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冷暖变化趋势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冷暖变化趋势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近8 000年来的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中,20世纪有过回暖现象,这使地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已成了一种流行的说法。难道这意味着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迁出现了转暖的新时代了?据统计,我国这一阶段北部增温较明显,长江流域气温反而略有下降,气候变化并不平衡[20]。这一暴雪给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很大危害[22]。截至22日,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由于大雪封山,山区灾情尚无法了解[25]。

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冷暖变化趋势

在近8 000年来的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中,20世纪有过回暖现象,这使地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已成了一种流行的说法。难道这意味着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迁出现了转暖的新时代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

世界科技译报》1989年8月30日称:美国的地质地理古生物考古等学科专家们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聚会时,对气候变暖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温暖化的想法是以取自占97.5%的城区或城区周围的美国观测站的数据得出的,这些地区存在有人为的升温,把人为的影响机械地用于未知的自然是不适当的。据被监测的625条瑞士山岳冰川的数据表明,目前有半数以上的发展趋势是低温化。从海相堆积物的研究看,在过去5 000年间曾有过4次1 m左右的海水水位变化,目前的水位较高是暂时现象。《中国科学报》1990年5月6日也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卫星检测证实全球气温未变暖,以往那种地面测量结果显示似乎在1979~1988年间增加了大约0.2℃的说法,并没有包括偏远地区及海洋、空中等处。《科技日报》1993年2月17日称:近年观测证明,太阳每11年变暗一次,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在20世纪70年代放射能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温度下降1~2℃的原因。

据调查,1992年世界许多地区气温比1991年明显下降,北美大陆东部、东南亚南部、南亚北部、欧洲地中海东部、中东地区和大洋洲新西兰多数测站的年平均气温比常年低1℃多[18]

中国的一些20世纪寒冷情况也证实了这种观点:1936年2~3月间,由于寒潮影响,天津港和海河入海口出现了老人记忆中没有过的封冻现象。1955年1月,强大的寒潮袭击了我国东部地区,使淮河、汉水、洞庭湖出现20世纪仅有记载的封冻现象;福州最低温降至-4℃,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果树受冻害;毁灭了广东当年的冬红薯;甚至海南岛南部都出现霜冻,毁灭了数十万亩热带林木。有较长记录的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百年间最冷年20世纪发生在1957年(19世纪发生在1892~1893年)。1963年夏,华北发生罕见的特大暴雨,在暴雨中心地区一天的最大雨量竟高达865 mm,相当于常年的全年降雨量。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东北北部、西北及华南等地区,气温下降了0.4~0.8 ℃;华东和西南地区下降了0.5~1.4℃;但是,东北南部和华北地区50年代下降了0.4~0.6℃之后,在60年代又回升了0.1~0.3℃;70年代初,除东北南部和华北地区仍在增温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在下降[19]。据统计,我国这一阶段北部增温较明显,长江流域气温反而略有下降,气候变化并不平衡[20]。福建北部地处亚热带,据调查近40年来,在1954,1958,1962和1973年分别发生柑橘严重冻害,以1973~1974年最为厉害,最低气温达到-8.7℃,冻害从1973年11月22日起,持续25天[21]。1980年入夏以后,江淮地区连续阴雨,气温偏低,出现“冷夏”现象。1984年1月17~19日,江淮和江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降雪天气,降雪量一般有20~40 mm,其中江苏南部和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区达40~60 mm,杭州达84 mm。上述地区的积雪深度一般有15~40 mm,不少地方打破了历史纪录,如霍山无锡达49 mm。这一暴雪给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造成很大危害[22]。1991年夏,江淮地区发生罕见洪涝,损失严重,中国政府首次大规模向国际社会发出救灾求援的呼吁。紧接着1991年12月一次中强冷空气侵袭了我国,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普降雨雪,出现严寒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冻害。1992年春,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变幅较大,3月气温偏低2~3℃,其中下旬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偏低4~7℃,且阴雨多,光照不足,危害早稻、油菜等作物。1992年的年平均气温,北方大部偏高,其中东北平原大部、内蒙古、新疆西部偏高0.5~1.0℃;南方大部偏低,其中四川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及陕西南部、云南北部偏低0.5~1.0℃[23]。这与1991年6月中旬菲律宾皮诺托波火山爆发有关,当时喷向高空的近2 000万t二氧化硫进入平流层后,在水汽作用下形成的硫酸气溶胶云,减弱了太阳辐射的透射率,又因它处于中低纬度,对气候造成较大的影响。

1993年1月上中旬,我国出现大范围降温和雨雪天气,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了4~10℃,江淮、江南东部、华南、西南东南部下降了11~16℃;黄淮、江淮最低气温降到-8~-14℃,江南及西南东部部分地区降到-2~-6℃,华南北部降到0℃左右。1月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旬平均气温明显偏低,其中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东部、江淮、江南南部、华南北部、云贵高原东部偏低4~6℃,局部偏低7~10℃,很多地方出现了1949年以来同期最低值。1月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继续偏低,其中华南大部、江南东部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偏低3~5℃。到1月底,初霜南界已移至厦门(闽)、梅州、阳江(粤)、南宁(桂)、河口临沧保山(滇)一线。香港大幅山顶最低气温降至-2℃。台湾合欢山出现入冬以来首场降雪,积雪厚1.5 m。广东农作物受害36万hm2,其中冻死的66万hm2香蕉、大蕉受害10万多hm2,冻死近四成;受害鱼塘达10.6万hm2;冻死耕牛300头以上;全省直接经济损失29亿多元,是1949年以来同期冻害最严重的一次。江西全省油菜普遍受冻。台湾沿海地区有20%的鱼苗被冻死。江苏洪泽湖封冻,有18艘船只被封在湖上;南京300多处自来水管冻裂。上海100多居民家中自来水表冻爆[24]。1~2月间,青海南部连降大雪,其中黄南、果洛、玉树3个藏族自治州出现罕见雪灾,有30万余头牲畜死亡,1 400余名牧民冻伤和患雪盲症。至3月初,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仍大雪不断,灾情继续发展,成畜死亡近15万头。2月17~19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出现1949年以来罕见的大暴雪,乌什县城区积雪30 cm厚,山区达70~100 cm。截至22日,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由于大雪封山,山区灾情尚无法了解[25]

从热带亚热带标志性动物植物的分布北界来看,无论是已灭绝的野生犀牛,或一度绝迹的麋鹿,还是仍残存的野象、长臂猿猕猴大熊猫扬子鳄、马来鳄、孔雀鹦鹉等的分布状况,都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北返现象。

近8 000年来,气候带以南移为主,其间曾有过北返过程;20世纪,还看不到气候带北移的明显迹象。

20世纪气候冷暖变迁幅度与其他时代相比,也是很小的。我国不同地区的10年平均温度变化,据统计还没有超过1℃的范围;近8 000年来的温暖时代与寒冷时代的温度变化幅度达到5℃以上。

张家诚等人的研究也表明,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基本上仍是我国近500年气候寒冷时期中振动的延续[26]

在近8 000年来气候冷暖变迁过程中,暖期中曾有过多次寒冷的变动,甚至是大幅度降温;同时,冷期中也有过多次回暖现象发生。冷暖错综交织而成的气候冷暖变迁史中,似不宜以较短时间的冷暖转变与较小的温度变化幅度来划分时代,更何况20世纪气温还达不到北宋初的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至少还不能说气候达到较温暖的一个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辽宁省南部一万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中国科学,1977(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2)

[3] 高广仁,胡秉华.山东石器时代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4] 周本雄.山东兖州王因遗址中的扬子鳄遗骸.考古学报,1982(2)

[5]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6]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饶五村遗址发掘报告//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7] 于海广.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第三次发掘简介.文史哲,1982(2)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7)

[9] 孔昭宸,等.北京地区10 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植物学报,1982,24(2)

[10] 王永吉,李善为.青岛胶州湾地区20 000年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植物学报,1983,25(4)

[11] 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1983,38(2)

[12] 文焕然,文仓生.动物变迁与环境保护.晋中师专学报,1989(1)

[13] 文焕然遗稿;文榕生整理.二千多年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之北界//历史地理.第十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4] 于希贤.苍山雪与云南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4)

[15]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1)

[16] 龚高法,等.论生长季气候寒暖变化与农业.大气科学,1980,4(1)

[17] 龚高法,等.1892~1893年的寒冬及其影响//地理集刊.第18号,古地理与历史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8] 庄丽莉.1992年世界天气气候概况.气象,1993,19(4)

[19] 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20] 陈隆勋.近40年我国气候变化初步分析.应用气象学报,1991,2(2)(www.xing528.com)

[21] 付伟辉,杨善恭.闽北柑橘冻害和冻害指标的预报.气象,1993,19(4)

[22] 朱爱民,寿绍文.长江中下游地区“84.1”暴雪过程分析.气象,1993,19(3)

[23] 李翠金,赵振国.1992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和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气象,1993,19(4)

[24] 徐良炎.北方瑞雪纷飞小麦得益,南方低温阴雨作物受害.气象,1993,19(4)

[25] 王凌.全国大部气温偏高,河北四川旱情持续.气象,1993,19(5)

[26] 张家诚,等.我国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1974(4)

【注释】

[1]指龙岗寺、何家湾三地的半坡类型遗存。

[2]现为西安市(俗称)(2017年注)。

[3]现为郧阳区(2017年注)。

[4]现为襄阳市(俗称)(2017年注)。

[5]1983年撤销,并入老河口市。

[6]现为宜城市(2017年注)。

[7]现“汉口”被分割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2017年注)。

[8]现为郧阳区(2017年注)。

[9]现为襄阳市(俗称)(2017年注)。

[10]现为宜城市(2017年注)。

[11]我们将燕山以南的中国东部,以0℃和11℃等温线为界线,划分为华北(以黄河流域为主)、华中(以长江流域为主)、华南(以珠江流域为主)三大区,各自范围如图8.2所示。

[12]1111年是宋大观四年与宋政和元年之交。

[13](清)陈鼎.滇游记(丛书集成本)。
又,今见有人将此绝句指为他处之作,再查《滇游记》,摘引有关记述:
点苍山一名灵鹫,梵语“耆阇堀”,蒙氏封为中岳,《汉书》曰:“邪龙云南,其山如扶风太乙,上有冯河,周回万步,五月积雪皓然。”即此山也……地暖无冰霜,溪涧积雪厚数丈,盛夏,儿童碗盛卖之,和以糖蜜,可疗饥,但多食则生瘿,岚瘴所结也。
……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在郡北五里,三塔矗峙,隔洱海百余里辄望见……
黄花[华]老人石刻草书,在崇圣寺中,字大如碗,笔法飞舞,相传以槟榔壳蘸墨书者。老人为宋、元间人,自江右来,住久仙去。四绝句甚佳,其辞曰:“王母祠东古佛堂,相传楝宇自隋唐,年深寺废无人住,满谷西风栗叶黄。”“手柱一条青竹杖,兴来日挂百钱游。夕阳欲下山尤好,深谷无人不可留。”“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落落岭西窗;山人乞与山前地,鹤托先开二十双。”“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寒云欲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所称“黄花老人”,实际乃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黄华老人”是其号之一。《滇游记》引录其《七绝·游黄华山四首》,可见是描述点苍山,于希贤先生引用无误(2017年注)。

[14](元)郭松年.大理行记(丛书集成本)。

[15]现为万宁市(2017年注)。

[16]现为万宁市(2017年注)。

[17]北京图书馆(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2017年注)善本组藏钞本。

[18]现为福州市(俗称)(2017年注)。

[19]现为同安区(2017年注)。

[20]现为龙岩市(俗称)(2017年注)。

[21]光绪二十年《甲午新修台湾澎湖志》。

[22]清光绪《树杞林志·祥异》(2017年注)。

[23]清光绪《苗栗县志·祥异》(2017年注)。

[24]清光绪《甲午新修台湾澎湖志·祥异》(2017年注)。

[25]清光绪二十年《恒春县志·气候》(2017年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