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岭南是我国香料的重要产区。《林邑记》云:“朱吾以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室宅,依树止宿,食生肉,采香为业,与人交市,若上皇之民矣。”[2]其香料的输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朝贡贸易的方式输入中原地区;另一种是以自由贸易的方式出口域外。汉代岭南输入中原的香料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岭南本土和域外输入的香料的全部种类。出口域外的香料则主要有:桂、姜、高良姜、柴桂等。本节所要论述的输出香料,主要是指出口国外的香料种类。
(一)桂
桂分两种,一种叫肉桂(Cinnamomum cassia),为樟科(Lauraceae)植物,亦称中国肉桂(Chinese cinnamon),别名 “玉桂”“牡桂”“箘桂”“大桂”。另一种叫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植物,又名“月桂”“木犀”。这两种桂在我国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香料。本节仅论述在汉代时候输出国外的肉桂。
关于肉桂的输出时间,多比尔(A.Dalby)非常肯定地说:“肉桂是在公元前传到地中海的,并且在公元前6世纪已经被普遍使用。”[3]西奥夫拉斯特斯(Theophrastus)和普林尼(Pliny)认为桂皮和肉桂在公元前4世纪的地中海地区已经是广为人知的商品。[4]但是对于这种香料的原产地,当时的西方学者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很多人认为肉桂的原产地在阿拉伯,如西奥夫拉斯特斯(Theophrastus)就认为肉桂产于阿拉伯——塞巴附近[5],阿加撒齐第斯也持相同的观点[6]。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亦说:“阿拉伯,是一切有人居住的地方中最南面的。只有这一个地方出产乳香、没药、桂皮、肉桂和树胶。”[7]他还给我们讲述了关于阿拉伯人是怎样采集桂皮和肉桂的故事。[8]对此,法国学者布尔努瓦(Lucette Boulnois)解释说:“阿拉伯的转口商人们,对于他们的桂皮商品的来源地讳莫如深,而罗马人——在他们之前是希腊人——就误认为桂皮生长在阿拉伯半岛。然而,人们从来没有在阿拉伯半岛的土地上发现过桂树的踪影,因为那里的土壤和气候不大适宜这种植物的生长。这种木本作物原产于印度、缅甸和中国(波斯古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的树皮’)。”[9]
持不同观点者,如斯特雷波(Strabo)则推测肉桂的原产地比阿拉伯还要远[10],但到底是印度南部还是印度洋远端的某个地方,他也无法肯定。普林尼(Pliny)则认为:“古代地中海地区的肉桂和桂皮经过印度洋的两个大海湾,很可能是在季风的推动下穿过了广阔的海洋而不是通过沿岸经商的船只。”[11]一直到公元9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 Khurdadhhh)才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肉桂是中国产品。[12]《史记·货殖列传》载:“江南出楠、梓、薑、桂。”[13]米勒(J.Miller)更精确地指出:“在古代历史上,秦朝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行为说明了中国南方肉桂的重要性。当他在公元前216年征服了南越国以后,他就在此地设置了桂林郡,因为这个地区‘肉桂树成林’。现在的桂林仍保留着这个名称。这说明:在公元前3世纪,肉桂在今天的贵州、广东和广西是如此重要的产物,以至于来自北方的征服者在征服这个地区以后,用它的名称来命名这一整个区域。”[14]
在南亚的斯里兰卡也产肉桂,叫“锡兰肉桂”(C.zeylanicum),但据多比尔(A.Dalby)书中所载,锡兰肉桂直到10世纪以后才被人认识或开采。[15]因此,在早期的香料贸易中的肉桂指的就是中国肉桂。
关于肉桂的应用,《神农本草经》载:“箘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16]可知,最迟在汉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肉桂的药用价值。除此之外,肉桂还被用于酿制香酒。《汉书·礼乐志》中提到:“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应劭曰:‘桂酒,切桂置酒中也。’”[17]肉桂在古代西方的用途也很广泛,米勒(J.Miller)在书中提到肉桂曾被用做调料,或跟蜂蜜混合在一起制成珍贵药膏,或将其泡在酒里。[18]多比尔(A.Dalby)在其著作中列举了一个大约公元前5世纪肉桂在一次敬神祭祀仪式上使用的例子。[19]布尔努瓦(Lucette Boulnois)则说,桂皮是美容品、医药品、香膏香脂、油脂、香汁香精等工艺中的关键原料,在罗马出售时昂贵得惊人,1罗马磅高质量的桂皮价值1500枚古罗马银币,而劣质桂皮也值50个银币。[20]
(二)姜
姜(Zingiber officinale)为姜科姜属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又写作“薑”,也称“生姜”。
关于姜的原产地,米勒(J.Miller)说:“在东南亚、中国和印度,姜早就为人们所知,但作为一种栽培植物,它的原产地已经很难确定。”[21]多比尔(A.Dalby)说:“在中国南方和印度支那传统的植物群中就有野生的生姜和它们的同属。”[22]后来又说生姜“是产于中国南方然后移植到了马来群岛,并由马来群岛传播到东非的,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地中海地区了”。[23]
根据汉文文献的记载,姜在我国南方的种植可谓历史悠久。《史记·货殖列传》云:“江南出楠、梓、姜、桂。”“巴蜀亦沃野,地饶栀、薑、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千畦薑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24]
由此可见,汉代生姜种植之广、需求量之大。姜从中国往外传播的时间很早,多比尔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也就是距今六千年前——太平洋中南岛诸居民便开始穿过马来群岛向南迁移,出发地是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山区。……这种南岛语的人在迁移过程中一直都将生姜带在身边。……这样生姜就从中国南方传到了菲律宾和香料群岛上——然后从那个连接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到了新几内亚、爪哇和苏门答腊以及马六甲海峡对面的马来群岛上。后来生姜传播的区域更加广远。”[25]
可知,东南亚的姜最初还是由中国南方移民南迁时带过去种植的。1世纪希腊著名的医师、植物学家狄奥斯科里(Dioscorides)在其著作《药物志》中写道:“生姜是一种可私人栽培的植物,在阿拉伯的Trogodytical 地区(柏柏尔人生活的地区)广泛种植。当生姜还是嫩姜的时候,人们就用它来做各种事情,像我们使用云香那样,他们在吃饭之前先将姜浸泡,然后将其作为一种调料混在煮熟的食物里。生姜的根像莎草或姜黄一样很小,色白、味辛辣、气芳香。他们还挑选没有被蠕虫咬过的生姜腌制,陶罐保存后运到意大利出售。意大利人用它来做食物调料,也和着鱼干吃。它有生热之功效。”[26](www.xing528.com)
从狄奥斯科里(Dioscorides)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些勇于冒险的印度洋海员早已在距离原产地5000英里(约8000千米)的厄立特里亚和东北非种植生姜,并将其出口到意大利。普林尼(Pliny)同意狄奥斯科里(Dioscorides)关于生姜产于非洲东北部的观点,并补充说1磅生姜在1世纪时售价为6个第纳尔(Denaries,一种古罗马银币)——相当于一个劳动力3天的收入。[27]尽管如此,在古代波斯药学家看来,运到他们那里的最佳生姜来自中国。正如多比尔所指出的那样:“尽管生姜长途跋涉传播到了南方和西方,可在它的原产地仍然深受人们的器重。”[28]
对我国生姜外传的记载最早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他在著作《海内十洲记》中记载,武帝天汉三年四月,西国王使至,献四两续弦胶和吉光毛裘。武帝厚谢使者,“赐以牡桂干姜等诸物,是西方国所无者”。[29]干姜,是生姜加工后的产品。《海内十洲记》是否为东方朔所作,人们表示怀疑,但生姜在汉代通过西北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当是可信的。根据阿里·玛扎海里的研究,“姜的贸易同样也取道于海路”。[30]
生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使用,既是香料,又是药物,还可做食用调料。《说文解字》:“薑,御湿之菜也,从草,疆声。”[31]《神农本草经》云:“干姜,味辛,温。主胸满,欬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山谷。”[32]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中也发现有生姜。[33]阿里·玛扎海里云:“在公元前1世纪时安息皇室的药剂配方中,有中国的肉桂和姜。”[34]说明那时中国生姜已被波斯药学家用为药剂配料。而与图拉真(Trajan,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罗马帝国皇帝,公元98至117年在位)同时代,叫做阿皮修斯(Apicus)的罗马烹饪专家,在他有关烹饪的著作中提到了姜。他认为生姜很少用于罗马家庭厨房中,但在一些消化剂中经常用到它,在这些消化剂中生姜的生热功效有助于抵消其他食品,比如生寒气的莴苣等。[35]
(三)高良姜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别名良姜、小良姜、佛手根。子名红豆蔻,李珣《海药本草》云:“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36]关于高良姜的原产地,许多古籍都有记载。《本草经集注》曰:“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37]《新修本草》曰:“生岭南者,形大虚软,江左者细紧,味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相与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此非也。”[38]。《新唐书》卷四十三载:“崖州珠崖郡,下。……土贡:金、银、珠、玳瑁、高良姜。”[39]《诸蕃志》卷下也有记载:“海南,汉朱崖、儋耳也。……土产沉香、蓬莱香……高良薑、鱼鳔……之属,其货多出于黎峒。”[40]《本草纲目》曰:“陶隐居言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吴时改为郡。其山高稍凉,因以为名,则高良,当座高凉也。”[41]
文献记载的具体地点虽有差异,但基本可以看出高良姜主要产于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但据米勒(J.Miller)和多比尔(A.Dalby)的介绍:“高良姜分两种,一种产于中国,一种产于东南亚的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和泰国。中国产的高良姜个头小,可是非常香,属矮小灌木科,能长两个手掌高,叶子像挑金娘。中国人说它是野生的。产自爪哇的那一种叫Lancuaz(Lengkuas),个头较大,有五个手掌高,只是不如中国品种香。其叶子像刀刃,开百花。结籽,只是种籽没有用,像姜一祥,靠根来繁殖。”[42]
关于高良姜的运用,《本草经集注》载:“高良姜,大温,无毒。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43]在西方高良姜也通常被用做药物。[44]
(四)柴桂
柴桂为樟科樟属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的树皮或叶。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虽然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对柴桂的介绍并不是很多,但它曾经在距离它的原产地千里之外的地方大受欢迎[45]。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记载,柴桂叶在那时已经被运到了印度:“每年都有一种体形佝偻面庞宽大但十分聪明的民族前往秦尼国附近的地区。据说,他们自称为贝萨特人(Besatai),形貌酷似野人。他们带着妻子儿女,并携带大包小包的商品和绿葡萄叶颜色的大篮子。他们在自己本国与秦尼城之间的边境停留一段时间,用几天来庆祝节日。这段时间,他们就用自己的筐篮作床。然后他们就返回本土,即那片远在边境的地方。一些土著人就窥视这一时机蜂拥而至这些人居住过的地点,拾捡这些人当作卧床用过的东西,首先拆开芦苇(土著人称之为Petroi),精心地把叶子对折起来,然后扎成大捆再用芦苇纤维绑好。由此而产生了3种香叶:用大叶子作成大块香叶,用稍小一点的叶子作成中块香叶,用小叶子作成小块香叶。这3种大小不同的物品一贯是由制造者们从那里向印度出口。”[46]
米勒(J.Miller)在其书中进一步指出文中的贝萨特人(Besatai)是锡金(Sikkim)的一个部族。[47]劳费尔(Laufer)认为这种在古代西方被称作“天竺叶”的柴桂,就是中国的“藿香”,但惠特利(Wheatley)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48]
根据多比尔介绍,柴桂对罗马人来说是一种昂贵的香料,普林尼(Pliny)给柴桂每磅定价为60第纳尔。其用途也很广泛,不仅可以浸泡在香水油中,用来描眉、染发,而且还经常用于敬神祭祀、医药和食品。阿皮修斯(Apicus)在其食谱中多次提到柴桂叶或油:“它还是制作‘牡蛎扇贝孜然芹酱’的一种原料。”[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