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雅典:古希腊文明之光

雅典:古希腊文明之光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480年,波斯大军一度攻占雅典城,彻底摧毁了卫城上的全部建筑。据载,建造雅典娜神庙花费耗资7000塔兰特,相当于雅典城邦整整7个全年的预算。贸易中心的位置使雅典一跃成为希腊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这必然会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雅典的科学文化繁荣昌盛,在哲学、政治、美术、历史、雕塑、体育、法律、文学、音乐以及自然科学方面有着灿烂的成就,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雅典:古希腊文明之光

雅典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距离蔚蓝的爱琴海仅一步之遥的城市。城内小山连绵起伏,美丽的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到处洋溢着古老、质朴和井然有序的气息。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是希腊强盛时期的产物,它既是城市的最高点,又是军事上的防卫中心,还是城市守护神的殿堂圣地。雅典卫城建筑群是雅典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其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公元前480年,波斯大军一度攻占雅典城,彻底摧毁了卫城上的全部建筑。驱逐了侵略者之后,雅典人立即着手把它恢复,在胜利与欢乐的精神鼓舞下,他们把卫城建筑群建设得比原来更加雄伟壮丽。伯里克利任命大雕刻家菲迪亚斯(Phidias)主持卫城的建设,建筑师是伊克提诺和卡里克拉特。

雅典卫城和希腊的命运一样多灾多难,当年的帕特农神庙(Parthenon-Temple)曾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位于帕特农神庙左边的伊瑞克提翁神殿(The Erechtheion),是一座建于悬崖边缘的石殿,传说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东为争做雅典的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神殿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组成的少女门廊最具特色,用六根大理石雕刻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她们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分量很重,而六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于是建造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举世驰名。[12](见图5-1)其建筑艺术之美,直到约2500年后的今天,依然散发活力,展现美的光彩。

图5-1 伊瑞克提翁神庙遗迹

(资料来源:http://222.243.149.225.)

地中海是一个商海,雅典是地中海的一颗明珠。雅典的海岸线曲折多良港,发达的海路交通、众多的岛屿、丰富的矿藏、优质的陶土、特产的橄榄葡萄经济作物,为雅典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天然的基础。位于希腊中部阿提卡半岛上的雅典有着拜里尤斯天然良港,同时雅典又处于落后的欧洲与先进的埃及和西亚的交接点上,其地理位置特别有利于发展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希腊世界的工业大有发展,尤其是在阿提卡地区,雅典城市及其外港拜里厄斯的工业特别活跃。手工行业更多,更有组织和更加专门化,出现了冶金业、造船业、制陶业、建筑业、纺织业、制鞋业等多种类型的手工业作坊。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拜里厄斯港是爱琴海上著名的国际商港,运到这里的商品有埃及、西西里、黑海沿岸的谷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亚麻衣料和造船木材,此外,还从各地输入奴隶。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则是联结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当时,希腊商人的足迹已遍及北欧、西欧、英吉利海峡、北海和波罗的海,甚至到达欧亚交界处的未知地区和非洲的西海岸。

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土地贫瘠,平原狭小,古代希腊的农耕经济并不占优势,雅典就是如此。而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先前落后的雅典变为公民富足、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国富民强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智力投资和文化建设。伯里克利曾大规模兴建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赫维斯托斯神庙、苏尼昂海神庙、大剧场音乐厅、街道和大型雕塑像等一大批规模宏大的公共文化工程,竭力使雅典成为全希腊最美丽的城市、“全希腊的学校”。据载,建造雅典娜神庙花费耗资7000塔兰特,相当于雅典城邦整整7个全年的预算。[13](www.xing528.com)

希腊古典文化长达200余年的繁荣在于拥有广泛的公民群众基础和城市活动空间,从而使古典文化具有广博的内涵、恒久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文化人、知识分子依托城市开办学园,进行全民性的戏剧演艺、宗教节庆、体育竞技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了知识,培育了人才,融通了思想,活跃了文化市场,从而使得对戏剧、雕刻、建筑、诗歌、论辩演说等古典文化的认知、理解、接纳和传扬,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另外,雅典的银行众多,能够大量制造银币;雅典还盛产陶土,所产陶器远销埃及和意大利,这些都使雅典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由商品经济产生的商品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关系,平等必须自主,故体现价值根本属性的商品经济必然是平等、自主、竞争、开放的非平衡动态经济。这种经济造就了雅典奴隶制工商业比较发达,工商业贵族的政治势力比较雄厚,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产生体现自主、平等的民主制度。相对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雅典多山的地形,肥沃土壤的缺少和梭伦改革对土地集中的限制,使雅典掌握土地的氏族贵族势力较弱,极难形成君主专制。雅典在多次的政治革命和立法改革中,氏族贵族的权力受到削弱,工商业主的地位不断提高。从梭伦到伯里克利的四次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主和劳动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并逐步构建、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

雅典从苏格拉底开始,德谟克里特的自然派哲学理论开始演变,雅典哲学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这就给人民参与民主运作提供了哲学基础。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希腊成为一个经济活动整体,其中心就在雅典。贸易中心的位置使雅典一跃成为希腊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这必然会进一步巩固民主制度。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始终没有形成统一中央集团制国家,祭司集团的影响也比较小,这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障碍。雅典的科学文化繁荣昌盛,在哲学、政治、美术历史、雕塑、体育、法律文学、音乐以及自然科学方面有着灿烂的成就,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古希腊的城市国家被称为城邦(city-state),通常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村社组成。城市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城市,城市与国家是合二为一的。古希腊城市从功能上来说主要是作为政治实体而存在,创建城邦不仅仅是为了商业上和物质上的繁荣。城邦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城邦都需要建立起一种制度,让自己能够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获得政治权力。[14]古希腊城邦之间竞争激烈,不仅体现在常规的战争上,也体现在商业、艺术和体育各个领域。

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期,既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与两大战争即希波战争(前494—前449年)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年)相连的。历时近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胜。雅典城邦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雅典城市在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强和巩固。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利,加剧城邦危机,维护和扩展雅典城市作为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诸多因素逐渐失去,雅典城市不再是“全希腊人的学校”,随雅典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