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4

平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4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3年的努力,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营工商企业的建立,为其他行业国营经济的建立、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个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对全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农业种植业全面恢复。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发展。

平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平果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果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面貌,百废待兴。195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42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0万元;粮食总产量3.71万吨;农业人口人均有粮196公斤;全部工业总产值110万元;财政收入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元。从这些数字可见,农业是全县主要产业,但农业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生产力低,不少地方仍采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不到100公斤,粮食不能自给。此外,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广大农民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

此外,全县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生产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非常小。交通运输极为落后,南宁至百色公路途经县境,过境路段全长62.34千米,都阳至榜圩公路1947年通车,因公路建设质量太差,1948年就停止汽车通行了。全县乡镇只有南宁至百色公路沿线的四塘、坡造通公路。运输主要靠大帆船、马驮和肩挑背扛。商业萧条,加上国民政府长期滥发纸币,致使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群众生活极端困难。教育事业非常落后,1950年,全县只有果德初中、平治初中2所中学,在校学生452人,教职员工44人;全县有小学、教学点220个,在校学生7810人,教职员工623人;文盲半文盲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广大贫苦农民甚至一家几代人全都是文盲。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全县仅有果德、平治两个卫生院,共有西医1名、西医师2名、西药师1名,助产士1名。全县群众看病难、治病难。

平果县就是在这样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1950年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个时期,平果县以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为重点,1950年5月召开的平治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就作出了《积极开展生产救灾的决议》。果德县人民政府也于1950年4月发出了生产救灾的指示,号召广大农民积极开垦荒地,扩大春夏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此后,全县开展开荒生产、生产救灾、兴修水利、恢复学校、恢复医院、修复公路等活动,逐步恢复国民经济。经过3年的努力,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59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5万元,粮食总产量4.37万吨,均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人均有粮213公斤,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交通邮电、金融、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二)建立国营工商企业和稳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首先是建立国营工商企业。1951年6月,平果县贸易公司建立,标志着国营商业企业首次出现在平果市场上。国营商业企业建立后,商品分配由上一级公司计划调拨,控制批发市场,平抑物价。国营工商企业的建立,为其他行业国营经济的建立、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建立供销合作社。1952年下半年,供销合作社试点在新安乡建立。1953年3月,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干部由政府委派配备。同时成立由县供销合作社管理的供销经理部,负责全县农副土特产品的供销调配和批发供应工业品,下设零售收购门市部。县供销合作社下属的9个区的供销社和7个分社也先后组建。

再次是稳定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952年,全县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共有从业人员2117人,其中手工业都是由农民兼营转入专营的。个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对全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国营工商企业,稳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平果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

农业种植业全面恢复。农业种植是平果县经济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1952年农业总产值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3.31%。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平果(含平治、果德)县委、县政府要求通过开垦荒地等措施扩大种植面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指示各区乡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仅1952年,全县就兴修水坝332处、池塘628个、水渠858条、水车248架,共灌溉田地81890亩,开垦荒地11236亩。经过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种植业得到迅速恢复,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超过1949年的水平。例如,1952年粮食播种面积49.48万亩,粮食总产量4370万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1938年增加452.3万公斤,增长10.3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大大增加,仅花生种植面积就达1.04万亩,产量71.5万公斤。195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092万元,其中经济作物总产值404.0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www.xing528.com)

林业畜牧业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后,平果(含平治、果德)县委、县政府对恢复和发展林业和畜牧业高度重视。尽管当时匪患严重,影响林业、畜牧业的恢复发展,但广大农民的造林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从1951年到1956年共造林27166亩。林业产值不断增长,1950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9万元,1951年为22万元,1952年为25万元,一年比一年提高。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家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畜禽肉产量逐年提高,1950年为210.7万公斤,1951年为222.5万公斤,1952年为231.2万公斤。

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1年,县农械厂、砖瓦厂先后建立。县农械厂初建时有4名铁匠,1951年职工增加到11人,实现产值1.26万元。195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2万元,比1950年增加42万元,增长38.18%。全县工业涉及制糖、建材、小五金加工、食品加工、采矿等行业。

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以前,平果县的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唯一过境的邕色公路还曾一度中断,1950年春恢复通车。1952年都阳至榜圩公路修复通车。县内虽然有邕色公路和都阳至榜圩公路,但当时县里没有汽车,长途陆路货车客运全靠外地的汽车。县内的陆路运输主要靠畜力车、马驮。1952年,全县畜力车发展到70辆、马驮128匹,全年总货运量3315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县长途货运主要靠水路,1952年全县有木帆船100余艘,总吨位近1000吨。在邮电方面,平治、果德解放时,游击队接管邮政局,邮政代办所照常营业,长途电信线路遭到破坏,1951年方才修复。1952年12月,邮局和电信代办处合并,成立平果邮电局电报方面,1953年办理电报业务的有县城和果化2处,使用电话线路传电报,当年出口电报1740份。电话方面,1953年,市内电话总装机容量25门,架明线5.7千米;乡村电话总装机容量20门,架明线302千米,同年开始办理长途电话,有县邮电局和果化邮电支局2处。

重整商业,促进流通。平治、果德两县人民政府成立时,均设立工商科,管理全县商业工作。1951年3月,果德县成立工商联合会,并县后,成立平果县工商联合会,协助工商部门管理私营和个体商业户。1951年,县民族贸易公司成立,以国营身份控制批发市场、平抑物价。1952年至1953年,县供销社和各区基层供销社成立,以集体身份直接参与商业活动,开辟商品流通新渠道,保证食盐、火柴、布匹、煤油等主要日用品供应,并不断增加品种数量,扩大社会消费面。195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万元,1953年达230万元,比1952年增长56.46%。

执行新的财税政策,恢复金融业务。1952年,全县财政收入96万元,支出92万元,结余4万元。税收方面,一方面加强税收征管,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业税采取照顾政策。按平治县1950年农业税税率计征办法,人均主粮不足75公斤的家庭免征农业税。金融方面,平治、果德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代办处成立,开展金融业务。代办处取缔各种旧币,发行人民币,人民币占领流通领域。195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平果县支行成立,下辖果化、榜圩两个营业所,年底增设坡造营业所。金融部门向贫困农户发放农具、种子、耕牛等生产资料贷款,支持农业生产。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平果县支行开始发放农业贷款,当年发放种子贷款1200元、耕牛贷款2400元、农具贷款2000元、肥料贷款1200元、水利贷款2000元、生活及其他贷款6200元。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贷款额也逐年增加,1952年农贷发放14.1万元,比1951年增长8.4倍。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平果县支行对榨油业、小五金加工业、商贩等行业实行鼓励政策、贷款利率从低。1952年发放工业、商业贷款总额5.8万元,以后根据工商业发展情况逐年增加贷款。随着工农业、商业等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金融业很快得到恢复发展,银行各项存款余额由1951年的6.2万元增加到1953年的28.3万元,增长了4倍多。贷款余额由1951年的6.1万元增加到1953年的11.3万元,增长了85.25%。

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后,采取有力措施,抑制物价上涨,统一使用人民币,稳定了市场,使人民生活逐步安定。在圩镇,由国家统一调度物资,正常供应粮食、食盐、纱布等日用品,物价平稳。在农村,县里得到省人民政府每年发放的救济物资,用于资助各族困难群众。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干部、教师和企业职工人数逐年增加,人均工资逐步提高,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动保障制度。通过开展减租退押,减轻了农民负担。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广大农民充分发挥了个体农民的积极性,粮食连年增产,农业人口每年人均有粮由1950年的196公斤增加到1952年的223公斤,其他农副产品也逐年增加,农民生活有所改善。

(四)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恢复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恢复发展教育事业。平治、果德两县人民政府成立时,均设立教育科,管理教育工作。在恢复教育工作中,人民政府发出训令,宣布接管学校、档案等文教机关,指示学校复课。留用一批旧社会教职工,从有文化的社会青年中吸收一批中小学教师,选派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到各级师范学校培训后吸收为教师,派有能力的干部任学校的领导。1950年,全县(平治、果德合并数,下同)恢复建立小学、教学点220个,有学生7810人,有教职工623人;建立初中2所,有学生452人,有教职工44人。同时,全县大力发展成人业余扫盲教育,共开办工农夜校200多班。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增加,1950年全县教育经费的投入为16万元(旧制人民币),1951年为18.5万元,1952年为19.6万元,1953年为36.57万元。至1953年,全县建有小学、教学点605个,有学生35050人,有教职工938人;建有初中2所,有学生782人,有教职工58人。

卫生事业也得到恢复。1950年9月武鸣专署派医师到平治恢复平治卫生院,11月派医师到果德恢复果德卫生院。同时,两县人民政府设立卫生科,两县卫生院院长兼负责卫生科的行政工作。1950年,两县卫生院医护人员共8人。到1953年,全县医护人员增加到24人,比新中国成立前两县医护人员的最高年份1943年的15人还多9人,病床数也有所增加。同时,调动民间医生积极性,使民间医生积极开展业务,用中草药为群众防病治病。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始控制长期危害各族人民身体健康的天花霍乱疟疾等恶性病的蔓延。为了消灭天花,从1950年起全县开展免费接种牛痘疫苗工作,全民普种3次。由于对新生儿和适龄儿童接种和补种疫苗,全县1953年后再无发生天花。为了控制霍乱,新中国成立后,全县连年对饮食服务业、码头、车站、船员、外出人员进行预防接种霍乱疫苗,有效控制了霍乱病的发生。对新中国成立前时有流行的疟疾、痢疾等各种传染病的防治也初见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