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路工程: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限制

道路工程: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限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安全行车,对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加以限制。根据缓和冲击、时间行程及视距要求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各计算行车速度时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约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0倍,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竖曲线为宜。根据影响竖曲线半径的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见表5-12。

道路工程:竖曲线最小半径及长度限制

(一)影响竖曲线设计因素

在纵断面设计中,竖曲线的设计要受众多因素的限制,其中有三个限制因素决定着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

1.缓和冲击

汽车行驶在竖曲线上时,产生径向离心力。这个力在凹形竖曲线上是增重,在凸行竖曲线上是减重。这种增重与减重达到某种程度时,旅客就有不舒适的感觉,同时对汽车的悬挂系统也有不良影响,所以确定竖曲线半径时,对离心加速度要加以限制。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

将上式中v的单位由m/s化为km/h,并整理,得

根据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限制在0.5~0.7 m/s2比较合适。单考虑到不因冲击而造成的不舒适感,以及视觉平顺等的要求,我国《标准》规定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与式(5-9)计算结果极为相近,相当于a=0.278 m/s2

2.时间行程不过短

汽车从直坡道行驶到竖曲线上,尽管竖曲线半径较大,如其长度过短,汽车倏忽而过,乘客会感到不舒适。因此应限制汽车在竖曲线上的行程时间不能过短。最短应满足3s的行程,即

3.满足视距要求

汽车行驶在凸形竖曲线上,如果半径太小,会阻挡司机的视线。为了安全行车,对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应加以限制。

当汽车行驶在凹形竖曲线上时,也同样存在视距问题。对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道路,在夜间行车时,若竖曲线半径过小,前灯照射距离近,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上有许多跨线桥、门式交通标志广告宣传牌等,如果它们正好处在凹形竖曲线的上方,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总之,无论是凸形竖曲线还是凹形竖曲线都要受到上述三种因素的控制。需要明确的是,哪一种限制因素为最不利的情况,它才是有效的控制因素。

(二)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应以满足视距要求为主,按竖曲线长度L和停车视距ST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

(1)当L<ST时(如图5-7所示):

式中 R——竖曲线半径,m;

   h1——司机视线高,即目高h1=1.2m;

   h2——障碍物高,即物高h2=0.1m。

代入上式,得

图5-7 凸形竖曲线计算图式(L<ST

图5-8 凸形竖曲线计算图式(L≥ST

(2)当L≥ST时(如图5-8所示):

比较以上两种情况,显然式(5-12)所得计算结果大于式(5-11)所得结果,应将式(5-12)作为有效控制条件。

根据缓和冲击、时间行程及视距要求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各计算行车速度时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约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0倍,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竖曲线为宜。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3s行程,即用公式(5-10)计算取整而得。见表5-11。

表5-11 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三)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两种视距的要求:一是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二是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1.夜间行车前灯照射距离要求

(1)当L<ST时(如图5-9所示):

式中 ST——停车视距,m;

   h——车前灯高度,h=0.75m;

   δ——车前灯光束扩散角,δ=1.5°。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www.xing528.com)

(2)当L≥ST时(如图5-10所示):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显然式(5-14)的计算结果大于式(5-13)的计算结果,应以式(5-14)的计算结果作为有效控制条件。

图5-9 车前灯照射距离(L<ST

图5-10 车前灯照射距离(L≥ST

图5-11 跨线桥下行车视距(L<ST

2.跨线桥下行车视距要求

(1)当L<ST时(如图5-11所示):

由dh/dl=0可解出l,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由dhmax/dt1=0可解出t1,代入上式,得

式中 hmax——桥下设计净空,hmax=4.5m;

   h1——司机视线高,h1=1.5m;

   h2——障碍物高,h2=0.75m。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图5-12 跨线桥下行车视距(L≥ST

(2)当L≥ST时(如图5-12所示):

同理可得

由dh/dl=0可解出l,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将已知数据代入,得

比较以上两式,应以式(5-16)作为有效控制条件。

根据影响竖曲线半径的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见表5-12。

表5-12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例5-1】 某山岭区一般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K5+030.00,高程为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计算竖曲线半径主要素及桩号K5+000.00和K5+100.00处的设计标高。

解1.计算竖曲线要素

ω=i2-i1=-0.04-0.05=-0.09,为凸形竖曲线。

2.计算设计标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