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破作用原理
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经常遇到石方工程。由于石方数量大,石质坚硬,工期长而花劳力多,是路基的关键工程,施工时广泛使用爆破技术。
爆破作用原理是药包点火后产生高温(2000~5000℃)、高压(1~1.5MPa)而发生冲击波(波速达1000m/s),使药包体积膨胀千倍以上。这种爆破足以使岩体破坏而产生碎裂。
爆破冲击波由药包中心呈球面向外扩散,按其破坏程度大致分为四个作用圈,如图7-41所示。
(1)压缩圈。爆破能使介质粉碎,产生塑性变形,在药包周围形成空腔。
图7-41 爆破作用示意
(a)爆破作用圈;(b)松动爆破;(c)抛掷爆破
图7-42 爆破漏斗
(2)抛掷圈。爆破能冲出岩石表面,介质在重力场下作弹道飞行,产生抛掷现象。介质产生抛掷的范围边界,称为抛掷圈。
(3)松动圈。抛掷圈外爆炸力大为减弱,但岩石结构受到破坏而松动。大块岩石下落崩塌,小块石块经雨水和振动作用缓慢滑坍。
(4)振动圈。岩石受振动而未破坏的范围。
药包在有限介质内爆炸,在临空的一面会形成一个形似漏斗的爆破坑,称为爆破漏斗,如图7-42所示。
爆破漏斗一般用以下要素表征:
(1)最小抵抗线W。药包中心至临空面最短距离。
(2)爆破漏斗口半径r0。漏斗口圆的半径。
(3)抛掷漏斗半径R。药包中心沿漏斗边缘至坑口的距离。
(4)爆破作用指数n。爆破漏斗口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n=r0/W。
(5)抛掷率E:抛掷漏斗体积与爆破漏斗体积之比,E=(V抛/V破)×100%。
当n>1、E>27%时,称为标准抛掷爆破;
当r=1、E=27%时,称为标准爆破;
当r<1、E<27%时,称为减弱抛掷爆破;
n=0.75时,称为标准松动爆破;n<0.75时不能形成明显的漏斗,称为减弱松动爆破。
(二)爆破器材和药包计算
1.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分为炸药和引爆材料两类。
(1)炸药:
黑火药:这是最常用的炸药,威力小。
黄色炸药:又称TNT炸药,化学名为硝基甲苯,粉末状,不溶于水,冲击敏感性不大,需用雷管起爆。
铵梯炸药:又称硝铵炸药,是TNT与硝酸铵及少量木粉的混合物。具有中等威力和一定敏感性,可用雷管安全起爆。
胶质炸药:是硝化甘油与硝酸钠的混合物。有剧毒,易爆不安全,爆炸威力大,使用时需格外小心。
(2)引爆材料。有导火线(如鞭炮)和传爆线(用雷管起爆)。雷管有火雷管和电雷管。火雷管用导火线点火引爆,电雷管用电线通电引爆。
2.药包计算
药包按形状和爆破作用性质分为以下几类。
(1)集中药包。其形状接近球形或立方体,长边不超过短边4倍或高度不超过4倍直径的药包。
(2)延长药包。长度或高度超过集中药包限制尺寸的药包。
(3)分集药包。为提高爆能,将一个集中药包分为两个保持一定距离的子药包。
药包用药量不仅与爆破岩石的体积有关,它还与炸药性能、岩石种类、埋药深度、炮眼堵塞情况、地形及抛掷率等有关。根据爆破原理,可得通用药包用药量计算公式为(www.xing528.com)
式中 e——炸药换算系数;
d——堵塞系数;
K——形成标准抛掷漏斗时每方岩石耗药量,kg/m3;
W——最小抵抗线,m;
α——自然地面坡度,(°);
E——抛掷率(或抛坍率),%;
F(E)——抛掷率函数,抛坍爆破F(E)=1;一般爆破按F(E)=1计算;
f(α)——抛坍系数,随自然地面坡度而变。取值与计算可参阅有关手册和书籍。
(三)爆破技术
1.几种爆破方法
常用的爆破方法一般包括小炮和洞室炮两类。小炮用药量在1t以下,主要包括钢钎炮、深孔爆破、药壶炮和猫洞炮。用药量在1t以上为大炮。爆破方法的采用应根据石方集中程度、地形、地质条件及路基断面形状等具体情况决定。
(1)钢钎炮。指炮眼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7cm和5m的爆破方法。用于工程分散、石方少的情况。
(2)深孔爆破。指炮眼孔径大于75mm,深度在5m以上(一般深8~12m),使用延长药包的爆破。多用于石方数量较大且较集中的情况。如图7-43所示。
(3)药壶炮。指在深2.5~3.0m以上的炮眼底部用少量炸药经一次或多次烘膛,使炮眼底部扩大成药壶形(葫芦形),然后将炸药集中装入药壶中进行的爆破。如图7-44所示。
(4)猫洞炮。指炮眼直径为0.2~0.5m,深度为2~6m,炮眼成水平或略有倾斜,用集中药包进行爆破的方法。如图7-45所示。
图7-43 深孔爆破断面图
图7-44 药壶炮断面图
图7-45 猫洞炮断面图
(5)洞室炮。洞室炮爆破效率高、威力大。根据地形和路基断面形式,可分别选用以下洞室炮:
1)抛掷爆破。适于平坦或地面坡度小于15°的地形,爆后对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公路工程中很少采用。
2)斜坡地形的抛掷爆破。适于自然地面坡度在15°~50°间,属于半填半挖路堑的爆破。
3)多面临空地形爆破。适于峡谷鸡爪地形,具有完整临空面多的地段。
4)抛坍爆破。适于自然地面坡度大于30°的半填半挖断面爆破。
5)定向爆破。利用爆能将大量土石方按指定的方向,搬移到一定位置并堆积成路堤的一种爆破方法。
6)松动爆破。用于不宜采用抛掷爆破的次坚石、软土路基或配合机械化清方的地段。
2.综合爆破设计
为充分发挥各种爆破方法的特点,利用微地形和地质的客观条件,在路基石方工程中常采用综合爆破。综合爆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路基石方工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形和地质客观条件及石方集中程度,全面规划、重点设计、综合组织群炮。
(2)利用有利地形,扩展工作面。
(3)综合利用小炮群,分段分批爆破。
1)半填半挖斜坡地形,采用一字排炮;在自然坡度较缓的地形,先用钢钎炮切脚,改造地形后再采用一字排炮。
2)路线横切小山包时,采用钢钎炮三面切脚,改造地形后,再在中间用药壶炮爆破。
3)路基加宽,阶梯较高地形,采用上下互相配合的小炮群。
4)对拉沟路堑,采用两头开挖时,可采用竖眼揭盖、水平炮眼搜底的梅花炮。
5)机械化清方时,如遇坚石,可用眼深2m以上钢钎炮组成30~40个多排多层炮群,或采用深孔炮。在坚硬岩石中,为使岩石破碎程度满足清方要求,可采用微差爆破或间隔药包。遇软石或节理发育的次坚石,可用松动爆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