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原产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在古籍中或作“离支”。荔枝生长条件在某些方面和柑橘相似,适宜生长在温湿环境中,不耐很长时期的过低温度或过高温度,但又需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过程,以利开花结果。荔枝耐寒能力较一般柑橘低,低于-4℃易使它们遭受冻害。我国荔枝现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地。
汉代曾在秦岭以北的长安(今西安)栽培荔枝。《三辅黄图》记载:
扶荔宫,在上林苑,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枝……甘(柑)橘皆百余木。上木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荔杖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至后汉安帝时(公元107~125年),交趾郡守极陈其弊,遂罢其贡。
可见邮传荔枝贡之举并非唐代独有,早在那之前五六百年的汉代,长安御用及达官贵人食用的荔枝就是取自交趾刺史部。既然荔枝的耐寒能力低于柑橘,它的分布北界也就不会超过同一时期的柑橘分布北界。试想,唐代气候尚暖,荔枝尚且不能在长安结实,汉代气候却冷,长安荔枝怎反倒能“结实”?可见汉代长安荔枝虽自汉元鼎六年移植,但成活都很困难,属实。当时长安荔枝能够结实之说,似为虚语。如果当时长安荔枝当地可产,又何必舍近求远去交趾取荔枝呢[9]?
四川南部川江谷地的荔枝在唐代成都(30.6°N)曾有分布,当时诗人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可以为证。北宋时四川荔枝分布北界则南迁60 km到眉山一带。到南宋时,眉山的荔枝也曾消失,又向南迁到60 km的乐山(29.6°N),今眉山还有百年荔枝老树,但主要作为观赏[10]。
广东、广西久有荔枝,今广州从化(23.5°N)和广东大陆南部的雷北原始荔枝林已达数千年。广西荔枝分布的北界(图3.3)12世纪末在桂林(25.2°N)东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荔枝:自湖南界入桂林,才百余里便有之。”到了18世纪末,据(明)嘉庆五年《广西通志·舆地略·物产·桂林府》记载,荔枝已在桂林消失。现在广西荔枝大片栽培的北界已迁至桂林以南的浔江谷地一带,如苍梧(23.4°N)、藤县(23.3°N)、桂平(23.3°N)等地。广东的荔枝分布在岭南的广州(23.1°N)、肇庆(23.0°N)、江门(22.5°N)、湛江(21.2°N)、惠州(23.0°N)等地。
福建南部也是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宋)蔡襄《荔枝谱》称:
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www.xing528.com)
闽中唯四郡有之,福州(今市,26.0°N)最多,而兴化军(今仙游、莆田等地)[11]最为奇特。泉、漳(泉州24.9°N,漳州24.5°N)时亦知名,列品虽高而寂寥无纪。
福州种殖(植)(荔枝)最多。延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处,一家之有至于万株。城中越山,当州署之北,郁为林麓。暑雨初霁,晩日照曜,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非名画之可得而精思之。可述观揽之胜无与为比。
然而,(宋)大观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1110年1月31日至2月4日)福州、莆田、泉州一带十多个县由于极大寒潮侵袭,伴随着大风、降雪、低温等现象,造成“荔枝木皆冻死”,“经一二年,始于旧根复生”,“又数年如复繁茂”。较大范围的荔枝林受到这样严重的冻害,是有史以来仅见的。1955年1月的寒潮是自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当时笔者(文焕然)在福州任教,寒潮侵袭过后曾到郊区考察访问受害情况。寒潮首冲的福州西北郊一带,龙眼树迎风的枝叶受了冻害,荔枝却安然无恙。事后,据气象台工作人员称,这次寒潮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4℃。至于大观四年十二月那样严重寒潮天气形势下的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从当时荔枝树受冻害极为严重的情况估计,应在-10℃以下。
云南也是我国荔枝产地之一,《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六四五《乌蒙军民物产考》引《总志》:“四川乌蒙军民府(治今云南昭通)产茶、筇竹、荔枝、姜、鹦鹉(自注:俱本府出)。”
综观荔枝分布北界的变迁,也说明了气候的变动。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福州荔枝树经过“又数年始复繁茂”,说明在其恢复过程中还可能有较严重的低温出现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