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的更新与再生:英国城市更新之路

城市的更新与再生:英国城市更新之路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城市的更新英国20世纪30年代开启清除贫民窟计划,真正意义的城市更新开始。英国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包括建立财政补贴制度,成立城市开发公司和在更新过程中注重文物的保护等。“二战”后,英国开始了郊区化过程,英国城市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注重城市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鼓励创造性的修复以便保护区更具地方特色。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城市的更新与再生:英国城市更新之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需要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空间拓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城市从增量扩张时代进入存量调整时代,城市再生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

(一)城市的更新

英国20世纪30年代开启清除贫民窟计划,真正意义的城市更新开始。1946年开始推进新城建设计划,将建立卫星城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英国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包括建立财政补贴制度,成立城市开发公司和在更新过程中注重文物的保护等。“二战”后,英国开始了郊区化过程,英国城市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80年,为解决内城衰退,实行内城复兴,英国成立了城市开发公司,一个开发公司对应一个特定的区域,担负着吸引私人投资、复兴内城的重任。[19]

法国巴黎城第一次大更新是在拿破仑三世时期,当时拆除了旧建筑,开辟了一条条宽敞的大道。20世纪60年代,通过修建配套工程、高等级公路、高速地铁等措施将巴黎市与巴黎大区联系起来。2008年,通过“大巴黎计划”解决交通生态环境和生活融合等方面的城市问题。为了保障城市更新的资金来源,法国公共部门完全或者部分投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居住、活动场所或者公共空间。巴黎市政府曾出资51%的股份,与私营公司合资成立一个旧城改造的专业化投资公司

美国的城市更新也是从大规模清除贫民窟开始。20世纪30年代,通过立法确定更新的重点及联邦拨款额度。1954年提出加强私人企业的作用、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居民参与。20世纪70年代末,取消或减少对“城市计划”的资助,由州及地方政府对城市计划负责。基于税收实施奖励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对城市开发提供资助。1977年的《住房和社区开发法》实行使用城市开发活动津贴资助私人和公私合营的开发计划。

新加坡独立之前城市核心极度拥挤,“二战”后遗留下来的中心区住房状况极度混乱。1945—1959年,开始城市更新的前奏。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实施贫民窟清理、中心区产业升级、中心分散等策略。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市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成为吸引全球智慧精英和资本的关键因素。新加坡设立专门的城市更新管理部门——从最早的SIT(改良信托局)发展到现在的URA(城市更新局),对旧城改造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注重引入私人资金,为私人投资者提供各种激励政策实现土地开发收益。注重城市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鼓励创造性的修复以便保护区更具地方特色。

日本为修复战争大城市的毁灭性破坏,以政府为主导对102座城市实施了土地区划整理。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新城,在东京湾区形成一个人口达三千万的巨大都市圈。1977年为限制东京的无序扩展,推行绿带计划。80年代开始更新利用地下深层空间设施。团地是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80年代开始,团地社区中老龄化、商业凋谢、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凸显,团地再生计划正式启动。构建民间复合开发——多方联合的“PPP”架构。积极推进“地域管理”事业,“地域管理”的组织主要依靠居民委员会、NPO组织、城市规划组织和各类协会团体,政府充当协助支持作用。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再生(www.xing528.com)

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表现为对资源高度依赖、经济结构单一、被迫转型以避免“矿竭城亡”、产业难以继续、经济压力巨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矿产资源开采和资源产业发展导致地表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质退化、地表塌陷、土地压占等,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阻碍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资源型城市在成长期和稳定期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入城务工,并转为城镇户口,但在资源枯竭阶段,失业不断增加,呈现“虚假城市化”的状况。资源枯竭、矿山关闭、工矿企业效益下滑,给社会带来诸多连锁反应,社会矛盾突出。我国因资源枯竭产生困难矿工数量达约300万~400万,涉及1000万家属。下岗职工技能单一,就业难度大。劳动力过剩和安置问题成为城市衰退期的重要问题。

根据民意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居民普遍认为原矿区土地再利用应受到足够重视,包括塌陷地、闲置地、农村宅基地等,可植树造林改善水土质量。愿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愿意参与旅游产业建设,愿意参与新农村建设,希望当地引入非污染性企业。希望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支持、就业扶持、人才引进、企业税收优惠、创业扶持、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等。居民对城市的期待包括:修建乡村道路、增加居民文化活动、完善居民社会保障、增加农田水利、创办村办企业、绿化建设、引进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建立村图书馆、降低教育成本、加大对居民生产生活关怀、引进高学历管理人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引进工厂企业等。[20]

民心所向就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城市系统发展和演进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减少系统熵增或增加系统负熵流都可以驱动系统朝有序性发展。主要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来实现。城市系统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只有子系统间发挥相互促进的非线性作用,才能推动城市向前发展。主要途径包括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多样化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转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首先,依赖现有资源优势,做好产业链延伸工作。在有限的建设用地空间下,淘汰落后产能、污染企业,将清洁型产业保留并发展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加工业提升产品的加工深度,以此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围绕现有生态农业区域进行规模扩大、产业延续,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促进经济活动多样化,提高地方经济抗冲击能力。在产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规划,把握产业发展周期的时间节点,培育替代产业、更新产业结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土地优化配置是在保障当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边养地,边用地”,恢复废弃、闲置及塌陷土地利用,充分再利用闲置资源,如原企业办公用地、压占地等土地应该进行合理再利用,可以进行厂房出租、土地复垦利用等活动,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生态涵养和经济建设用地空间,使二者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怀特海说:“现实世界中各种现实实有相对于一个确定的现实实有的‘客体化’,构成了那个现实实有产生的动力因;追求‘满足’的‘主体性目的’构成终极因,或诱导力,由此而产生了确定性的合生;而所获得的‘满足’仍然是创造性目的内容中的一个要素。这样,就有一种创造性的超越;这种超越造成了确定性的客体化,使各种现实合生的过程超出那个满足了的超体而获得更新。”这段话能够很好地解释城市的更新与再生。每一个城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人才队伍的聚集创新,随着自然资源充沛或匮乏的变化,城市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动力,在各方面条件作用下获得现实的合生,产生超体,城市获得更新或再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