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受国外汽车行业先进理念及相关技术的影响,我国汽车企业已经接受了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和提高可回收利用性的管理理念,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据调查,我国70%的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建立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率管理体系;铅、镉、六价铬、汞、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等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紧固件、后视镜、车灯等豁免范围的部件材料中,且绝大多数都已具备可靠的替代方法或技术。
1.现存差距
我国汽车行业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对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控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企业间水平参差不齐;二是没有从源头有效控制有害物质使用,开展易拆解、易回收性设计与绿色选材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三是缺乏拆解技术信息支持,如存在安全和污染危险汽车零部件的拆解和处置方式以及对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存在安全威胁的零部件进行标识等,导致报废汽车实际回收拆解效率低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2.提升措施
提升内外饰产品环保性需要将环保要求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并考虑产品报废后如何实现可回收利用。在有害物质和汽车回收利用主要做好三个方面:
(1)建立材料回收体系 将环保要求纳入到整车开发流程中,并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供应链管理措施。
(2)通过供应链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有害物质和材料数据 通过中国汽车材料数据库系统(CAMDS)让零部件供应商提交零部件材料数据表,可以监控其有害物质使用情况,同时为汽车再利用率和再回收利用率计算提供数据支撑。
(3)使用环保材料和环保设计
1)在内外饰材料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选择同种材料,减少材料种类,如仪表板表皮使用TPO,发泡层采用EPP,仪表板本体采用PP+EPDM-T20,利于整体回收。(www.xing528.com)
②选择不含有害物质的材料,特别是阻燃剂不能含有卤素元素,稳定剂中不能含有铅元素以及着色剂中不能含有铬、镉元素等。
③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取代不可回收材料,如密封条使用TPV材料替代EPDM材料,烟灰缸壳体材料使用PA66-GF30替代热固性材料等。
2)在内外饰零部件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充分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可拆和易拆解性,遵循易于分拣不同种类材料的原则。
②采用系列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
③一次加工成型的原则,避免零件表面的二次处理,如电镀等。
④减少零件数。
⑤考虑材料的兼容性,即便这些材料构成的零部件无法拆卸,也可一起被再生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