枝招展,脚下树影婆娑给人以亲切的“场所感”;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生机勃勃的印象。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31]它可以表现为城墙、街道以及森林、山地、水体的边缘。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象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人们可以在内部识别它,也能充当外部的参照。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甚至可以是整个市中心区。如著名节点,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具有高度的个性、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与城市的总体特征以及附近狭窄曲折的道路空间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与大运河紧密联系。标志物是人们感知城市时重要的外部参照。它存在于从微观到宏观各种尺度的城市空间,可以是步行街上的雕塑、公交站台、园林景观,也可以体现为山体、天际线、建筑、纪念碑和桥梁等。不同元素组之间可能会互相呼应、互相强化,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破坏,它们只有共同构成图形时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形式。整体环境具有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综合的意象,而是或多或少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一组意象。为了让市民保持对城市的亲切感和熟悉感,要把蕴含城市记忆的元素组织起来,营造宜人的氛围,保持城市独特的魅力。(www.xing528.com)
凯文·林奇跳出了传统现代派理性设计观念,创造出一种新的侧重于研究城市面貌的城市思考方法。他把城市看作一个四维空间,体现时间的变化性,充分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感受作为城市设计的中心内容,认为市民的参与才体现城市的价值。凯文·林奇将城市环境置于丰富、生动、复杂、动态的人类场所内进行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研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