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之城市:韧性城市的建设与策略

生命之城市:韧性城市的建设与策略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韧性城市既表现为隐性城市问题的自我调整和优化能力,也表现为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抵御和自我修复水平。因而韧性城市也将灾害视为提升自身系统韧性的机遇,而非单纯的防御。韧性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在灾害发生前,城市要有充分的应急准备。建设韧性城市应尊重自然规律,完善城市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

生命之城市:韧性城市的建设与策略

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ies)从21世纪起,在以英美为代表的国际学术界成为城市规划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系统如同海绵一样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吸收、缓冲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优化、协调和重组来抵抗不利条件,最终使系统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然而由于城市具有复杂的内部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韧性城市的概念自2002年在美国生态学年会上提出以来,其明确的科学定义至今没有达成共识。韧性城市既表现为隐性城市问题的自我调整和优化能力,也表现为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抵御和自我修复水平。也有学者认为,韧性城市是指当灾害来临时,通过城市完善整体格局和持续的功能运行,可适应和化解这种灾害,基本维持相似的功能结构、系统,并能迅速实现灾后恢复。城市通过适应灾害的经验积累,增强学习,提升应对灾害能力,进而保持系统的活力。因而韧性城市也将灾害视为提升自身系统韧性的机遇,而非单纯的防御。

风险性(脆弱性)是现代城市一大特征,面临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传染病昆虫感染、干旱、极端温度、暴风雨、野火等,面临的技术灾害包括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坍塌、中毒、辐射、交通事故、系统故障等,面临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危机包括住房危机、能源危机、食物危机、用水危机、恐怖主义、大屠杀与战争、社会冲突、贪污腐败等。人类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存在着自然灾害、生态危机、公共卫生事件和全球化风险等多样化、全域性和复杂性风险。韧性城市建设势在必行。韧性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在灾害发生前,城市要有充分的应急准备。在灾害发生时需具备抵御外部冲击、适应变化及自我修复的能力。

具备韧性的城市特性归纳为:一是社会层面具备协同性,即城市政府部门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需打破壁垒,互联互通,并引入“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共治”协同机制。二是环境层面具备适应力,即城市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主动适应,做到自主调整、灵活变通。三是技术层面具备智慧性,即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智慧信息系统,提高风险预警、信息共享、趋势研判和应急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四是工程层面具备冗余性,即包括水、电、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和抗逆能力,在经历重大冲击后依然能够保持有效、正常运转,依然能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五是组织层面具备自组织力,即市民个体、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具备自我行动力,对城市因灾受损部分进行主动局部修复,强化自力更生的能力。六是制度层面具备学习力,即城市能够从重大灾难中学习相关经验,分析致灾原因,快速调整自身结构和功能。[26](www.xing528.com)

韧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处理好应急管理与常态化社会运行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共安全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风险防控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永恒且富有挑战的任务。需要重视系统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永续发展的宇宙观方法论。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复杂的有机系统。建设韧性城市应尊重自然规律,完善城市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怀特海指出:“结合体的这种社群秩序不仅仅在于它的所有成员显示出共同形式这个单纯事实。贯穿整个结合体的这种共同形式的复制是由结合体成员彼此之间的承传关系造成的,还由于这些承传关系包含着对共同形式的感觉这个事实。”城市可以看作一个结合体,是共生的活的生命体,建设韧性城市,需要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网络、可再生能源技术,使城市更智能、风险应急机制更灵敏,具有更强的灵活适应调整、修复、巩固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