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的自救措施:立即到阴凉处,如果在室内可以站在风扇前吹一吹,或者四肢浸入冷水中;如果30分钟之后依然感到不舒服,最好去看医生。如果遇到中暑人员,除了尽快使其远离潮热高温的环境,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其头部,或用湿床单、湿衣服包裹并用电扇吹,以加快散热。如果中暑者昏迷,应用手指掐其人中,并积极联系送医。
异物入喉的自救措施:将腹部的上部抵在椅背等硬质物体上,然后做迅猛向前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如果遇到他人异物入喉,可以让患者身体前倾,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正中脐上部,另一只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如患者昏迷,应在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
烫伤的应急急救措施:用流动的自来水局部降温。如果有烧伤湿润膏,或者药店专门的烧伤膏可以马上涂抹一些。严重的要马上去医院,如果不严重,手上面积很小,则可以自行处理。一般烫伤和烧伤会起水泡,最好不要自行挑泡。让伤口自愈就好,以免造成二次感染。切勿用酱油、牙膏等涂抹。
冻伤应急急救措施:在冻伤发生后,迅速用棉被保护受冻部位,并迅速将患者护送到室温为20~30℃的室内。雪搓火烤引发冻疮后,切忌采用雪搓、冻水浸泡或直接用火烤等方法,这样会使病情更加恶化。
伤势不严重的伤口应急急救措施: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需要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止血方法是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踝扭伤的应急急救措施:停止继续行走,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加重伤情;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帮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24小时后改为热敷。如果有内出血现象,则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有骨折现象,则最好用夹板或木棍固定受伤处,并尽快就医。(www.xing528.com)
触电应急急救措施:迅速切断电源;第一时间找不到闸门,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或砍断电线;立即将触电者抬到通风处,解开衣扣、裤带,若呼吸停止,则必须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将其送附近医院急救;可用盐水或凡士林纱布包扎局部烧伤处。
骨折应急急救措施:首先止血,可采用指压、包扎、止血带等办法止血;其次进行包扎,对开放性骨折用消毒纱布加压包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再次进行固定,以旧衣服等软物衬垫着夹上夹板,无夹板时也可用木棍等代替,把伤肢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最后积极开展治疗,如有条件,可在清创、止痛后再送医院治疗。
酸碱灼伤眼睛应急急救措施:在2分钟内用清水反复冲洗眼部,有条件的话,酸物伤眼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物伤眼用1%醋酸或4%硼酸溶液冲洗;伤眼的当天应冷敷,第三天可热敷;剧烈疼痛时可用0.5%盐酸丁卡因眼药水滴入眼内;口服抗生素防止感染;口服大量维生素A、B、C、D,促进患眼恢复。
有害气体中毒应急急救措施:打开门窗或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扣,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吸氧,注意保暖;昏迷患者头偏一侧,出现抽搐时用针刺人中穴、合谷穴;如呼吸心跳停止,则应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呼叫120。把患者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猝死应急急救措施:平常“健康”人,或者病情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称为猝死。世界卫生组织把从发病到呼吸心跳停止在6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定为猝死。猝死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发作。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有70%发生在院外。猝死的病人,神志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猝死的患者是可以抢救复活的,应立即就地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步骤如下:①开通气道,仰头举颌(颏)法,先清理口腔异物(呕吐物、血块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使头后仰,一手托颈后,头后仰的程度以下颌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为宜,后仰不要过度。②施救者首先判断呼吸,一看(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二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三感觉(口鼻有无气流溢出)。③高声呼救伤病者,对轻拍、呼唤无反应,表明其已丧失意识,立即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呀!救命啊!”若有他人,先拨打急救电话,后参与共同现场抢救。④现场救援,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员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合作。需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放在前额的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然后吹两次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如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以认定心跳停止(颈动脉位置在喉结旁2~3cm处)。再进行心外按压,按压部位为前胸正中,胸骨下1/2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按压深度为3~5cm。按压手法为一手掌放于胸骨下1/2处,手掌与胸骨平行,另一手重叠在手背上,两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壁,双肩绷直,双肩垂直在胸骨上方正中,以肩、臂力量向下按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