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收集两港道路附近的雨水,本工程雨水管主要沿道路两侧敷设,主要管径为DN400、DN600、DN800和DN1200,其中DN400管径的雨水管管材为UPVC管,其余管径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道,自流方式汇入附近河道。管道埋深一般为1.0~2.5m,管道坡度1.5‰~2.0‰。局部深度在3.0~4.5m(同盛大道两港大道交叉口)。
1.雨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挖土和支护(局部先进行浅层井点降水)→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砖砌窨井→管道坞膀→沟槽回填。
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须经监理复核。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画线来控制,在沟槽外窨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窨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3.沟槽开挖和支护及排水设施
雨水管的埋深较浅,管道埋深一般为1.5~2.5m。该地区土质情况:上层为素填土,以黏性土为主,局部为粉土,土质松散。
据此,雨水管的沟槽采用放坡开挖,明排水施工,边坡1∶1。沟槽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修坡,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两侧不进行边坡支护,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槽边堆土高度不宜高于1.5m(堆土边坡内侧按照1∶1.5控制),在电杆、变压器附近堆土时其高度要考虑到距电线的安全距离,离槽边距离不得小于1.2m,施工机具设备停放离沟槽距离不得小于0.8m。
管道沟槽开挖的深度一般在2m左右,采用明沟排水法进行施工排水,具体方法如下:在沟槽的开挖过程中,在槽底设置排水沟,将地表水或槽底、槽坡渗流出来的地下水汇集到槽底的排水沟内,然后通过排水沟流入集水井,再用水泵将水抽走,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附近排水明沟,以保持沟槽干燥,如图7.8所示。
图7.8 明沟排水示意图
排水沟深度比沟槽底低0.2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3~0.5m,并保持水流畅通。
对于同盛大道两港大道交叉口处局部深度在3.0~4.5m,需先进行开挖,将表层1.5m的黏土挖除,上口宽度为15m左右,边坡为1∶1.5,下层土基本上为粉细砂,然后在底面进行井点布置,根据管径大小,两排井点的布置宽度,一般在5.5~6.5m,井点管距坑壁不小于1m,间距为0.8~1.6m,滤管要埋在比槽底低0.9~1.2m处。井点降水2~3天后,进行沟槽开挖,边开挖边进行沟槽支护,支护采用组合钢撑板,其尺寸为厚6~6.4cm、宽16~20cm,长3~4m,横向放置,竖撑采用20cm×20cm方木,中间采用长6mm的φ63.5钢管作为撑柱。如图7.9所示。
图7.9 雨水管道沟槽支护示意图
4.管道基础施工
本工程管道基础严格按照“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及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硬聚氯乙烯UPVC加筋管管道基础按照《硬聚氯乙烯UPVC加筋管室外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通用图》,管道基础采用碎石或砾石砂,碎石粒径为25~38mm,砾石砂的粒径为不大于60mm。钢筋混凝土管道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
在沟槽开挖完毕后,在槽口上方每隔20m或30m设置一个龙门板,基础施工前,必须及时复核高程样板标高,以控制挖土、垫层和基础面标高。龙门板必须稳定牢固,有一定刚度且不易变形,其顶部保持水平,用全站仪将中心位置测设在龙门板上并钉上中心钉,安装时在中心钉上系上锤球,确定中心位置,以中心线为准放出基础或垫层边线,如图7.10所示。基础的底层土应人工挖除,修整槽底,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碎石等填实。
图7.10 沟槽开挖定线示意图
砾石砂垫层的铺设:当管道沟槽挖成,验槽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从高程样板上测出铺筑高度,插入木桩控制标高,即可进行砾石砂铺设。砾石砂最大粒径应小于7cm,铺筑前槽内不得有积水和淤泥。砾石砂以相应的管道基础宽度,进行铺筑、摊平、拍实。
对于硬聚氯乙烯UPVC加筋管管道基础采用垫层基础,对于一般的土质地段,垫层可为一层砂垫层(中粗砂),厚度为100mm;对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基,垫层可采用150mm厚、颗粒尺寸为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上面再铺50mm厚砂垫层(中粗砂)。管道基础夯实平整,密实度满足要求。
混凝土基础施工:砾石砂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基础应按相应管道基础宽度安装侧向模板。基础定位于管道中心,拉线顺直。严格控制侧向模板的位置。侧向模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便于装拆和周转使用,安装应缝隙紧密、支撑牢固,并符合结构尺寸要求,一般可选用木板或钢模,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橄榄车运输,卸料槽卸料,人工摊铺,插入式振捣器或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浇筑的混凝土在12h内不得浸水,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方可拆模。
5.管节的预制、运输及现场堆放
管道在预制时,派施工技术人员会同监理不定期到厂方检查。管道采用汽车运输。
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妨碍机械的通行。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原厂。管节堆放,必须在起重机工作幅度范围内。两节管间要有一定间隙,以便捆管。管节捆绑生扣,可滚管,也可在地上开槽穿绳。钢丝绳不得从管心串过吊装。
吊绳宜采用φ3.65钢丝绳(抗拉强度为1961MPa),所有绳扣均采用插辫方法,每扣不少于7花以便卸扣,如图7.11所示。(www.xing528.com)
图7.11 管节起吊示意图
(L为管长;φ为管径,H≥L-2/5L;单根绳长≥φ×3.5+1.2H)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管节重量大小选择起重设备。采用汽车吊(或者履带吊、挖掘机等)下管,下管应轻落,防止造成管材损坏和混凝土基础断裂。
下管用的起吊设备应停放在坚实的基础上,若地面软弱,要用方木、钢板等铺垫进行加固。下管时要有专人指挥。
操作人员上下沟槽时,采用扶梯,扶梯要高出地面1m,人员上下时要密切配合,防止意外。
6.管道铺设
本工程管道安装采用吊机下管、稳管,雨水管管径为DN400~DN1800,在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应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承口和插口用清水刷净。
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齐平。为避免因紧密相接使管口破损,并使柔性接口能承受少量弯曲,管子两端面之间应预留约1cm的间隙。
排管前需检查混凝土基础的标高、轴线,清除基础表面的污泥、杂物及积水,在基础上弹出排管中心线。标高经复核后方可排管,排管时以控制管内底标高为准。
管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接口需严密,管道间隙要符合设计要求,管枕、垫尖、管道不得左右晃动。
管道中心线垂直引至撑柱上,拉好中线,吊好锤球。管节铺设采用起吊设备在垂直方向吊管,采用两组手扳葫芦在管的左右两侧水平方向拉管。
排管铺设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当线形、标高、接口、管枕等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管道铺设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96)的有关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管道中心线允许偏差:20mm;
管内底标高允许偏差:-10~+20mm;
承口、插口之间外表隙量允许偏差:小于9mm。
(1)中线控制。本次施工采用边线法,即将管边线用钉子钉在龙门板桩上,通过锤球定位线定出边线,在基础上做好记号,稳管时通过锤线控制管道边线,这样管道就处于中心位置,用这种方法对中,比中心线法速度快。
(2)高程控制。管道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复测,龙门板控制高程。相邻两板的高程钉分别到管底标高的垂直距离应相等,则两高程钉之间连线的坡度即为管道坡度,该连线为坡度线。坡度线上任何一点到管底的垂直距离为一常数。
高程控制时,使用丁字形高程尺,将高程尺垂直放在管底,当标记和坡度线重合时,表明高程正确。管线平面位置与高程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管中心控制与高程控制必须同时进行。
7.附属构筑物、检查井及雨水口施工
雨水管道检查井及雨水口为砖石砌筑,在施工时,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流槽应与上下游管线底部接顺,井底基础与相邻管道基础同时浇筑,使两者基础浇筑条件一致,同时能减少接缝,避免了因接茬不好的因素,产生裂缝引起不均的沉降。
井内的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未达砌筑强度前不得踩踏。此外,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口宜用砂浆砌筑封口并抹平。
依据标准图集,雨水管出水口采用垫层、砌石基础,浆砌块石墙身。施工中用挖掘机根据图纸位置及标高挖出施工作业面,并用人工加以修整。浆砌块石采用砂浆将块石人工砌筑形成。砌筑时注意按照图纸尺寸并注意砂浆饱满。
8.管道坞膀
本工程设计的管道坞膀,胸腔覆土采用中粗砂,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以及UPVC加筋管管道位于车行道下,回填土须回填至管顶以上500mm处,中粗砂干重不小于16kN/m3。管道位于绿化带内,胸腔覆土采用中粗砂,钢筋混凝土管须回填至管中心,玻璃钢夹砂管以及UPVC加筋管须回填至管顶。回填需对称均匀,洒水振实拍平,密实度满足要求。
9.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是管道工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沟槽回填后,管顶以上的回填土将变为管道上的竖向土压力施加在管道结构上,因此,采取措施减小竖向土压力强度就意味着减少管道的荷载,采用“中松侧实法”,先用手扶式振动夯、冲击夯将管道两侧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为20cm,到管顶以上50cm后,再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回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