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治《嘉定府志》:乾嘉考据学成果与文化资源

同治《嘉定府志》:乾嘉考据学成果与文化资源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治《嘉定府志》是一部好的志书。笔者在这里不是讨论“风俗”放置在方舆志的利弊,而是以此为例,说明嘉庆《嘉定府志》是乾嘉考据学成果,同治方志流衍其遗风。今日峨眉山旅游业以此为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其资料来源即是同治府志。同治《嘉定府志》成于朱庆镛之手,他还撰写了一篇序言,今天读来,既感到亲切,又感到特别富有警示作用。

同治《嘉定府志》:乾嘉考据学成果与文化资源

清代四川嘉定府,治所在乐山县。今之省属乐山市辖区,基本上是清代嘉定府境。

嘉定府有完整的府志,始见于清朝嘉庆八年(1803),由知府宋鸣琦主修,全书48卷,35万言。笔者见到的是它的续修本,写作于咸同之际,先后三任知府主持其事,依次是文良,旗人;史致康,举人出身;朱庆镛,进士出身,以吏部主事外放为知府,他于同治三年(1864)完成府志的编纂,协助他的有(协修)乐山县令、举人刘仰祖,举人、嘉定府学教授龚应阁。20世纪80年代后期,乐山市市志办编写方志,决定重印同治《嘉定府志》,乃聘请同治府志的协修龚应阁的孙子龚啸风担任校印工作,啸风精心核实校对,然于1991年故世,乐山市市志办坚持其事,终于在2003年将其重刻线装本问世,笔者所见即为此刻本。

同治《嘉定府志》是一部好的志书。它好在三个方面,一是体例严整,二是内容丰富,三是主编对修志有识见过人之处。该志体现了乾嘉考据学风,值得称道。今日修志,方法论上有可从该书借鉴的地方。

同治府志的编纂者遵循嘉庆府志的体例,成书48卷并卷首1卷,现将其目次过录于下:

卷首:序,修撰人,凡例;

卷1星野;

卷2—7方舆:沿革,疆域,山川,古迹,风俗,礼俗,物产;

卷8—17公建志:城池,公署,学校,祀典,坛庙,水利,津梁,铺递,兵制,寺观;

卷18—20赋役志:田赋,盐茶,铜政,铁政;

卷21—24职官志:文秩,武秩;

卷25—31选举志:进士,举人,贡生,武进士,武举人,藩府,封荫,应例;(www.xing528.com)

卷32—33宦绩志:政绩,边防

卷34—37人物志:行谊,列女,流寓,仙释;

卷38—48艺文志:宸翰,赋,诗,文,典籍附金石,祥异,杂著。

笔者不厌其详地抄录目录,乃因它的体例详瞻和具有强烈的乾嘉考据遗风。说它详瞻,是方志体已然史书体化,具有纪传体的全部内容,“沿革”,就是大事记,书写本地方的大事,相当于史书的“本纪”;方志的各种“志”,相当于史书的“志”和“传”,我们从同治《嘉定府志》的目录可知,其“志”种类多,有纲有目,首先交待嘉定的地理环境,次则物产,再则行政、城市、学校、祠庙、交通等基本建设,复次为赋税、职官、选举等制度并及人物传记,其宦绩志、人物志则为人物专传,最后是艺文志。这样的纲目就把嘉定府的历史、地理基本上记录出来。说它具有乾嘉考据遗风,乃因乾嘉时期考据学盛行,在关于方志定位方面出现一场争论,就是方志是属于历史学的,还是地理学的,同治嘉定府志体例来源于嘉庆府志,从体例来看,府志是强调记录地理学内容的,从它将“风俗”隶属于“方舆志”可知,这样的从属关系,是认为风俗的产生是根源于地理因素,而不是历史社会因素。笔者在这里不是讨论“风俗”放置在方舆志的利弊,而是以此为例,说明嘉庆《嘉定府志》是乾嘉考据学成果,同治方志流衍其遗风。至于详瞻的纲目与内容,更是体现了乾嘉考据学的实学精神。对于乾嘉考据学,后人有过不公正的评论,认为它将学人引向故纸堆,钻象牙塔,脱离政治。乾嘉考据学者,在清朝满人君主专制制度高压之下,不敢接触满汉冲突及满人统治问题,在这方面不得不脱离政治,然而在其他方面就不是这样了,与前人一样总结历史经验,而其考据学的方法颇具科学性,一直为后人沿用,到20世纪与西方实验主义结合,形成实证史学。所以乾嘉考据学的历史功绩应当得到尊重,歪曲就是对前人的亵渎,严肃的学者似乎警惕为宜。

体例完整,才有可能令内容丰满,同治嘉定府志的编纂者们是群极认真的人,细致搜集材料,分门别类编写出来,使得府志含量丰富。笔者不拟在此罗列资料加以印证,仅从康熙降香峨眉山一事的记载来看。府志卷38《艺文志·宸翰》记录:康熙四十一年(1702)三月,康熙帝在畅春园召见峨眉山卧云庵僧照玉等人,赐卧云庵《金刚经》《心经》《药师经》各一部,同时赐峨眉山光相寺《药师经》一部。11月15日,康熙派遣内大臣郭齐哈(葛其哈)、头等侍卫海清、乾清门头等侍卫五哥、兵部员外郎德其内,到峨眉山降香,赐给各大寺院御笔字联和佛家经典。皇帝降香,峨眉山僧众喜出望外,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在今清音阁附近有“接王亭”,又名“接御亭”,由名称可知,颁赐御书字诗、楹联、佛经是在这里进行的。

康熙帝赐物甚多,具体为:赐伏虎寺“离垢园”三大字,御书诗一章:“宿世身金粟,初因社白莲。瞻依神八万,接引路三千。果结菩提树,池分阿耨泉。无生能自悟,雨似散天花。”御书十字对联:“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另赐金字《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各一部。赐善觉寺《金刚经》一部。为大峨寺书写十字对联:“洗钵泉初暖,梵天晓更晴”。赐洪椿坪御书“忘尘虑”三大字,十字对联:“锡飞常近鹤,怀度不惊鸥”,并赐《金刚经》《药师经》各一部。赐白龙洞御书对联:“挂衲云林静,翻径石榻凉”,又《金刚经》一部。赐御书毗卢殿诗一章:“钓艇去悠悠,烟波春复秋。惟将一点火,何处宿芦洲。”赐雷洞坪御书二大字“灵觉”,又《金刚经》一部。御书赐铜殿藏经阁三大字“玉毫光”,及十字对联:“绝顶来还晚,寒窗睡达明”,并《金刚经》一部。赐卧云庵御书“野云”二大字、“卧云庵”三大字,御书诗一章:“何问新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石漱泉声细,林穿鸟路长。疏钟沉片雨,坐觉俗情忘。”赐光相寺四大字“慈灯普照”并《药师经》一部。

这样的记录,基本道出了康熙帝派遣使者峨眉山降香及赐书字、赐佛经的史实。康熙帝派遣的人员全是满人,他们的职务,除兵部员外郎之外,均是皇帝的管家、侍从,类似于家人。如此看来,皇帝的降香,具有私人活动的性质,是以《清圣祖实录》不载此事,郭齐哈等人的历史,《清史稿》《清史列传》二书亦未提供任何信息。赖有同治府志的记叙,使后人能够明了康熙帝与峨眉山的深厚佛缘。今日峨眉山旅游业以此为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其资料来源即是同治府志。所以详实内容确是府志的特点,值得称述。

同治《嘉定府志》成于朱庆镛之手,他还撰写了一篇序言,今天读来,既感到亲切,又感到特别富有警示作用。朱氏指出过往修志有五弊,需要克服。五弊之一是:“就前人之书,略为增减,遂谓远迈前人。”这种毛病我们实在见得太多太多了,做一点事就自负了得,视前人为蔑如。之二是:“攘窃前人,遂为己有。”昧着良心,剽窃前人的成果为自家的创造。此类事什么时代都有,不过人们对待的态度大有不同。在先,对剽窃行为人人痛恨,剽窃者遂不齿于士林,可哪里想到,今日之剽窃行径,出现频率甚高,人们倒有点见怪不怪了,甚至宽容到照样当他的学官,照旧“为人师表”,痛哉!之三是:“矜奇立异,炫己之长,诋毁前人。”人各有长处,后人比前人有进步,本不足骄傲,因此而诋毁前人,实乃自暴其短:妄自尊大,修养极差。特别是在朱庆镛之后,自从进化论无政府主义、各种革命论传入以来,后人总以为古人愚昧、落后,而自身了不起。须知后人超过前人,是本分,不必沾沾自喜,更不能妄议、贬低先人。之四是:“有可疑之处,或偏袒一方,或任意删削,昧圣人阙如之意。”对待疑难问题,应当老老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就是不知,承认就是了,而不能强不知以为知,妄自判断,闹出笑话。之五为:“掠美市恩,瞻徇情面,于职官则滥称名宦,于人物则谬赞贤良,弄月吟风之句辄入艺文,索引行怪之谈诧为仙释。”这里讲的是因心术不正而在人物评价方面犯的错误,即为了讨好官员、地方头面人物,不尊重事实,谬加颂扬,使方志不能成为信史。这种弊病,历来有之,今日尤其值得警惕。朱氏的五弊,抓住了志书修纂成功与否的要害,它主要是讲修志者的观念、品德问题,只有谦虚谨慎、恪守社会公德、尊重并继承前人遗产和具有实事求是态度的人,才能编写出合格的方志。同治《嘉定府志》成为上乘之作,就是朱庆镛及其合作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努力实践考据学风的结果。后人纂修方志,应以朱庆镛所说的“五弊”为戒,关键是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摒弃长官意志,杜绝弄虚作假,令所修纂的志书成为信史。

(2007年10月2日草就,原名《由(同治)〈嘉定府志〉说到方志编纂的方法与态度》,载国家图书馆古籍部编《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