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引《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里的一段话详细描述了锡金人是如何从中国西南部山区获得桂皮树叶和柴桂叶的。米勒(J.Miller)称这种特殊的贸易形式为:“沉默交换”(silent trade)[252]。或许这种沉默交换的贸易形式在当时并不少见,以至于普林尼对当时的中国人有这样的评价:“中国人……表现得一如未开化的民族逃避与其他种族的人结识,坐等商贩的到来”。[253]索利诺(Solino)亦在其著作中写道:“那些国家的生意人越过河卖他们的货物,交易时双方不用语言交流,只对堆放在那里的货物作个估价。”[254]并说“(中国人)逃避与其他种族的人结识,甚至拒绝与其他国家从事商业往来”[255]。
其实早在公元前4世纪,香料贸易中这种无声的“物物交换”在南阿拉伯就曾被发现过,希腊植物学家西奥夫拉斯特斯(Theophrastus)在描述亚历山大人在南阿拉伯的太阳庙低价购买熏香和没药时,写道:
各地的乳香和没药都被带到太阳神殿。每人都将自己的乳香没药堆放好后交给卫兵看管,每一堆上面都标记着重量和价钱。商人们到后,看看标牌,取走自己想要的那一堆然后将钱放在堆放香料的地方。神职人员会扣下1/3的钱给神灵,其余的就留给其主人,不管主人什么时候来领,那些钱都会平安地呆在原地没有人会动它。[256](www.xing528.com)
可见,这种香料贸易的方式似乎遍布整个香料贸易沿线。但事实并不完全如白佐良(Giuliano Bertuccioli)和马西尼(Federico Masini)所说的那样“交易在静默和示意中进行”[257]。从《汉书·地理志》的那段经典史料中我们读到,当时汉朝政府的黄门机构里有一种专门的“译长”在从事这种对外贸易。所谓译长,其实就是翻译员,虽然我们不能肯定这些翻译员在从事哪一种或哪几种语言的翻译工作,但是有一点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在当时的对外贸易中一定存在着一种或几种较为统一的国际商业语言。考古发现似乎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证据:从阿里卡梅杜(Ariamedu)遗址中发掘出来的20件带纪年铭文的陶器,据考证其铭文是用“婆罗谜文拼写的泰米尔语,年代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258]。在奥佑(Oc Eo)古海港遗址中发现的一些锡制印章和疑是商品标签的小锡片上所刻铭文,也同样采用的是婆罗谜文[259]。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结论: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这种国际性商业语言的流行程度或使用情况,但至少是在印度洋东部的香料贸易中这种较为统一的语言是存在的,而且它极有可能就是当时极为流行的印度古泰米尔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