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记录与定性研究

方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记录与定性研究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于湖泊专志,是对生态环境特加留意的体现。

方志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记录与定性研究

1.上述清人二说均对地方自然面貌(山林川泽)有所记录,但认识不一,记录多寡则不同。有的有《舆地志》(《地理志》),记录星野、疆域、形胜、山水,水的部分含有江河之水及陂泽、湖、池、井、泉,还因为认为民风社俗源于地理环境,把风俗志放在地理志之中(见洪亮吉的《泾县志·目录》)。光绪间李师沆主修的《凤台县志》亦然,另有沟洫志记载坝闸水利事务。而李师沆是强调地方史说的:“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有裨益人心世道者大耳”(序)。到民国时期,这方面的内容有所增加,如《重修清苑县志》包含地质、气候;《鄞县通志》有海洋志。

2.地理沿革说重视生态环境资料的记录,保留了许多史料,表现在:

设立舆地志,记载地区自然地理、区位,山林川泽的状况与变化;

设立博物志,记载动植物、物产、生产;

设立沟洫志,记载水利工程的兴废;

将风俗志置于舆地志,强调风俗受舆地环境的影响;(www.xing528.com)

从生态环境、社会礼俗角度观察方言的形成与变化。

至于湖泊专志(如《太湖备志》《具区志》),是对生态环境特加留意的体现。

3.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民人生生活的影响

人们注意到山脉的变化迟缓,而河流变迁无常,主张要观察它的变化,变害为利(洪亮吉《泾县志·卷首》)。章学诚虽主方志历史说,然颇为关注水利,他写《永清县志》,设《水道图》,论白洋淀的淤塞,因为有人认为淤塞有好处,可以造田种植,章学诚反对这种观点,指出淀是容水之区,“淀池多一尺之淤,即少受一尺之水”,利用淤塞之地为农田,必至河水泛滥,“非计之得者”。凤台县总结治理淮河的三条经验:“淮南之地,多宜蓄水”;“淮北之地,多宜泻水”;“淮滨之地,厥宜障水”(光绪《凤台县志·沟洫志》);并云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民生和民风:“凤台地处淮滨,向苦水患,嗣是浚河立坝,防御綦周,民勤耕凿,近水滨者多以渔为业,又广畜鸡豚,贩卖谋利,妇女勤农桑,习纺织,而不以为苦。”(《舆地志·风俗》)洪亮吉在《泾县志》讲到赏溪变迁:“溪流东徙,去吉溪五里,而溪之广十倍于昔。溪前此诸胜,一切荡为深渊。又其郊外之地,凡数千百亩,皆砂砾弃物,至今虚赔苗税为患。”(卷四《水》)修志,关怀生态环境,实即关心民生,关心民间疾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