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犀角与象牙: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物品

犀角与象牙: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物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犀角、象牙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珍贵物品,并常常被并称为“犀象之器”。《淮南子·人间训》甚至将秦始皇经略岭南的原因归结为“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这些非洲象牙应当是以印度为中转站,辗转传入岭南地区的。

犀角与象牙: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物品

犀角、象牙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珍贵物品,并常常被并称为“犀象之器”。《淮南子·人间训》甚至将秦始皇经略岭南的原因归结为“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历史上,华南地区是盛产犀牛大象的地区,与内地以及海外的犀象贸易十分活跃。西汉南越王墓中曾出土了5只平均长度达120厘米的象牙,经过科学鉴定,确认其属于非洲象,与亚洲象有较大区别。[10]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华南地区就已经与非洲大陆有了间接的文化交往和贸易往来。这些非洲象牙应当是以印度为中转站,辗转传入岭南地区的。大象在印度比中国岭南地区更为普遍。印度在汉代史家笔下被称之为“乘象之国”。而象与佛教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陈寅恪先生早就指出,家喻户晓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实际上属于佛教故事,只不过“迹象隐晦,不易发觉其为外国输入者耳”。[11]山东滕州曾经出土有“六齿象牙”的东汉画像石。六牙白象题材作为佛教壁画雕刻艺术在印度十分普遍。劳干先生考证这些画像石属于东汉章帝时期,是早期佛教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的产物。[12]滕州南距徐州不过120千米,而徐州正是东汉章帝时期信奉佛教的楚王刘英的都城所在地。而徐州以东200千米的连云港东汉孔望山佛教摩崖石刻和大型石象圆雕,已经成为佛教在东汉流行于东海地区的历史见证。[13]海上丝绸之路即是贸易之路,是宗教文化传播之路,也是和平交往之路。犀象也是早期朝贡贸易的重要内容,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史书记载,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时期,外国使团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华朝贡贸易的共有4次:分别是公元2年“黄支国献犀牛”;公元84年“日南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公元94年“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公元166年“大秦国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4次朝贡,不仅被史家写进正史的列传之中,也载入本纪之中,足见史官的高度重视。班固《西都赋》云:“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三万里。”[14]显然,在班固笔下,“大宛之马”“条支之鸟”,是翻越昆仑山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华,而“九真之麟”“黄支之犀”,是跨越巨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