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分析
1.会计科目的概念
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
2.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总账科目、明细科目。
在我国,总账科目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科目除规定设置的以外,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3.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基本结构
(1)会计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载体。它由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结构两部分组成。
(2)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其基本结构如下:
4.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5.复式记账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根据会计平衡公式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6.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①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②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③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
④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3)各类账户的结构:
①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②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③成本、费用类账户。
④收入类账户。
7.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所登记的账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时是一个账户的借方对应着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有时是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对应着几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账户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8.会计分录
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会计分录的形式表现,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按照复式记账法的要求,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1)会计分录的格式。
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借方在左,贷方在右。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增加额,贷方记减少额;权益类、收入类账户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
(2)会计分录三要素。
①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②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
③记录的金额。
(3)会计分录的分类。
简单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1)平行登记的概念: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也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
(2)平行登记要求:
①所依据的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
②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③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④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
10.试算平衡的方法
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所有账户借方余额=所有账户贷方余额;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是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即便实现了试算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不能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错误有以下五种:
①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
③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④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
⑤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少记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等。
二、典型题解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明细分类会计科目的是( )。(www.xing528.com)
解析:ABD选项属于总分类科目,只有C选项属于明细分类科目,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在“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下开设了“甲材料”“乙材料”和“丙材料”3个明细账户。本月“原材料”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2500万元,“甲材料”明细分类账户贷方发生额为850万元,“乙材料”明细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730万元,则本月“丙材料”明细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应当是( )。
A.2620万元 B.920万元 C.2380万元 D.4080万元
解析:2500万元-850万元-730万元=920万元,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例题3·单选题】月末无余额的账户是( )。
A.固定资产 B.银行存款 C.管理费用 D.实收资本
解析:只有收入、费用类账户月末无余额,该题的AB选项为资产类账户,D选项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只有C选项为费用类账户,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
【例题4·单选题】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
A.平衡账户 B.对应账户 C.无联系账户 D.恒等账户
解析: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例题5·单选题】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 )。
A.费用的增加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收入的增加 D.负债的减少
解析:账户的贷方反映的是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也反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
【例题6·单选题】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有(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解析:重记、漏记经济业务都会导致借贷方向同时增加或减少相等金额,借贷方向相反不会影响试算平衡,所以本题答案为D选项。
【例题7·多选题】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
A.资产的增加 B.负债的减少 C.收入的减少 D.费用的减少
解析:账户借方登记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所以本题答案为ABC选项。
【例题8·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
B.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C.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而会计科目没有
D.会计科目和账户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解析: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也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会计科目仅仅是一个名称,只表明某类经济内容;账户既有名称又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可以记录和反映某类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所以本题答案为ABC选项。
【例题9·多选题】经济业务发生后,一般可以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多借多贷 B.一借多贷 C.多借一贷 D.一借一贷
解析: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简单分录就是一借一贷分录,复合分录就是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分录,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选项。
【例题10·多选题】会计分录的内容包括( )。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B.账户名称
C.经济业务发生额 D.应借应贷方向
解析:会计分录三要素:账户名称、借贷方向和应记金额,所以本题答案为BCD选项。
【例题11·多选题】关于复式记账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
A.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依据
B.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
D.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解析: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所以本题答案为ACD选项。
【例题12·多选题】期末结账后没有余额的账户是( )。
D.实收资本E.其他业务收入
解析:期末结账后没有余额的是损益类账户,所以本题答案为ACE选项。
【例题13·多选题】账户中的各项金额包括( )。
A.期初余额 B.本期增加额 C.本期减少额
D.期末余额E.本期发生额
解析:账户结构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个部分,其中本期发生额分为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所以本题答案为ABCDE选项。
【例题14·判断题】收入类账户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平时的余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期末结账后一般无余额。( )
解析: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似,借方记减少额,贷方记增加额,期末一般无余额,所以本题答案为“√”。
【例题15·判断题】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中,期间相同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同一天登记总账与明细账。( )
解析:期间相同,是指在计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过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并不是指必须在同一天,所以本题答案为“×”。
【例题16·判断题】根据发生额试算平衡法进行试算平衡,如果试算结果是平衡的,证明记入各账户的发生额是完全正确的。( )
解析:即便实现了试算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所以本题答案为“×”。
【例题17·判断题】凡是余额在借方的都是资产类账户。( )
解析:余额在借方的还可能是成本类账户,所以该题答案为“×”。
【例题18·判断题】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科目往往也就是指账户,因为会计科目是根据账户设置的。( )
解析: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结构,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该题答案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