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旧物解构与重构-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

旧物解构与重构-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旧物创作而言,将旧物进行拆解,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元素。比如旧物中的木材料,可以将一个木家具分解为木片、木块,甚至木屑。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旧物艺术创作中比较有趣的创作手法。因为目前,人们对于旧物的再利用,多是拼贴,或者简单地陈列、放置,这是不足以反映出旧物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图2-21于新颖.蓝.2016对于旧物而言,把旧物的形象进行重新构成,旧物的形象包含很多因素,如旧物的造型、材质、色彩等。

旧物解构与重构-万物留痕:旧物与空间设计的艺术

解构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由一位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提出的,“解构主义”注重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的统一,主张 “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然后创立全新的、更加合理的秩序。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建筑设计、绘画领域的影响力比较大。

解构主义主张打破现有的秩序,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强调对于个体部分的研究。对于旧物创作而言,将旧物进行拆解,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元素。在大与小、组织与元素等矛盾间探讨物质的符号性与感性特征。解构的力量是对理性的线性的压制,让日常的逻辑不再成为艺术中的常规的限制。可以让想象力自由发挥,让感性回到本原,让物质变成它“自己”。但是解构也是有原则的,就是不能丢弃物本身的文化属性。比如旧物中的木材料,可以将一个木家具分解为木片、木块,甚至木屑。但是当分解到木的灰尘,比锯末还要小的时候,木的纹理和触感会消失,属于木的旧物的肌理和包浆也会消失,这就是文化的符号在解构中存在的度的把握。任何的东西都可以被粉末化和解构为某种单元,但是只有被解构的同时,还保留住这种材料的文化的或艺术的特征,才能具有相应的艺术感染力。在解构的行为和过程中,材料被赋予了精神意味,展现出艺术家的态度。

重构具有重合形象和重新建构意象两层含义。是把两种或多种形象,根据内在关联,按照一定的目的重叠组合为新的形象,从而产生新的意境。”[21]重构中的“重合形象”和“建构意象”是有紧密关联的,“重合形象”是以“建构新意象”为目的的,而对于这种“新意象”的要求是能够产生“新意境”。也就是说强调了情感美和创意美的意义。

在本人的创作《蓝》(图2-21)中,旧的牛仔裤被剪碎,变成碎布元素。在这个过程中,本来的牛仔裤的造型和使用价值被解构成为一个个带有符号意味的造型元素,成为布的“本身”,就像一片色域化作点,一棵树化作木块,一株麦穗变成麦粒,一片雪变成一个个雪花,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同样的东西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展现不同的文化意味和情感价值。(www.xing528.com)

牛仔裤本来是一个具体的有故事的旧物,但在解构的过程中,具体的故事消失了,创作者和观众都忘记了牛仔裤原来的形态,尺寸、腰围、缝线、版型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牛仔布料的触感,柔软而多样的蓝色,被时间磨损的痕迹,以及重复的螺旋的织线。本来是叙事的视觉的语言,现在被音乐化和诗化。线性叙事被打断,成为一个个独立的零散的然而却具有张力触觉、视觉与听觉的基本元素。可以被拿来当做颜料、当做陶泥、当做音符来重复呈现。再将解构过的个体片段重新还原为有意味的点、线、面的元素,相互关联成一件带有新意象的旧物艺术品。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旧物艺术创作中比较有趣的创作手法。因为目前,人们对于旧物的再利用,多是拼贴,或者简单地陈列、放置,这是不足以反映出旧物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的。

图2-21 于新颖.蓝.2016

对于旧物而言,把旧物的形象进行重新构成,旧物的形象包含很多因素,如旧物的造型、材质、色彩等。那么,对于旧物的运用就有很多种可能,如选择旧物的造型因素作为建构“新意象”的元素,或者选择旧物的“色彩”,选择旧物的“质感”或者选择完整的旧物单体等作为新典型意象的建构,这些是都有可能的。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依据设计师、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观念而定。建构的过程,也是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意境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有关联的旧物,建构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