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常常发生在地表破碎、坡度较大、植被覆盖较低、地表裸露和降水或者冰川融雪等水资源较多的山区和沟谷地区。这些地区具备诱发泥石流灾害的条件。这些条件可具体分为地质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三类。
地质条件又称为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要求具备必要的山高沟深、地形陡峻以及地势落差较大。这样的地形便于水流集中和汇集,有助于沙砾土石形成流体并快速流动。在地貌上,要求具备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向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物源条件,即泥石流中碎石、砂砾充足,且能够被山洪、积水携带。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地质褶皱发育、结构松散的岩层风化以及地震、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都是泥石流灾害物源条件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一些不良的人类活动,如滥伐森林、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也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源:当堰塞湖溃堤后,大量沉积于堰塞湖中的泥沙顺着水流从高地势区域流向低地势区域,形成了泥石流。(www.xing528.com)
水源条件,既是泥石流这种特殊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触发物和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来源主要是强降水,此外也包含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我国泥石流的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6—8月份,以7月份为高峰期,结合我国气候降水特征,该时间段正好也同汛期的时间相吻合。目前我国现有的泥石流预警系统,也把降水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泥石流预测指标。除了降水条件以外,西藏,新疆等地区,虽然相对西南地区降水较少,但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每年的冰山融雪也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