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精力资源的局限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大部分青年教师的本职工作或科研安排,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应对额外的国际化活动。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当前的科研进展不适宜某些国际化参与(F02、F01、F18),二是当前的工作模式或状态不适宜某些国际化参与(F07、F10、F11、F12)。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自身科研进展永远是置于日常学术工作首要位置的。因此,针对某些需要付出较多时间、精力甚至经费成本(而不能直接回馈收益)的国际化活动,他们通常只会在各项任务应对有余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酌情考虑。相对地,如果当前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他们很有可能放弃这些额外计划,只专心解决当下问题。例如,当被问到“您觉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您参与国际化活动”的问题时,编号F01的青年教师强调,“对我个人来说,可能是我自己的工作原因,也只可能是我自己的工作。因为我要保证自己科研项目的进度。只有在保证科研进度正常,比如学生的实验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我才会去参加一些国际化活动”(F01)。编号F18的青年教师在谈到自己仅分配10%~20%的时间精力用于国际化活动时强调,因为“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带科研,不可能花更多时间用于跟外面交流”(F18)。从其陈述中可以看出,国际化参与对该教师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但前提是不能偏废已有的科研工作进展。而编号F02的青年教师则因为难以完成国际发表论文的科研任务,直言“哪敢国际化(特指出国交流访学),就这个发表论文的要求我都完不成,我怎么还能去国际化,哪有这时间?国外的会议我都不敢去,一去就是一个礼拜”(F02)。(www.xing528.com)
其次,部分工作模式或工作内容限制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尤其是那些需要跨境的国际性活动。例如,对于主要以团队形式开展科研工作,或长期服务于科研团队的青年教师而言,他们通常不那么倾向于赴海外交流,原因是“如果长期在外面会耽误课题组的整体进度”(F07)。另外,对于承担了大量教学以及服务性工作的青年教师,他们也有可能因为日常可支配时间精力的局限,而疲于应对此类国际化活动。这类情况在本科型院校以及从事与基础性学科(如中文、外语、数学等)相关研究的青年教师中较为常见。例如,一位承担了多个院系基础数学课程的青年教师指出,他对于当前工作最大的需求之一是希望“教学任务能够再轻一点,希望能够实现一个学期只上一门课程”(F15),以便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科研活动(该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涉及较多的国际交流合作)。另一位承担了所在学院大量外语课程的青年教师指出,自己最大的希望是“在科研上可以多投入一些时间,但是目前教学量非常大,每周大概有14个课时”(F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