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青年教师而言,来自学校的考核压力主要体现在对科研经费、国家级基金项目和国际发表论文的明确要求。尽管它们的影响并不波及所有教师,但相关要求对于部分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参与依然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一)国际性科研收益不足以应对学校要求
由于学校对于教师获得科研经费数量的要求,一些青年教师直言参与国际性的科研项目合作“可能没什么用”(F06、F12、F20),因为通过此类活动可能获得的经费通常不会太多,对于完成经费考核要求作用不大。另外,由于一些制度规范方面的局限,青年教师从中实际可获得的经费数量(除去学校或专业院系收取的经费管理费)也比较有限,有时甚至会遇到无法及时入账的问题。例如,编号F01的青年教师就有关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问题评述如下:“对很多横向经费,学校要收高额管理费,然后院系再收一点。横向经费进来后,扣除的钱非常多,所以很多时候,除非我们没有其他办法了,才会去申请这类经费……你要让这笔经费进学校,你就得‘自认倒霉’,这是两难的抉择。而且很多时候呢,学校的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增值税发票,有时候是不太容易开出来的。比如前段我们跟英特尔谈好的科研合作项目,因为很多原因,可能因为市里在做税制改革,学校开不出发票,到现在也没有开,对方10万美金一直打不进来……因为各种制度问题,你没有办法放手去做一些事。”(F01)
(二)项目基金要求限制晋升,影响国际化参与
来自项目基金的阻碍主要是间接的。此类项目很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F05),评审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评审专家“多多少少还是会看你的背景,看你在哪个团队,是谁的门生等,这些问题是始终避免不了的”(F18)。当它们成为横亘在教师职级晋升道路上的“拦路虎”时,那些因此不具备晋升资格而无法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如招生资格、申报某些国际性项目的资格)的青年教师,可能会失去参与某些国际化活动的重要条件。例如,编号F06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当前正面临“恶性循环”——因职称原因限制招生资格,因生源有限而无法推进科研工作并产出高水平成果。出现这种困境的根源是他还没有拿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法达到职级晋升的这项硬性条件。他对此评述如下:“考核的话,我进S大学的经费差不多可以达到一千万。但我现在还是讲师,最大阻碍就是这个自科基金……因为我进校后的研究方向调整了,不容易拿到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在就卡在这上面了。如果我现在是教授,很多通道就全部开了……但如果不是副高级以上职称,一年只能申请一个项目,两年没中就要停下来。我没有这个职称,我就没有学生(不具备招生资格),很多项目也做不了……”(F06)(www.xing528.com)
受此类规则影响,职级越低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可能获得的学术资源和发展机会相对越少,想要成长起来也就更加困难。就其本质而言,这种非正向的“因果循环”正是存在于学术圈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局限于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问题上,同时也渗透于青年教师日常学术工作的各个领域,并通过加速优质资源的两极分化,逐渐将拥有不同学术资本积累的教师置于不同的“学术阶层”中。如一位中级职称青年教师指出,“不能带学生”是其当前科研工作中面临的一大困境,“没有人(学生资源),就没有办法开展研究,没有研究就没有成果,没有成果就没有办法晋升,评不上职称就招不到学生……就是进入一个死循环,差距从一开始就存在了”(F08)。
(三)小众学科教师参与国际化的通道狭窄
对于多数青年教师来说,来自国际发文的考评压力相对会小一些。作为S大学这样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的一员,他们通常能够凭借个人能力完成此项考评要求。然而,对于少数处于交叉学科或者属于校内小众学科的青年教师而言,由于所在学科没有学校指定的国际性核心期刊(F02)、所在学科领域的主要科研产出形式(如会议文章,专著)与学校要求存在出入(F03、F05),或者所在学科领域对应的学术期刊在学校期刊分档标准中处于不利位置(F08、F09、F20、F21),他们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此类工作,或者面临着维护学术水准(质量)还是应对考评要求“何者为先”的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