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潜意识隐藏在每个人的意识和记忆中,记忆和情感是人们理解旧物和室内空间的基础。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独特的文化景观,是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集中体现。著名教授、学者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1946—)在1988年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认为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导致生活和艺术之间界限的模糊,精英与大众之间界限的消失。日常生活审美化造成了艺术与设计的边界模糊,设计的边界更加宽泛。个人的身份体认不再具有单纯的民族的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而是具有了更多层次的语言文化属性,体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个体的审美差异性,也决定了未来社会审美的艺术性会进一步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常生活中的旧物审美更具个体性,因为旧物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携带着浓浓的“人味儿”,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过程的凝聚,也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日常由许多的旧物构成,人们凭借旧物回忆,因而旧物审美也更加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日常生活也不简单地是奢侈的再现,而是日常的,旧的长久的物品功能成为生活环境和审美的基础。很多艺术家进入设计中,他们在创作中,把目光投向旧物,用旧物创作装置艺术,直接用艺术的形式观照本真自我,追问生命意义。旧物的审美,目前是集中在旧物的陈列、作为装饰的摆放上面,其实旧物本身拥有肌理、质感、色彩、造型等很多因素可以作为切入点进行空间的塑造,有很大的审美空间可以去挖掘,因此成为笔者从事此方面研究的最大动力。(www.xing528.com)
旧物也是人和社会产生联接的一座桥梁,与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在旧物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开发的地方,不只是简单的成为再生材料。对于旧物的艺术性的利用,不应只是艺术家的工作。艺术家对于旧物的使用远远比不上生活中旧物的产生速度。实际上,旧物材料的可塑性,可适用性,让日常生活充满艺术感觉,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旧物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质感、肌理,是一种隐性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特征,具有很强的原创性优势。材料本身承载着很多语言信息,它既能体现出宏大的地域性文化,更有个体性的敏感。在这样的情形下,立足于旧物材料艺术本身的空间设计,它暗含着时间、空间、事件的隐性作用。具有一种无需被翻译就可以被不同国籍的人们所理解的特征。如果探询环境、社会、生活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情形,旧物便提供了一种“根”的感觉,寻根,是避免人性异化,保持善良纯真的路径。旧物艺术地重生,正体现了这样一种艺术的人文关怀。旧物来源于生活,与人们息息相关,是每天可见的,更加接近大众,本身就是人类生活历史的“证据”,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因此,旧物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再生,通过实验性的创作使创作过程中充满各种可能。笔者自己也在发现、激发、转化、重构材料的过程中,试图不受任何先验形式的影响,完全贴近真实的心理体验,尝试利用旧物材料和触觉的直觉、感性,直接关照内心,发挥艺术的自由、诗意的功能,用旧物艺术塑造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追求精神自由的奢华,也借此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