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转冷:北宋时期是最寒冷的阶段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转冷:北宋时期是最寒冷的阶段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历史时期气候转冷的时间,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但认为“11世纪初,华北已不知有梅树”,表明“唐、宋两朝温寒不同”。“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时期”[22]。说明历史时期气候转冷是在北宋期间。从广州动物园亚洲象冬季晚间入室避寒来看,野象要求较温暖的气温,进而反映10世纪末气候还相当温暖,不可能骤然转冷。历史气候学家普遍认为欧洲是13世纪转冷。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转冷:北宋时期是最寒冷的阶段

竺可桢通过对中国近5 000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得出这样结论:

(1)在近5 000年中的最初2 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1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其间上下波动,目前限于材料,无法探讨。

(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 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

(3)在每一个400~800年的时间里,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

(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22]

对于历史时期气候转冷的时间,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但认为“11世纪初,华北已不知有梅树”,表明“唐、宋两朝温寒不同”。“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寒冷的一个时期”[22]

有人将竺可桢的研究划分为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认为其中1000~1200年是第三个寒冷期[45]。我们认为历史时期气候由暖转冷的时间是1050年前后,理由如下:

(1)在2 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即记载黄河流域南部有梅分布。直到11世纪初,秦岭—淮河以北仍有梅树生长,西安[13]洛阳[14]等地园中仍有种植。从苏轼(1037—1101)“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15]王安石(1021—1086)“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16]等描述,可以证明这一点,即11世纪初,气候尚暖。

(2)荔枝在川江谷地的分布北界,北宋苏轼等人见到的是在眉山(30.0°N)[17]南宋陆游等人所见的已是向南迁移到乐山(29.6°N)一带[18]。反映了北宋的气温高于南宋,气候由暖向冷的转变时间是在宋代出现的。

(3)桄榔曾在湖南宜章(25.4°N)有分布,今其分布北界已南移到两广南部(约22.0°N),变动约达3.4°N。南宋《舆地纪胜》称 “旧多(桄榔)木,奇石”,宜章枇榔林是在南宋(1127~1279年)之前就已消失。说明历史时期气候转冷是在北宋(公元960~1127年)期间。

(4)现代动物园饲养的印度犀要求温度在15℃以上,唐代较暖,野犀在秦岭—淮河与南岭之间分布也较广,从公元7~11世纪中叶的文献记载看,今湖北、湖南、贵州、四川[19]一带(计有15个州)有野犀。《宋会要辑稿》等都称公元987年四川东部有犀[20]。甚至《宋史》还称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衡阳[21])、宝庆府(治所在今湖南邵阳[22])北宋时还有野犀栖息。然而北宋《渑水燕谈录》议论犀角时,称:宋元祐四年十二月至绍圣二年(1089~1095年)以前“犀之类不一:生邕管之内及交趾者……来自舶上生大食者……”只称广西与东南半岛等地当时栖息之野犀[23],可见那时南岭以北的野犀已灭绝。(www.xing528.com)

(5)野象在长江上游的四川、贵州直到浙东山地丘陵一带曾一直很活跃。《宋史》中《太祖纪》和《五行志》都记载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有象从湖北黄陂[24]安陆、天门、襄樊[25],到达河南唐河,直到乾德元年十二月(公元964年1月18日~2月15日)才在南阳[26]被擒获之事。《宋史·五行志》还记载乾德二年(公元964年)五月有象到澧县、安乡、华容多次;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有象到达开封[27]。表明10世纪末,长江中游野象仍多,甚至它们还北进深入到黄河岸边开封一带。据上海西郊公园20世纪70年代饲养捕自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幼象经验,冬季室温需保持在13℃以上[46]。从广州动物园亚洲象冬季晚间入室避寒来看,野象要求较温暖的气温,进而反映10世纪末气候还相当温暖,不可能骤然转冷。(宋)苏颂《图经本草》称象牙“今(嘉祐年间,即1056~1063年)多出交趾、潮、循诸州”,“世传荆蛮山中亦有野象”[28],可见南岭以北野象的灭绝是在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这一阶段中。

(6)北宋(公元960~1127年)前后168年,11世纪正在其间,我们截取《宋史·五行志》中所记载的北宋寒冷情况(表9.1),从中可见:①共记载了较严重的寒冷19年次,其中公元960~1050年的91年中有9年次(平均约10年出现1次);1051~1127年的67年中有10年次(平均6.7年出现1次),显然是前少后多。②1050年前的较严重寒冷出现地点较分散,至少涉及10个地方;1050年后则主要集中在京师开封。③1043~1056年的14年间接连有4年次较严重寒冷。

表9.1 《宋史·五行志》中记载的北宋寒冷情况

注:本表中政区后的注释,是2017年所加。

综上几点,我们认为11世纪初气候尚暖,11世纪末气候已冷,气候由暖转冷应在11世纪中期,公元1050年前后确实显示出气候的重大变化。

我们试将北半球一些国家(地区)一般按照亚洲、北美洲、欧洲及由北而南的顺序排列,标明各地由暖转冷的时间(表9.2)。

表9.2 历史时期北半球部分地区转冷时间

由表9.2可见,气候由暖转冷是北半球各地的共同趋势,但具体转冷时间并不一致,从时间先后看,是向东推移(即亚洲→北美洲→欧洲)逐渐转冷的。同大陆各地转冷时间也不尽一致,一般是高纬度地区先于低纬度地区。

历史气候学家普遍认为欧洲是13世纪转冷。竺可桢明确指出:“在欧洲,12世纪却是一个温暖时期;到13世纪才寒冷下来。”[22]那么,挪威与德国、奥地利等地的“异常”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认为,其一,仅以雪线的升降作为暖冷的判据似不够全面,因雪线的形成受温度、降水量、降水时间等多方制约;其二,各地转冷的标准是否一致,也是值得研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