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平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6年5月,中共南宁地委派遣共产党员余少杰到右江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开展建党工作。1926年3月,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掌握的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成立,成为领导全省农民运动的机构。11月,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委任黄书祥为特派员,负责领导果德的农民运动。各级农民协会建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中共恩奉特支的领导下,榜黎乐地区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平果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1926年5月,中共南宁地委派遣共产党员余少杰到右江地区领导农民运动,开展建党工作。同年7月,中共南宁地委又派共产党员严敏到右江地区,和余少杰一起领导农民运动,开展建党工作。

在余少杰、严敏领导下,右江地区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中共恩奉[3]特别支部(以下简称特支)于1926年8月建立了。1927年3月,由余少杰介绍,经中共恩奉特支批准,黄书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在果德县工作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隶属中共恩奉特支。黄书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按照无产阶级建党路线的精神和中共恩奉特支的建党部署,在果德县开展建党工作。

1928年4月,经黄书祥介绍,黄永祺和赵树铭在都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果德籍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1928年秋,经中共恩奉特支批准,中共果德县支部成立,黄书祥任书记,有党员3名。中共果德县支部先后受中共恩奉特支、中共田南临时特委和中共右江工委领导。中共果德县支部建立后,加强了党对果德县农民运动的领导,成为果德县农民运动的领导核心。

在中共果德县支部的领导下,果德的农民运动不断发展,军民团结奋斗,战胜了桂军的残酷“围剿”,发展革命的形势大好,为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准备了良好条件。

1926年3月,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掌握的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成立,成为领导全省农民运动的机构。11月,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委任黄书祥为特派员,负责领导果德的农民运动。1926年12月,果德县第二高等小学校长李羡唐同好友韦宝臣接黄书祥到果德,在感圩、新圩开展宣传工作。在中共恩奉特支的领导下,农民运动的烈火在果德大地上熊熊燃烧。(www.xing528.com)

1927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四日),黄书祥与李羡唐来到马头街,着手筹建县农民协会。1927年3月下旬,计有龙马、马头、果化3个区的农民协会,以及都阳、龙旧、四弄等11个乡的农民协会成立,会员有1000多人。区、乡农民协会的成立,为县农民协会的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3月27日,县农民协会办事处组织领导各区、乡农民协会和县城进步人士,在果德县城召开果德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大会公推黄庭玲为主席。会议选举产生果德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黄庭玲为名誉主席,李羡唐为主席,黄书祥为副主席,黄永祺、赵树铭、苏锦盛、刘邦达、廖敦宗、廖敏宗、赵慨民为委员。

在县农民协会的领导下,果德县各级农民协会迅速发展。至1927年7月,全县有5个区成立了区农民协会,有33个乡成立了乡农民协会,有8个村成立了村农民协会,会员有3000多人。各级农民协会成立后,刻有印章,还制作了会旗,旗上缀有镰刀斧头和五角星。

农民协会是农民自治的权力机构,一般自行管理、自行负责,抵抗豪绅恶霸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各级农民协会建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例如,普遍举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惩处土豪劣绅;禁烟(鸦片)禁赌,破除迷信,改良风俗;打破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就这样,果德城乡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在中共恩奉特支的领导下,榜黎乐地区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自1927年3月起,先后组织有榜圩、黎圩、乐圩3个区农民协会,30个乡农民协会,会员达3000多人。榜黎乐地区的区、乡农民协会成立后,开展打倒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活动,当地的地主豪绅胆战心惊,纷纷外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