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候变迁固然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人类活动对包括气候等自然环境诸要素所产生重要的、明显的影响则起于历史时期,故可以说它是影响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一个新因素。植被是地球表面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是对气候影响较大的生物。因为野生动物与植物是相互依存的双方,野生动物的兴衰将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迁固然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人类活动对包括气候等自然环境诸要素所产生重要的、明显的影响则起于历史时期,故可以说它是影响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一个新因素。

早期农业生产,人们往往采取刀耕火种的简单形式,广种薄收。先民为了获得较少的收获,却要大量开垦土地,这就使得大片天然植被遭到破坏。且不论远的,西周中晚期,周人不断对冰后期以来气候回升形成的温暖时代中发展起来的原始森林、草原等植被进行毁灭性的开发,进而导致当地小气候变化。谭其骧研究了黄河中游一带土地合理利用与下游的水害关系,指出,战国后期黄河中游的农牧界线在泾河、黄土高原南缘山地、吕梁山及云中山一带,这一线以北、以西以从事牧业为主,以南、以东则以从事农业为主。当时黄河中游水土流失轻微,黄河下游决堤也较少[52]。这还与当时黄河下游天然植被较好,湖沼支流多,也有一定的关系。秦以后多次向这一地区移民屯垦,使农牧界线北移;北方游牧民族则多次南下,又使农牧界线随之南移。农牧界线的南北多次推移,破坏了这一带的原始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河水泛滥[53]。两汉时代,也是气温下降的一个阶段。

历史上,我国曾是一个多林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从内蒙[54]、宁夏[10]、青海[55]新疆[56]、广东、广西、海南[57]等地的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都是古高今低(当然近年有所回升),这种现象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植被是地球表面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是对气候影响较大的生物。植被可以直接影响当地小气候温度与湿度,森林、灌丛、草地等植被影响气候的大小按林→灌→草的顺序逐步降低。同时,植被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有机质、释放氧气等其他功能,间接影响气候。

人类不仅直接破坏天然植被,而且还以对野生动物乱捕、滥猎等形式间接地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着气候。因为野生动物植物是相互依存的双方,野生动物的兴衰将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气候变化。日本国土68%为森林所覆盖,计量调查结果表明,这些森林在一年内能涵养水分2 200亿t,可防止水土流失量57亿m3,栖息鸟类8 100万只,为人们提供氧气5 200万t[10]。一个地区,只有当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0%以上,且分布合理,才能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减免自然灾害[58]

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绿洲效应、湖泊效应、“热岛”效应、温室效应、“阳伞”效应、火炉效应、海洋沙漠化效应[45]等,都在影响着气候,而且愈演愈烈。

参考文献

[1] 李浩敏,杨桂英.吉林敦化秋梨沟中新世植物群.古生物学报,1984,23(2)

[2] 谢又予.三江平原雁窝岛地区沼泽的成因问题.地理研究,1982,1(2)

[3] 华北地质研究所.黑龙江呼玛兴隆第四纪晚期孢粉组合及其意义.华北地质科技情报,1974(4)

[4] 王淑英,王雨灼.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泡子晚全新世孢粉组合特征及其意义.植物学报,1987,29(6)

[5] 中国科学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孢粉组、14C组.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演变.中国科学,1977(6)

[6] 孔昭宸,杜乃秋.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植物的初步报告.考古,1985(10)

[7] 孔昭宸,杜乃秋.内蒙古自治区几个考古地点的孢粉分析在古植被和古气候上的意义.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1,5(3)

[8] 周昆叔,等.察右中旗大义发泉村细石器文化遗址花粉分析.考古,1975(1)

[9] 王世和,等.案板遗址孢粉分析//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0] 《宁夏森林》编辑委员会.宁夏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11] 刘春蓁,等.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海平面等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李克让主编.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2] 杜乃秋,孔昭宸.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地理和植物学的意义.植物学报,1983,25(3)

[13] 姚檀栋,L.G.Thompson.敦德冰芯记录与过去5ka温度变化.中国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学,1992,22(10)

[14] 刘光远,等.祁连山近千年的年轮气候及其在冰川上的反映//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集刊.第5号,祁连山冰川变化及其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5] 蒋歧鸣.新疆天山北麓平原第四纪沉积与冰期关系问题的探讨//中国地质学会,新疆地质学会.新疆第四纪地质及冰川地质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

[16] 吴玉书,等.卡若遗址的孢粉分析与栽培作物的研究//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7] 汪佩芳,等.西藏南部全新世泥炭孢粉组合及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地理科学,1981,l(2)

[18] 刘和林,王德根.冕宁古森林的研究.林业科学,1984,20(4)

[19] 陈佩英.贵川梵净山九龙池剖面全新世孢粉组合与古环境.贵州地质,1989,6(2)

[20] 王永吉,李善为.青岛胶州湾地区20 000年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植物学报,1983,25(4)

[21] 王靖泰,汪品先.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地理学报,1980,35(4)

[2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1)

[23] Lamb H H.Climate present,past and future,vol.2.London:Methuen.,1977

[24] Reynaud C.Palaeo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ypophaë thamnoides,with an example of the protocratic vegetational stage in NE Fennoscandia.Boreas.S.9-24,Oslo.1976

[25] Frenzel B.Climatic change in the Atlantic.London:Roy.Met.1966

[26] Anderson S T.The differential pollen productivity of tree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llen diagrams.Quaternary Plant Ecology.1973

[27] Birks H J B,et al.Pollen maps for the British Isles 5 000 Years ago.Proc.Roy.Soc.1975

[28] Godwin H.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flor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6

[29] Gams H.Aus der geschichte der alpenwälder,Zeitschrift des deutschen und östrreichischen alpenvereins.1937

[30] Heusser C J.Polar hemispheric correlation:Palynological evidence from chile and the Pacific Northwest of America.London:Proc.Internat.Conf.1966

[31] Firbas F.Spät-und nacheiszeitliche waldgeschichte mitteleuropasnädlich der alpen.Jena(Fischer).1949

[32] Iversen J.The development of denmark's nature since the last glacial.Danmarks Geol.1973

[33] Tauber H.Differential pollen dispersion and the interpration of pollen diagrams:With a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pration of the elm fall.Danmarks Geol.1956

[34](日)福井英一郎等;柳又春译.气候环境学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35](美)R.A.布赖森等;龚高法等译.饥馑的气候:人类与变动着的全球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6] Bergthórsson,P.An estimate of drift ice and temperature in Iceland in l 000 years,Jdcull(Journal of the Icelandic Glaciological Society),1969,19:94~101

[37] Bryson R A.A perspective on climatic change.Science,1974,184:753~760

[38] Bryson R A.Changing climates-changing times.Northland(Journal of Sigurd Olso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Northland College,Ashland,Wisconsin),1974,2(2).

[39] Bryson R A.Heyuppskera:An heuristic model for hay yield in Iceland.Research Institute Neǒ As,Hveragerǒi,Iceland,Bulletin 18.1974

[40] Ellis H K.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domesday book.London:Commissioners of Public Records.1833

[41] Manley G.A climatological survey of the retreat of the laurentide ice sheet.Amer.J.Sci.1955(www.xing528.com)

[42] Martell G.A cli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wheat prices 1 200 to the present.Unpublished research paper,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76

[43] Libby L.Correlation of historic climate with historic prices and wages.Indian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1977

[44] Lamb H H.The change climate.Londin:Methuen.1966

[45] 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46] 张词组.亚洲象“版纳”的繁殖.博物杂志,1979(1)

[47] 和清达夫编.日本の氣候.東京:東京堂,1958

[48] Dansgarrd W,et al.One thousand centuries of climate record from Camp Century on the Green land Ice Sheet.Science.1969,Oct.17,378,Fig.2.

[49] Schwarzbach M.Das klima der vorzeit.Aufl.2.s.275.1961

[50] Flohn H.Klimaschnitte in Mittel Euuropa seit l 000,J.Blüthgen,1964,Allgemeine Geographie,S.447,Berlin.1959

[51]Бyчинский,Y.E.Очеркиклиматарусскойравниныв историческуюэпоху.р.83.Ленинград.1954

[52]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2)

[53] 文焕然.历史时期中国森林的分布及其变迁.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0(增刊)

[54] 文焕然遗稿;文榕生整理.内蒙古森林变迁与今后对策//亚洲文明.第二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55] 文焕然遗稿;文榕生整理.历史时期青海的森林//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56] 文焕然.历史时期新疆森林的分布及其特点//历史地理.第六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7] 文焕然遗稿;文榕生整理.两广南部及海南的森林变迁.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1)

[58] 《内蒙古森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注释】

[1]现为原州区(2017年注)。

[2]据文焕然、陈加良实际考查:泾源古木两端横断面都保留了一种巨大外力强折断的明显痕迹,绝非斧锯所致,可以断定是因强烈地震形成山崩地陷埋入地下的。据查泾源附近1785年前后最后一次较大地震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黑城地震;又据古木表面腐朽仅2~3 cm,内部材质完全可供利用;再据古木出土地点低温高湿,古木完全浸在水中,推测古木入土时间既不会超过200多年,也不可能更近。

[3]现为卡若区(2017年注)。

[4]“空桑”在今山东曲阜,说明当时中原一带已成泽国。

[5]传说中认为“共工”代表一个古代部族,他们的故事与“水”常常有关,居住于东方的水边。由于全新世中期气候回暖,海面上升,紧逼着共工人向西,朝地势较高的中原一带迁徙,与原居住在中原一带的华夏部族发生了长期的冲突。华夏人认为:一方面,共工人西迁侵犯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认为洪水、海侵是共工人捣乱,引来之祸,必须逐出。于是便有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倾地陷、洪水横流等多种说法。最后,共工人与华夏人逐渐融合,筑堤,建城,直到大禹治水。气候由最暖又逐渐下降,海面也由近10 000年来最高处回落,洪水、海侵的传说也逐渐停止了。

[6]即栎属(Quercus)的通称,落叶阔叶树。

[7]菩提树是常绿乔木,是温暖气候的标志。

[8]常春藤要求最冷月温度高于-0.5℃。另,“常春藤”的现拉丁学名用Hedera nepalensis(2017年注)。

[9]石南要求最冷月温度高于3℃。另,据原拉丁文Erica再核查,是“石南科”(2017年注)。

[10]此乃“欧洲山毛榉”,属壳斗科;山毛榉科(Fagaceae)山毛榉属(Fagus)的山毛榉,中文学名为“水青冈”的拉丁学名则是Fagus longipeti olata(2017年注)。

[11]现核查,铁树的拉丁学名是Cycas revoluta,属于裸子植物门苏铁科苏铁属;原译文的拉丁学名则是“鹅耳枥”,属于被子植物门(2017年注)。

[12]现核查,Alder有作“赤杨木”;“桤木”的拉丁学名为Alnus cremastogyne(2017年注)。

[13]现为西安市(俗称)(2017年注)。

[14]现为洛阳市(俗称)(2017年注)。

[15](宋)苏轼苏东坡集》第4册《杏》,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16](宋)王安石《王荆文公诗》卷四十《红梅》;(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17]苏轼(1037—1101)与其弟苏辙(1039—1112)的诗中都提到他们家乡眉山的荔枝。

[18]陆游(1125—1210)《老学庵笔记》和范成大(1126—1193)《吴船录》都反映当时眉山已无荔枝。

[19]现看,含从原四川省划分出的重庆市(直辖市)(2017年注)。

[20]《宋会要辑稿·刑法二》:“(雍熙)四年正月十日,帝以万州所获犀皮及蹄角示近臣。先是有犀自黔南来忠、万之境,郡人捕杀之。诏曰:‘自今有犀,勿复杀。’”《文献通考》卷三一一《物异考·毛火之异》大意同;但作“雍熙四年五月,有犀自黔南入万州。”《宋史·五行志》大意同;但称:“雍熙四年,有犀自黔南入万州,民捕杀之,获其皮角。”
综上,可以肯定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四川黔南(今彭水)、万州(今万县)有犀活动。有提到的“忠”(即今忠县)一似为犀由黔南至万州经过之处,故有文献记载略之;“勿复杀”,看来还有野犀在这一带。
另,原文称“四川东部”,现乃重庆市。原“万州”“万县”,现为“万州区”;“彭水”乃“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2017年注)。

[21]现为衡阳市(俗称)(2017年注)。

[22]现为邵阳市(俗称)(2017年注)。

[23]其时,广东虽有野犀,却不是很多(详见第五章)。

[24]现为黄陂区(2017年注)。

[25]现为襄阳市(俗称)(2017年注)。

[26]现为南阳市(俗称)(2017年注)。

[27]现为开封市(俗称)(2017年注)。

[28]《图经本草》:“象牙,旧不著所出州郡。《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出交趾、潮、循诸州,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堪作炙……世传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盖《左氏传》所谓楚师燧象,以奔吴军,是其事也。”当时野象分布不止这几处(详见第六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