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野生犀牛在云南: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野生犀牛在云南: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是我国野犀最后的灭绝地。东汉成书的《名医别录》:犀角“生永昌[治所在不韦]山谷及益州。”图5.6滇桂地区示意图《普洱府志·物产》中兽属有“犀”,产自车里,同书货属中也有“犀角”,可见19世纪中叶,云南,尤其是西双版纳一带尚有野犀分布[42]。但据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从1955年到1966年在西双版纳狩猎,对境内野犀之事并无见闻。可见,云南似为我国野犀最后灭绝地区,时间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野生犀牛在云南: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云南是我国野犀最后的灭绝地。当地野犀的分布历史长久,禄丰有早期野犀、野象的化石,西畴有更新世晚期的野犀、野象分布[44]。随后昆明、昭通等地都发现了野犀、野象遗存(图5.6)。

东汉成书的《名医别录》:犀角“生永昌[治所在不韦(今云南保山[34]东北)]山谷及益州。”[35]东汉益州是指益州郡而非益州刺史部,当时益州郡治所在滇池(今云南晋宁晋城),辖境约相当今滇东北部分地区为主。《华阳国志·蜀志·会元县》:“产犀牛。”东汉到西晋时的会元县即在今四川会理治稍西,也与今滇东北相连。

《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土地沃腴,物产丰富”,有“孔雀、犀、象”等珍禽异兽[36]。哀牢为古国名,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以其地置哀牢(今云南盈江东)、博南(今永平)两县,属永昌郡。当时永昌郡辖境范围甚广,《华阳国志》称:“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八百里”,相当今大理、保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区[37]

《本草经集注》称犀牛:“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南朝梁时,宁州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曲靖[38],可见当时滇东一带有野犀分布。

新唐书·南蛮》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向唐王朝献“象牙、犀角”等物。当时南诏以太和城为首府,辖境约今云南等地,所献犀角、象牙似来自滇西南一带。梁祚《魏国统》(似三国至两晋成书):“西南有夷名曰尼(尾)濮。”(约今保山和临沧地区,德宏州一带)《华阳国志》称这一带出“犀、象”。(晋)郭义恭《广志》,墨湲濮(永昌西南,可能包括今永德、镇康)出“犀、象”[39]。(唐)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犀出越赕(似今腾冲[40]一带)、丽水(疑为今瑞丽江上游),其人以陷阱取之”,还提到产“犀皮”。

元朝混一方舆胜览·云南等处行中书省·金齿百夷诸路》:产“犀牛、象、孔雀”等。据江应梁考证,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金齿安抚司为金齿宣抚司,于所辖境内分建六路,立六路总管府。这六路包括保山的怒江区、潞西、镇康、耿马、盈江、陇川、瑞丽、梁河等地。元代史志中所称“金齿诸路”,即指此六路。又因境内居住的是百夷(傣族),又称“金齿百夷诸路”[45]。(www.xing528.com)

《明实录·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四月戊寅,“麓川平缅宣慰使思纶发遣刀越孟等贡犀、象方物。”明清时,“麓川”约为今云南陇川、瑞丽及潞西[41]所属的遮放一带,“平缅”约为今梁河及其西南部地带,皆在德宏州。

道光七年(1827年)《滇南志略·永昌府》:“兽则犀、象、白鹿、白马、衮牛、猩猩、貊兽。”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南通志稿·物产·动物》仍有“鹦鹉、孔雀、白鸱、虎、猿、猴、狨、貘、熊、象、犀、鹿”。可见到19世纪,云南仍有野犀、野象等。

图5.6 滇桂地区示意图

《普洱府志·物产》中兽属有“犀”,产自车里(治所在今景洪东北),同书货属中也有“犀角”,可见19世纪中叶,云南,尤其是西双版纳一带尚有野犀分布[42]。但据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从1955年到1966年在西双版纳狩猎,对境内野犀之事并无见闻。昆明动物园工作人员所谈情况亦相同。可见,云南似为我国野犀最后灭绝地区,时间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