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采用叠加的方法。3)叠加上述两者所需的纵向钢筋和箍筋截面面积,即得弯剪扭构件的配筋面积。3)若不符合上述条件,按弯剪扭构件计算。2)确定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6.4.13 矩形、T形、I形和箱形截面弯剪扭构件,其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并应配置在相应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并应配置在相应的位置。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弯矩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采用叠加的方法。

1)按受弯构件单独计算在弯矩作用下所需的受弯纵向钢筋截面面积AsAs′。

2)按剪扭构件计算受剪所需的箍筋截面面积Asv/s和受扭所需的箍筋截面面积Ast1/s及受扭纵向钢筋总面积Astl

3)叠加上述两者所需的纵向钢筋和箍筋截面面积,即得弯剪扭构件的配筋面积。

978-7-111-49557-4-Chapter04-615.jpg

图4.2.24 弯剪扭构件的纵向钢筋配置

但要注意,受弯纵筋As是配置在截面受拉区,As′是配置在截面受压区的顶边,受扭纵筋Astl则是在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的。如果受扭纵筋Astl分三层配置,则每一层的受扭纵筋面积为Astl/3。因此,叠加时,截面受拉区的纵筋面积为As+Astl/3;受压区纵筋面积为As′+Astl/3,截面中部纵筋面积为Astl/3。钢筋面积叠加后,顶、底层钢筋可统一配筋(图4.2.24)。

抗剪所需的受剪箍筋Asv,是指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等于nAsv1,这里n为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肢数(可以是2肢或4肢),Asv1是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而抗扭所需的受扭箍筋Ast1则是沿截面周边配置的单肢箍筋截面面积。所以由公式求得的AsvAst1不能直接相加,只能是Asv1Ast1相加,然后统一配置在截面周边。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则只能抗剪而不能抗扭(图4.2.25)。

(二)计算步骤与算例

1.计算步骤

当已知构件中的设计弯矩图、设计剪力图和设计扭矩图,并初步选定了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后,即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弯剪扭构件的截面设计:

(1)验算截面尺寸的限制条件

(2)验算简化计算的条件

1)当符合下列条件时:V≤0.35ftbh0或者对于集中荷载作用(包括集中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值占该截面总剪力值75%以上的情况)的构件978-7-111-49557-4-Chapter04-616.jpg,可不考虑剪力的作用,仅按弯扭构件进行计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17.jpg

图4.2.25 弯剪扭构件的箍筋配置

2)当符合下列条件时:T≤0.175ftWt,可不考虑扭矩作用,仅按弯剪构件进行计算。

3)若不符合上述条件,按弯剪扭构件计算。

(3)验算构造配筋条件。

(4)确定箍筋用量

构件中的箍筋用量不受弯矩的影响,因此可选取扭矩和剪力相对较大的截面,考虑混凝土扭矩和剪力的相关性,分别计算抗扭和抗剪所需的箍筋数量。

1)选定适当的纵筋与箍筋配筋强度比ζ,一般可取ζ为1.2或其附近的数值。

2)确定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

3)求出抗剪所需的单侧箍筋数量Asv1/s和抗扭所需的单侧箍筋用量Ast1/s,然后叠加求出单侧的总箍筋数量。

978-7-111-49557-4-Chapter04-618.jpg

4)按978-7-111-49557-4-Chapter04-619.jpg选定箍筋的直径和间距。所选的箍筋直径和间距还必须符合ρsv等有关的构造规定。

(5)确定纵筋用量

1)按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抗弯纵筋面积As

2)根据计算所得978-7-111-49557-4-Chapter04-620.jpg及已选定的系数ζ,求出抗扭纵筋配置Astl

3)按叠加原则确定整个截面中的纵向钢筋用量及布置方式,同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及纵向钢筋有关的各项构造要求。

2.算例

【例4.2.14】 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配筋计算

条件: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承受扭矩设计值T=12kN·m,弯矩设计值M=100kN·m,剪力设计值V=90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用HPB300级钢筋,纵筋用HRB400级钢筋,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Wt=13.02×106mm3

要求:计算构件的配筋。

解答:根据《混规》第4.1.4条、4.2.3条、8.2.1条查得纵筋保护层厚度c=25mm,纵向钢筋的合力中心到近边的距离as=40mm,h0=h-as=500-40=460mm。

C25级混凝土:ft=1.27N/mm2fc=11.9N/mm2

HPB300级钢筋:fyv=270N/mm2;HRB400级钢筋:fy=360N/mm2

(1)验算截面尺寸的限制条件

根据《混规》第6.4.1条,当hw/b≤4时,截面尺寸应符合:

978-7-111-49557-4-Chapter04-621.jpg

<0.25βcfc=0.25×1×11.9=2.975N/mm2,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2)验算简化计算的条件

1)剪力影响

根据《混规》第6.4.12条第1款,当V≤0.35ftbh0时,可不考虑剪力:0.35ftbh0=0.35×1.27×250×460≈51.1kN<V=90kN,不能忽略剪力的影响。

2)扭矩影响

根据《混规》第6.4.12条第2款,当T≤0.175ftWt时,可不考虑扭矩:

0.175ftWt=0.175×1.27×1302×104≈2.87kN·m<T=12kN·m,不能忽略扭矩。

(3)验算构造配筋条件

根据《混规》第6.4.2条:当978-7-111-49557-4-Chapter04-622.jpg时,可按构造配筋,否则按计算配筋:

978-7-111-49557-4-Chapter04-623.jpg

需按计算配置抗扭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4)确定箍筋用量

1)选定适当的纵筋与箍筋配筋强度比ζ,一般可取ζ=1.2。

2)确定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

根据《混规》式(6.4.8-2):978-7-111-49557-4-Chapter04-624.jpg代入已知条件:

978-7-111-49557-4-Chapter04-625.jpg

3)确定截面核心部分面积Acor和核心部分周长ucor

根据《混规》第6.4.4条和第9.2.9条,初选箍筋直径978-7-111-49557-4-Chapter04-626.jpg8:

Acor=bcorhcor=(b-2c-2ϕ)(h-2c-2ϕ

=(250-2×25-2×8)×(500-2×25-2×8)=79856mm2

ucor=2(bcor+hcor)=2×(184+434)=1236mm

4)计算抗剪箍筋用量

根据《混规》式(6.4.8-1):978-7-111-49557-4-Chapter04-627.jpg可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28.jpg

5)计算抗扭箍筋用量

根据《混规》式(6.4.4-1):978-7-111-49557-4-Chapter04-629.jpg

978-7-111-49557-4-Chapter04-630.jpg

(5)确定受扭纵筋

根据《混规》式(6.4.4-2):978-7-111-49557-4-Chapter04-631.jpg可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32.jpg

根据《混规》第9.2.5条规定,抗扭纵筋应四角设置,同边均匀对称,间距不大于200mm,故选用8978-7-111-49557-4-Chapter04-633.jpg10(As=628mm2>244mm2)。

(6)计算受弯纵筋

根据《混规》式(6.2.10-1):978-7-111-49557-4-Chapter04-634.jpg可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35.jpg

根据《混规》式(6.2.10-2):α1fcbx=fyAs

978-7-111-49557-4-Chapter04-636.jpg

布置在梁底面积的纵筋为

978-7-111-49557-4-Chapter04-637.jpg,选4978-7-111-49557-4-Chapter04-638.jpg16(As=804mm2>722mm2)。

(7)纵筋布置及配筋率验算(略)。

(三)模拟考题

【4.2.16】 对于复合受力的混凝土构件,下列计算原则中,何项不正确?

(A)弯剪扭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分别计算,纵筋对应叠加、合理配置

(B)剪扭构件通过降低系数βt考虑混凝土受剪和受扭的承载力相关,并分别计算箍筋面积,对应叠加

(C)当V≤0.35ftbh0978-7-111-49557-4-Chapter04-639.jpg时,可忽略剪力的影响

(D)当T≤0.35ftWt(或T≤0.35ftαfbftWt)时,可忽略扭矩的影响

答案:(D)

(A)根据《混规》第6.4.13条,弯剪扭构件,其纵筋面积应分别按受弯和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后叠加,配置在相应位置,是对的。

(B)根据《混规》第6.4.13条,箍筋面积应分别按剪扭构件的受剪和受扭承载力计算后叠加,配置在相应位置,是对的。

(C)根据《混规》第6.4.12条,当剪力设计值不大于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第一项的一半时,可忽略剪力的影响,是对的。

(D)根据《混规》第6.4.12条,不符合“当扭矩设计值不大于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第一项的一半时,可忽略扭矩的影响”,所以是不对的。

【4.2.17】~【4.2.21】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采用C25混凝土,纵筋用HRB400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承受扭矩设计值T=10.0kN·m,弯矩设计值M=105kN·m,剪力设计值V=90.0kN。

【4.2.17】 对于该梁以下何项判断是正确的?

(A)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B)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C)分别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剪扭构件的受剪扭承载力进行计算

(D)分别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及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进行计算

答案:(C)

根据《混规》第4.1.4条、第4.2.3条、第8.2.1条查得:

h0=h-as=465mm,ft=1.27N/mm2Wt=b2(3h-b)/6=2502×(3×500-250)/6=13.02×106mm3fc=11.9N/mm2fyv=270N/mm2c=25mm。

(1)验算是否要考虑剪力计算(www.xing528.com)

根据《混规》第6.4.12条:

0.35ftbh0=0.35×1.27×250×465=51.67kN<90kN=V,不能忽略剪力的影响。

(2)验算是否需要考虑扭矩计算

根据《混规》第6.4.12条:

0.175ftWt=0.175×1.27×13.02×106=2.89kN·m<10kN·m=T,不能忽略扭矩的影响,故应进行扭矩计算。

【4.2.18】 该剪扭构件的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与以下何项最为接近?

(A)1.15 (B)1.0 (C)0.5 (D)0.35

答案:(B)

由于bh0=250×465=116250mm2

根据《混规》式(6.4.8-2):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0.jpg,取βt=0.997。

【4.2.19】 若取ζ=1.2,βt=0.98,则受扭箍筋Ast1/s(mm2/mm),受剪箍筋Asv/s(mm2/mm)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47,0.273 (B)0.24,0.28 (C)0.20,0.37 (D)0.153,0.289

答案:(D)

(1)验算截面控制条件

C25混凝土,fc=11.9N/mm2ft=1.27N/mm2βt=0.98,h/b=2<4。

根据《混规》式(6.4.1-1):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1.jpg

<0.25βcfc=0.25×1×11.9=2.975N/mm2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计算受扭箍筋

根据《混规》第6.4.4条和第9.2.9条,初选箍筋为978-7-111-49557-4-Chapter04-642.jpg8。

ζ=1.2,bcor=b-2×25-2×8=184mm,hcor=h-2×25-2×8=434mm,Acor=bcor×hcor=79856mm2

由《混规》式(6.4.8-3)可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3.jpg

(3)计算受剪箍筋

由《混规》式(6.4.8-1)可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4.jpg

【4.2.20】 若ζ=1.3,受扭箍筋为Ast1/s=0.197mm,则受扭纵筋Astl(mm2)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1.9 (B)215.1 (C)218.8 (D)238

答案:(D)

ucor=2(bcor+hcor)=2×[(250-2×25-2×8)+(500-2×25-2×8)]=1236mm

由《混规》式(6.4.4-2)可得: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5.jpg

【4.2.21】 若此梁的受弯纵筋As=675.8mm2,受扭纵筋Astl=218.4mm2,受扭箍筋Ast1/s=0.2mm2/mm,受剪箍筋Asv1/s=0.37mm2/mm,则此梁最后纵筋配筋与图4.2.26中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答案:(A)

(1)验算最小配筋率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6.jpg

图 4.2.26

根据《混规》第9.2.5条978-7-111-49557-4-Chapter04-647.jpg

抗扭纵筋: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8.jpg

978-7-111-49557-4-Chapter04-649.jpg

(2)最后配筋

抗扭纵筋在梁截面上、中、下各配置2根;

顶部纵筋218.4/3=72.8mm2,用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0.jpg10,As=157.1mm2

中部纵筋用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1.jpg10,As=157.10mm2

底部纵筋675.8+72.8=748.6mm2,用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2.jpg22,As=760.3mm2

【4.2.22】 此梁最后箍筋配筋与以下何项最为接近?

(A)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3.jpg8@150 (B)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4.jpg8@200 (C)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5.jpg10@100 (D)2978-7-111-49557-4-Chapter04-656.jpg10@200

答案:(C)

(1)验算最小配箍率

抗扭箍筋:

978-7-111-49557-4-Chapter04-657.jpg

(2)最后配筋

所需箍筋总面积为978-7-111-49557-4-Chapter04-658.jpg,采用HPB300级钢筋双肢箍

978-7-111-49557-4-Chapter04-659.jpg10,As=78.5mm2,所以978-7-111-49557-4-Chapter04-660.jpg,取s=100mm,最后箍筋选用2978-7-111-49557-4-Chapter04-661.jpg10@100。

【4.2.23】 剪扭构件求箍筋(2013年一级)

某钢筋混凝土边梁,独立承担弯剪扭,安全等级为二级,不考虑抗震。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截面尺寸为400mm×600mm,h0=550mm,梁内配置四肢箍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梁中未配置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箍筋内表面范围内截面核心部分的短边和长边尺寸分别为320mm和520mm,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形Wt=37.333×106mm3

假定,梁端剪力设计值V=300kN,扭矩设计值T=70kN·m,按一般剪扭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所得Asv/s=1.206。试问,梁端至少选用下列何项箍筋配置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

提示:①受扭的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ζ=1.6。

②按一般剪扭构件计算,不需要验算截面限制条件和最小配箍率。

(A)ϕ8@100(4) (B)ϕ10@100(4)

(C)ϕ12@100(4) (D)ϕ14@100(4)

答案:(B)

(1)根据《混规》式(6.4.8-2):

978-7-111-49557-4-Chapter04-662.jpg

βt=1.0

(2)受扭计算:根据《混规》式(6.4.8-3):

978-7-111-49557-4-Chapter04-663.jpg

Acor=bcorhcor=320×520=166400mm2

978-7-111-49557-4-Chapter04-664.jpg

外围单肢箍筋面积不应小于72.56mm2,(A)错。

(3)总箍筋面积计算

《混规》6.4.13条,箍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并应配置在相应位置。

总箍筋面积≥1.206×100+72.56×2=265.72mm2

选项(B)的总箍筋面积为4×78.5=314mm2>265.72mm2,满足要求。

因此选(B)。

讨论:

一般解法:如果采用4肢箍(见图4.2.27),按下式计算则两边箍筋面积与中间箍筋面积不一样。

两边箍筋单肢箍面积:978-7-111-49557-4-Chapter04-665.jpg;中间2肢箍筋单肢箍面积:978-7-111-49557-4-Chapter04-666.jpg

978-7-111-49557-4-Chapter04-667.jpg

图 4.2.27

若采用直径相同的四肢箍则有浪费,如何才能得到最经济的单肢箍筋直径?

对于剪扭箍筋的配置,假定已求得受剪需要的箍筋面积为Asv/s,受扭需要的箍筋Ast1/s。设采用n肢箍,箍筋直径相同,单肢箍筋的面积为A/s

(1)根据《混规》9.2.10条的规定:受扭所需的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应沿截面周边布置。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因此,直径相同的n肢箍中位于截面周边的箍筋有抗剪和抗扭两个功能,所以A/sAst1/s

(2)考虑到箍筋每肢的抗剪作用不一致,剪力在每肢中的分配不均匀。

(3)对于周边的两肢箍筋,可用于抗剪的箍筋面积为2(A/s-Astl/s)。

(4)对于中间的n-2肢箍筋,用于抗剪的箍筋面积为(n-2)A/s

根据(2)~(4)的条件可得:

抗剪箍筋:2(A/s-Ast1/s)+(n-2)A/s=Asv/s

2A/s-2Ast1/s+(n-2)A/s=nA/s-2Ast1/s=Asv/s

将2Ast1/s移至等号右侧可得:nA/s=Asv1/s+2Ast1/s,即A=(Asv+2Ast1/n

因此较为经济的做法是:A=max{(Asv+2Ast1/ns),Ast1/s}。

两肢箍时:A/s=Ast1/s+Asv/(2s

(上述推导来源施岚青网站论坛帖)

根据上述推导解题【4.2.23】:

由计算及备选答案可得:s=100mm,Ast1=72.56mm2Asv/s=1.206,Asv=120.6mm2

4肢箍筋:max{(120.6+2×72.56)/4=66.43mm2,72.56mm2}=72.56mm2

ϕ10面积78.5mm2>72.56mm2,(B)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