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派艺术在观念上,受到日本古老的神道教和中国的庄禅文化影响,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审美取向上,受到极少主义的影响,单纯,物派与极少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极少主义关注物体几何学形态的构造,物派探索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相互关系,蕴含着日本独特的时空观。反对现代艺术中的个人主义,一般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呈现,物派艺术对于材料的使用没有刻意强调旧物。多摩美术大学教授高松次郎是物派的先驱,一直在探索虚无性与实在性之间的关系。
人们容易对“物派”的名字产生误会。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潘力教授《传统:转型与创造—日本美术的战后崛起之路》的文章第15页中指出,当年“物派”在日本国内的评价是贬多于褒,许多美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发表文章,对“物派”乃至李禹焕本人都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和批判,指出“物派”的最大失败在于否定人为制作,因此丧失了艺术的创造性。在这篇文章中,潘力教授指出“物派”的称谓出自持批评意见的日本评论家,类似美术史上“印象派”和“野兽派”名称的由来。物派理论的核心人物韩国艺术家李禹焕将物派的宗旨归纳为:“离开‘制作’,‘物派’所关注的确实不是‘物’,而是在与概念的过程的对应中产生变化的‘物’的外部性。通过行为与‘物’的对应,显示空间以及状态、关系、状况、时间等非对象性世界,放弃人与物的自为状态。”[1]也就是说“物派”强调自然法则的偶然性,强调存在本身。
物派的典型作品就是1968年10月,关根申夫作品“位相—大地”,他在须磨离宫公园内挖了一个深2.7米,直径2.2米的圆坑,并把挖出的泥土塑造成与圆坑大小一样的圆柱体,表明世界的存在方式来源于它自身。韩国艺术家李禹焕通过褒扬关根申夫的作品,提出“面向人类的表象世界的非对象化状态,是观察世界原本状态的方法。” [2]
物派强调体验的自然性和直接性,强调让人们从“物”的角度观看世界,反对形式主义的任何矫饰。这一点,正好是旧物美学也该具备的素质。(www.xing528.com)
后物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继承“物派”理念,进一步丰富“物派”选用的材料,对“物”的单纯展示演进为重视行为与材料相呼应的制作,同时又摆脱“物派”影响,不提倡放弃人为制作的理念。川俣正是后物派的代表人物,“后物派”重视“构造”,体现个人的生命经验与物质世界的联系。而对于旧物艺术空间设计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思考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旧物、新物共同构成的物质世界的联系。对于这一点的思考,已经使设计潜入更深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艺术的色彩。
运用旧物艺术进行室内设计,同样需要思考旧物艺术和时间、空间,包含与空间的使用者或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旧物可能是空间之前遗留的,可能是业主的旧物,可能是收集来的,但和要表达的空间主题是一致的。如果旧物是空间之前遗留的,或者是业主曾经使用过的,那么,旧物和空间之间具有很微妙的关系。旧物在再次呈现的时候,它可以使空间本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背景,旧物的呈现方式需要巧妙,旧物可能成为空间的焦点,也可能是空间的背景。重要的是旧物和新的空间之间是有对话的,这一点,会大大加强空间的文脉性。对于旧物的呈现方式,物派艺术的创作手法,充分考虑旧物和现有空间的时空关系,偶然、自发式地呈现,也是值得借鉴的。而对于回收的旧物,更多的关注点在与旧物本身和历史文脉,以及空间关系之间的考量。在这个过程中,重中之重是旧物全新的,和空间、时间相关的呈现方式。
图3-1 关根申夫作品.位相-大地.19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