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与其他艺术学科是不同的,它本身是三维的空间艺术,需要人们进入其中进行体验,它的价值在人们对于它的使用和感知中实现。人们对空间的使用方式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体验性的思维方法核心在于挖掘人本身对于旧物空间装置的无意识反应,人通过在特定场景中的潜意识驱动空间的使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人与空间场所的匹配,产生审美的情愫,自然而然地原创性解决问题。
室内旧物空间装置的意义也在于此,即通过恰当的创作,以旧物装置艺术的体量、形式、轮廓和材料的色彩、质感以及内涵等直接反映空间的形象,通过人们对于空间的使用,激发出潜在的各种行为意识(表现自我、思想交流、文化共享等),塑造出具有室内空间场所精神的软质的文化景观,促进人们交流,启发人们感受与思考。(www.xing528.com)
笔者认为,“诗意性”室内场所精神体验的重要方式就是“通感”。在西方,通感在历史上也是被反复讨论过,比如《荷马史诗》中“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似的声音”,19世纪后半叶,西方象征主义诗派将通感看成是一种五种感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替代的心理现象、艺术风格、创作原则。朱光潜先生也曾经在《诗论》中进行过详细的介绍。笔者把这个概念引入到室内设计的体验方式中,认为观者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过程当中,各个感官对于空间的认识不是独立的,而是并行的、交互的。观者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是直观的,而且室内空间中的旧物艺术对于观者是具有触发性的,室内的家具、陈设、灯具、隔断、界面等物品所蕴含的信息,刺激到观者,引起观者各个感官的反应,以及感官之间的互动,这样就产生了通感。只有各个感官之间的界限相互打通,才能满足形象思维的跳跃性,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才能达到自由、无限的境界。这样,整个空间场所的意境感便会显现。观者通过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达到了通感的状态,在思想中,找到了脑海中另外独立存在的“时空”。通过联想、想象,赋予了很多的情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