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料学研究:社会史资料类书推荐

史料学研究:社会史资料类书推荐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从保存社会生活史材料角度,介绍几部类书。全书有1000卷之巨,显示出其资料的丰盈。55部类中,提供社会史资料较多的“部”有:居处、逸民、宗亲、礼仪、乐、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急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咎征等部。

史料学研究:社会史资料类书推荐

古代类书所提供的历史资料,自然不是第一手的,若依重视史源学及第一手材料的观念来说,其史料价值不大,这里将它与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二十五史”及各种文体的原始史书并列,主要是它提供了阅读和利用的方便,其次是有些被收入类书的资料,其原著已经佚失,赖有类书得以保存,其资料价值就是第一手的了。

类书,是采撷各种图书文献的资料,依照反映事物的性质分类编纂而成,可以区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分类编辑各种事物的资料汇为一书,因而从内容上说具有百科性质;另一是只汇集记载一种事物的资料,成为单科性的或专题性的图籍。在古代,以前一种性质的类书为多,而且颇有名著,后一类的较少,知名度也小,而今人所辑之“类书”恰恰相反,这一点请允许笔者留在下一目中讨论。

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代辑成的《皇览》,唐代产生了《艺文类聚》,宋代类书大增,出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册府元龟》,明代编辑出我国古代最巨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可惜这部巨著今日已几乎全部亡佚。清代又是一个盛行编辑类书的时代,官府和个人都热心于这一事业,官修《古今图书集成》,为今存我国最大类书。有的学者估计,我国古代类书约有600种,今存约200种。笔者检索武作成编辑的《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其中著录类书146部,13800余卷,所以今存类书主要是清朝人编纂的。[8]类书是选辑前人著述的内容,所以尽管是清人选编,但却包含大量清代以前文献的内容,稍可弥补前代类书亡佚的损失。

一般来讲类书的使用价值在三个方面:一是它汇聚多种图籍资料,免却读者一一查找原书的烦劳;二是它将同类事物的材料排列在一起,又按事物及记载它的古籍成书前后编排,令读者阅时既可集中思考专一问题,又有时代观念,以明了所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有利于提高认识;三是有些古籍已失传,后人无从见到,但它的资料或被保存在类书中,这样今人就可以从中获得一些珍贵资料,减少不见原著的缺憾。下面从保存社会生活史材料角度,介绍几部类书。

《太平御览》。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辑成,故名。取材广泛,经部、史部书外,子部、集部之书,也在采编之列,约从2000种古籍中摘编而成(其“引书目”所列之书1960种,另“有古律诗古赋铭箴杂书等类,不及具录”),诚可谓资料来源充沛。全书有1000卷之巨,显示出其资料的丰盈。《周易系辞》上讲,“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太平御览》故将该书分为55部,表示其包罗万象。各个“部”内又分若干细目,据聂崇岐讲,“总计不下五千”[9]。55部类中,提供社会史资料较多的“部”有:居处、逸民、宗亲、礼仪、乐、治道、刑法、释、道、仪式、服章、服用、方术、急病、工艺、器物、杂物、舟、车、珍宝、布帛、资产、百谷、饮食、火、咎征等部。其“道”部,反映道士群体的观念、事业和生活方式,有21卷(第659—679卷),内分53目,为:道、真人、天仙、地仙、尸解、剑解、道士、斋戒、养生、服饵、仙经、理所、冠、帻、帔、褐、褵、袍、裘、衣、珮、绶、伴、笏、裙、铃、杖、节、履、舄、帷帐、席、简章、几案、舆辇、阙、殿、堂、台、阁、楼、观、宫、室、房、舍、窗、户、门、庭、坛、府、传授等。观其小目之详细,可谓将道人的社会生活都涉猎到了。《太平御览》所选编的每一条材料,都在其前面注明来源,这样便于读者按图索骥,查阅原书(如果这部书还存世的话),故为阅览者所喜用。这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太平广记》,亦太平兴国年间奉旨编辑而成。其资料来源约有500种图书,数量亦多,采自正史、文集的不多,而多为前述笔记类之作,且是其中的志怪小说,诸如《齐谐记》《搜神记》《玄怪录》之类,或者为传奇小说,《虬髯客传》《霍小玉传》之属。是以其记事多非史实,是思想家、小说家的幻想和虚构。但说部之作往往亦能曲折反映历史,唯不宜直接使用,而须作出合理的说明。《太平广记》500卷,按题材性质区分为92大类,首先是神仙类,有55卷,其次仙女类,15卷,复次分别是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报应、征应、定数、谶应、名贤(附讽谏)、廉俭(附吝啬)、气义、治生、诙谐、妇人等。这些类目的资料供人思索社会中下层人士生活方面的一些问题,并可作形象的思维。

《古今图书集成》,清朝康熙雍正间编辑,述事自上古起,至康熙年间止。全书1万卷,与《太平御览》一样,是百科式的,或者可说它就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按资料性质分类编纂,共分6编32典6109部,部之下,又有目,所以是编、典、部、目四级结构。如此将事物分成详细类目,便于编纂和读者查阅。其编、典目次为:

历象编:乾象典、岁功典、历法典、庶征典;

方舆编:坤舆典、职方典、山川典、边裔典;

明伦编:皇极典、宫闱典、官常典、家范典、交谊典、氏族典、人事典、闺媛典;

博物编:艺术典、神异典、禽虫典、草木典;

理学编:经籍典、学行典、文学典、字学典;

经济编:选举典、铨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津典、戎政典、详刑典、考工典。

六编之中,明伦、经济二编对社会史的研究尤能供给较多的素材。(www.xing528.com)

《古今图书集成》有几种版本,最早的是雍正内府刻本,最近的是北京中华书局与成都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的影印本,附有部名、图表人物传记、职方典汇考等索引,便利了读者查阅这部巨著。

《古今图书集成》叙事到康熙朝,要知以后的事,赖有民国初年徐珂编纂的《清稗类钞》。徐珂,举人出身,长于诗文,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喜搜集有清一代朝野遗闻,以及士大夫阶层所不屑注意的基层社会的事迹”[10]。他在阅览笔记、报纸时,随手作出记录,积累得多了,遂把它们分门别类,按其内容性质和年代先后排比胪列,结集成书。

《清稗类钞》系百科式图籍,全书三百多万言,一事一条,总共有13500余条,分编为92类。类目里的第宅、园林、祠庙、狱讼、爵秩、吏治、隐逸、幕僚、诙谐、种族、宗教婚姻、门阀、名字、称谓、风俗、方言农商、工艺、孝友、义侠、正直、贞烈、谦谨、廉俭、狷介、豪奢、才辩、明智、雅量、异禀、容止情感、疾病、丧祭、师友、会党、方伎、迷信、方外、赌博、音乐戏剧、优伶、娼妓、胥役、奴婢、盗贼、棍骗、乞丐、物品、舟车、服饰、饮食等类。所辑录的资料反映的是清人社会生活,尤其是编纂者所关心的“基础社会的事迹”,所笔录的事情是那样的具体、生动。比如《迷信类·陕人背爷过年》条云:“陕人至除夕,出门,至十字路高呼曰:‘爷爷,我背你回家过年。’于是以两手向背,作负物式而归,至中堂所供木主前徐徐放下。再拜,背其奶奶,如前状。往道数回,新鬼故鬼依次背回。爷爷,祖父也;奶奶,祖母也。”[11]这就把陕西人除夕祭祖的情形,如同影视画面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清代陕西人年节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格致镜原》,康熙间陈元龙编纂,100卷,分成30类,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武备、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类下设目,区分很细致,如冠服类分目为:冠、冕、弁、巾、幞头、帻、帽、笠、衣、裘、袍、袄、衫、半臂、帔、带、佩、、裳、裤、袜、履、靴、屐。大的目下分为总论、历代衣制、法服、诸衣名类、雨衣、妇人衣、仙释道衣。读者看到这种类目,自可断定哪些类目的资料内容与社会史的研究更有关系。

以上类书均是百科全书型,下面绍述专科、专题型的。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的历史,近世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当然,古人也有留心这个问题的。约二百年前,王初桐编辑出版《奁史》一书,成为妇女史专题资料集。王初桐从3000多种文献摘录资料,分门、类编排,计36门,门、类目录如次:夫妇门:夫妇、夫、妻、丧妻、寡妇,附录;婚姻门:婚姻、嫁娶、媒、择、缘、婚礼,附录;系统门:后、太后、女主、妃、内职、宫人、公主、驸马、太子妃、王妃、外命妇;眷属门:母、保傅乳母、祖母诸母外祖母、女、侄女、孙女、侄孙女、女婿、姊妹、姑、姑妇、娣姒姑嫂叔嫂弟妇、亲戚;妾婢门:妾、婢;娼妓:妓、妓居、妓家称谓、倡家魔术、落籍、从良、出家;肢体门:体、头面属、四肢、肌骨心魂类、汗泪类,附录;容貌门:容色、态度、举止、肖行;性情门:性情、德、凶德、不妒、七情;蚕织门:女工、蚕织;针织门:针线、教刺绣之变;井臼门:操作;文墨门:学术、书籍、著作、诗、文、书法、镌刻、画、纸墨笔砚、印;干略门:勇武、武具;技艺门;音乐门:音乐、乐器、歌舞;姓名门;事为门:事为、岁节、风怀;诞育门:孕、孕之异、产、双生、产之异、产仪;术业门:三姑六婆;衣裳门:衣、下服;冠带门:冠、带;袜履门;钗钏门:首饰插花耳环、臂环、指环;梳妆门:梳、梳具,沐、沐具,妆、妆具;脂粉门;宫室门:宫室、居处、冢墓;床笫门:床帐、被褥、席枕;饮食门:饭食、饮食、肴、食之异、菜、果、烟、药;器用门:器、舟车;绮罗门;珠宝门:珠玉、金银、钱财;兰麝门:香、香器;花木门:花木、竹、草;禽虫门:鸟、兽、虫;仙佛门:仙、仙经、虬仙、神、鬼、妖、信佛、佛经观音

观看《奁史》的门、目,不难了解它包含命妇、平民、娼妓、妻妾、女尼、道姑各个阶层女子的社会地位,女性家内和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女子容貌、艺能及家政等方面资料,实乃研究女性史者必读文献。

还有专从一种文体著作中取材编辑为类书的,如上海古今图书局汇编《古今笔记精华》,于1915年梓行。编者主要从汉魏至明清的几百种笔记书中选取材料,分类成书,类目计24个:史谈,事原,古迹附游记、风俗,谚语,方言,豪杰,文士,神童,美人,妓女,优伶,方技,文艺武术,音乐,美术,趣事,歌谣,仙佛,鬼怪,禽兽附虫鱼,琐闻。见到这种类目,研治社会史者大约就会兴奋起来,忙于查找阅读了。

在这里还要介绍“会要”体古籍,盖因它与类书有某种相近之处。会要本为修史的一种体裁,同纪传体编年体史书鼎足而立,且多为断代史书,但会要体比编年体、纪传体晚出。其正式形成在唐宋之际,即由唐人苏勉开创,而宋初人王溥正式定例,以《唐会要》问世为标志。会要主体部分是礼、乐、舆服、仪制、选举、职官、刑法、兵、食货、方域等目,相当于纪传体中的“志”,另有帝系、后妃、蕃夷等目。所记录的主要是王朝的典章制度及政策施行的结果。会要体与编年体不同,编年体依时间先后进行叙述,将各种不同的事情混杂罗列在一起,显得凌乱;会要体是把事情按其性质加以区分,归类叙说,这样就有与类书相近之处,所以1936年北平图书馆在《影印宋会要辑稿缘起》中写道:会要“就史实之性质,区别之,归纳之,不啻一史之类书耳”。

《唐会要》系根据档案资料编著,而所依据之原始文献后世多失传,这样其所保留的内容就成为第一手材料。会要体出现以后,宋人编著“宋会要”亦采集档案文书,但再往后的学者编辑《战国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三国会要》《南朝宋会要》《南朝齐会要》《南朝梁会要》《南朝陈会要》《明会要》,都是从传世的正史中摘编,所以史料价值远不如《唐会要》《宋会要辑稿》,但它是类书性质,分门别类,便于人们查找,仍须予以应有的重视。

《唐会要》100卷,分成154目。备书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记载简而赅,为社会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如第六卷《公主》一目,先用数十字说明公主封号、命名之来由和命意,接着备载唐高祖至唐昭宗18帝王之女,每女仅书其封号,降某、后降某、三降某,或早薨,或入道。据此,读者稍作统计,即可知唐代公主的婚姻、夭亡及出家的情况。接下来,《唐会要》记录有特殊事迹的公主的历史,或其与父皇、翁姑、驸马的关系。还有《和蕃公主》一目,叙出嫁少数民族首领的公主情况。这样,令读者可以把握唐代公主基本史实。此或可表明《唐会要》史料价值之一斑。

《宋会要辑稿》,宋朝政府在秘书省设置会要所,专司会要的修纂,历经多次写作,然而今日所见,乃清人徐松的辑本,北京中华书局梓刻,16开本,上下两栏影印,精装八巨册,近8000页,可见篇幅浩繁,内容丰富。其间虽有不少重复的内容,但史料价值颇高,不可不加利用。

《西汉会要》,南宋徐天麟编撰,取材于《史记》《汉书》,仿照《唐会要》体例,分15门367事,70卷,其礼门,有15卷之多,其中“嘉礼”含“冠礼、婚礼、乡射、赐酺、赐姓氏、禁逾侈诸事”,“凶礼”“分服制、丧葬、恤死事”等目。徐天麟还编辑《东汉会要》,所采择材料不像《西汉会要》仅《史记》《汉书》,而包括《后汉书》《汉官仪》《汉杂事》《汉旧仪》《东观汉纪》及华峤、司马彪、袁宏等人所著作的史书,材料较为充实,共计40卷,其第28卷至第30卷,尤反映民间生活,如“禁厚葬”条将光武帝建武、明帝永平、和帝永元、安帝永初等不同时期禁止厚葬的诏书诏制,司徒张酺、赵咨、范冉、张鱼训诫子孙薄葬的遗命,以及王符《潜夫论》主张薄葬的内容汇集在一起,便于学者了解东汉人的丧葬观念、习俗和厚葬、薄葬的斗争。

《南朝宋会要》,清人朱铭盘编辑,取材于《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隋书》。其《选举》《民政》《兵》《刑》等类内容丰富,反映出刘宋时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