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冷季节的现象:黄河流域的寒冷现象及雪期霜期

寒冷季节的现象:黄河流域的寒冷现象及雪期霜期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当公历1月,今流域南部各地的平均气温正以公历1月为最低。秦汉时代黄河流域寒冷的时候,有霜、冰、雪凝降的时期和程度,尤其可以看出古今流域冬寒的大势。通常气候上称每年初见的霜为初霜,最后出现的霜为终霜,它们的平均值则为平均初、终霜期。论今西安、洛阳、郑州的霜期,可列于表3。砚水冰冻期间幼童所学的功课,固与无冰期有异。近年流域中部雪期的始终久暂,据统计如表7、表8。

寒冷季节的现象:黄河流域的寒冷现象及雪期霜期

淮南子·天文训》以冬至后十五日为小寒,小寒后十五日为大寒;《易纬通卦验》以小寒为十二月节,大寒为十二月中;《逸周书·时则解》以小寒之日为小寒一候(五日为候),大寒之日为大寒一候。约当公历1月(以下秦汉时代的历,直接称月、日,或加“阴历”二字,以便区别),今流域南部各地的平均气温正以公历1月为最低。兹以西安、郑州、洛阳三地为例[11],如表1所示。

表1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的平均气温(℃)

上表所示三地的记录年代一般不长,并且年代不同、长短也不一致,根据这些来研究古今气候的对比,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只供参考(以下同)。

如果以每候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或零度以下为严寒的标准,据张宝堃研究[12],流域中部各地有20年,或20年以上的候平均值,可肯定有无严寒期的,则如西安在公历12月17日到翌年1月30日为严寒期,共计45天。至于现今洛阳、郑州的候平均值,只有几年记录,严寒期仅可供参考(表2)。

表2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的严寒期

今日流域中部的严寒期在公历12月中下旬,正与秦汉时代所谓大寒节符合。

秦汉时代黄河流域寒冷的时候,有霜、冰、雪凝降的时期和程度,尤其可以看出古今流域冬寒的大势。凝霜时的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对—般植物的生长和人类、动物的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秦汉时代流域的生产力水平远较现今为低,因此这种低温对生物的影响较今为显著。《吕览·季秋纪》:“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穴,皆瑾其户”[13]。古人称霜为“畏”“挫物”“杀伐之表”[14],极言其出现则天气严寒,秦汉时代流域的霜甚由此可知。秦汉载籍称危害植物颇甚的霜为“陨霜”“严霜”“隆霜”[15],称影响植物甚轻的则为“微霜”[16],前者约当农业气象上的杀霜,后者则约当农业气象上的轻霜。通常气候上称每年初见的霜为初霜,最后出现的霜为终霜,它们的平均值则为平均初、终霜期。古籍称秦汉时代流域的平均初霜期,或作阴历八月,如“八月微霜下”[17],或作九月,如“(季秋)霜始降”[18],九月中为霜降[19]。平均终霜期无明文可考,然观当时认为三月陨霜为灾异[20],王充《论衡·变动篇》:“中州内正月、二月霜雪时降。北边至寒,三月下霜,未为变也。”足见秦汉时代流域三月少霜,则当时平均终霜期大致为三月。论今西安、洛阳、郑州的霜期,可列于表3。

表3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的平均霜期

据上表,则知今流域中部的平均初霜期为公历10月底,或11月上旬与中旬,较秦汉时代阴历八月凝霜之说为迟;今流域中部平均终霜期在公历3月中下旬,较秦汉时代平均终霜期为阴历三月者为早,似乎当时流域中部气温和现代差异显著。但是这里必须指出,文献中关于秦汉时代霜期的记载标准不够明确,又凭肉眼观察;现今记录年代既短,地点又少,以此与秦汉时代几百年的平均情况比较,尚难作为古今气温有很显著变迁的论据。

通常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淡水开始冻结,升达零度以上,则即行融解。故冰冻亦为零度以下温度的指标。秦汉时代流域南、中部于十一月砚水结冰,正月解冻,冰期达2个月许。砚水冰冻期间幼童所学的功课,固与无冰期有异。

《要素》卷三引崔寔《四民月令》:“十一月……砚水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又“(正月)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21]

皇帝在砚水冰冻期间写字,用玉为砚,以酒代水[22]。足见当时室内温度的低下。(www.xing528.com)

土壤、河川的冰冻更甚,故冬季土工维艰[23],农耕困难[24]轮轴结冰[25],不通舟楫[26],只可步行。当时冰冻之甚,温度之低,实不减现今。

古籍称土壤水分的结冰为“地冻”,地面水的冻结为“水冰”。水文气象上称河流表面的全冻为“封河”,河流表面的冰初解为“解冻”,封河、解冻间的时期则为河流的冰期。稽考秦汉时代载籍则知当时地冻、水冰始于十月[27],封河的时期大概在十月以后[28],至于解冻与土壤冻释的时期则为正月,所谓“东风解冻”,大概应该是指后者,而“鱼上冰”确是指前者[29]。河川的冰期虽无法断定,断冻的时期古籍亦不详,然《齐民要术》卷一引崔寔《四民月令》称:“二月阴冻毕泽[30],可菑美田、缓土及河渚水处。”载籍称秦汉时代三月水土冰冻为祁寒[31],是当时大概三月断冻,水冰、地冻的时期达5个月许。以当时可考水冰、地冻期的始终久暂及河川解冻的时期,与下列表4~6中近年流域中部的结冰与封河日期,及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两者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日数,互相比较,足知古今气候大致差异不是很大。

表4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的评价结冰日期(蒸发量)

表5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最低气温≤0℃的日数及其初终期

表6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平均气温≤0℃的日数及其初终期

秦汉载籍将黄河流域冬九“宿雪”“积雪”,或冬鲜宿雪列为失常[32],雪降于温度较低的时候,故雪期的始终长短,亦堪为研究当时温度的论证。每年第一次降雪叫作初雪,最后一次降雪叫作终雪,它们的平均值叫作平均初雪期,或平均终雪期。顾名思义,古籍所谓“小雪”约为秦汉时代流域中部的平均初雪期,平均终雪期则失载,不过按当时认为三、四月大雪为天气的变态[33],《论衡·变动篇》亦称:“中州内正月、二月,霜雪时降;北边至寒,三月下雪,未为变也。”可见秦汉时代流域中部大抵三月断雪,雪期历时5个月许。近年流域中部雪期的始终久暂,据统计如表7、表8。

表7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的平均降雪日期及其初终期

表8 近年黄河流域中部的平均积雪日期及其初终期

由上列两表可知现今流域中部的平均初雪期为公历11月下旬,与秦汉时代流域中部为阴历十月中者无很大出入;近年平均终雪期多为公历3月下旬,则较秦汉时代流域中部的为阴历三月者为早。此中差异与古今平均初终霜相类似,尚难作为古今气温有很显著差异的论据。

正由于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冬季寒冷,因此当时的皇帝冬居有御寒设备的房屋,《三辅黄图》载:“未央宫有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