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晋至南朝时期的航海技术进步

东晋至南朝时期的航海技术进步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晋僧人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印度,学梵文抄佛经。据《抱朴子外篇》载:“夫群迷乎云梦者,必须指南以知道;竝乎沧海者,必仰辰极以得反。”[68]东晋时期的海船,通常望日月、星宿而进。[71]汉晋至南朝时期,熙安间多飓风。[72]东晋时期,古人已懂得海洋潮汐。汉晋至南朝,古人已知随信风航行。据《艺文内聚》引《风土记》载:“六月则有东南长风,俗名黄雀长风。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为名也。”

东晋至南朝时期的航海技术进步

东晋僧人法显长安出发经西域到印度(当时称天竺),学梵文抄佛经。公元411年,又从“师子国”(斯里兰卡)坐船经印度洋和南海回国。

东晋时期,古人已能利用北极星导航。据《抱朴子外篇》载:“夫群迷乎云梦者,必须指南以知道;竝乎沧海者,必仰辰极以得反。”[68]

东晋时期的海船,通常望日月、星宿而进。据《高僧法显传》:“大海弥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若阴南时,为逐风去,亦无准。”[69]

汉晋时期已有指南鱼。据《古今注》载:“虾蟆子曰蝌蚪,一曰玄针,一曰玄鱼。形圆而尾大,尾脱即脚生。”[70]

南朝时期,梁朝人已能在海洋上占候。据《艺文类聚》引萧绎《职贡图序》载:“梯山航海,交臂屈膝,占云望日,重译至焉。”[71]

汉晋至南朝时期,熙安间多飓风。据《太平御览》引《南越志》:“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其四方之风也,一日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未至时,三日鸡犬为之不鸣,大者或至七日,小者一二日,外国以为黑风。”[72]

东晋时期,古人已懂得海洋潮汐。据《太平御览》引《抱朴子》载:“天河从西北极,分为两头,至于南极,其经南斗中过;其一经东井中过。河者天之水也。两河随天而转入地下过,而与下水相得,又与(海)水合,三水相荡,而天转排之,故激涌而成潮水。”[73]可知古人已知天文与海洋地理(如海潮)紧密相关。据《太平御览》引裴渊《广州记》:“石洲在海中,名黄山,山北日一潮,山南日再潮。”[74]又据葛洪《抱朴子》载:“夏时日居南宿,阴消阳盛,而天高一万五千里,故夏潮大也。冬时日居北宿,阴盛阳消,而天卑一万五千里,故冬潮小也。春日居东宿,天高一万五千里,故春潮再起也。秋日居西宿,天卑一万五千里,故秋潮浙减也。”[75]可见,古人对春夏秋冬潮水的涨落也有细致观察。

汉晋至南朝,古人已知随信风航行。据《艺文内聚》引《风土记》载:“六月则有东南长风,俗名黄雀长风。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为名也。”[76]《太平御览》引《仲夏长风扇暑》:“此节东南常有风至,俗名黄雀长风。由此可达师子国。[77]《高僧法显传》:“于是载商人大舶,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78]又如《高僧传》:“先已随商人竺难提舶,欲向一小国,会值便风,遂至广州,故其遗文云:‘业行风所吹,遂至于宋境。’此之谓也。”[79]宋书·蛮夷传》亦载:“若夫大秦、天竺,迥出西溟,二汉衔役,特艰斯路,而商货所资,或出交部,泛海陵波,因风远至。”[80]

由上可知,东吴、南朝时期航海技术已有了很大进步,航海知识与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当时中国商船在南海航行者,已拥有了较为先进的风帆技术,故可远达印度洋地区。随着三国以后的航海活动增多,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信风规律已有所认识和利用。这一时期航海技术有所进步,还表现在人们已对航行所经海区的海岸地形,也有了初步了解,如对南海珊瑚已有所认识,同时天文导航技术也已采用。

【注释】

[1][汉]袁康撰《越绝书》卷八《记地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58页。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志》卷二十三《郡国志五》刘昭注引《交州记》,中华书局,1965,第3532页。

[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九《舟部二》引刘欣期《交州记》,中华书局,1960,第3412页。

[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九《舟部二》引《南州异物志》,中华书局,1960,第3412页。

[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一《舟部四》引《南州异物志》,中华书局,1960,第3419页。

[6][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舟部三·舟下》引《武昌记》,中华书局,1960,第3413页上。

[7]郦道元:《水经注校注》卷三十五《江水》,陈桥驿校注,中华书局,2014,第807页。

[8][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引《江表传》,中华书局,1959,第1133—1134页。

[9][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孙权传》,中华书局,1959,第1140页。

[1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六八《舟部一·叙舟上》引《吴志》,中华书局,1960,第3407页下。

[1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筏》引《吴录·地理志》,中华书局,1960,第3417页下。

[1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引《吴录》,中华书局,1959,第1275页。

[1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五十六《孙楚传》,中华书局,1959,第1541页。

[14][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八《三嗣主传》引《晋阳春秋》,中华书局,1959,第1177页。

[15][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引《魏书》,中华书局,1959,第82页。

[16][晋]左思:《吴都赋》,载萧统著、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219页。

[17][唐]房玄龄撰《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中华书局,1974,第1208页。

[18][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一》,中华书局,1956,第2522页。

[19][唐]房玄龄撰《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中华书局,1974,第1209页。

[2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引陆机《思归赋》,中华书局,1960,第3417页上。

[21][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七十一《舟车部》引王隐《晋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33页。

[22][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七十一《舟车部》引《义熙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34页。

[23][唐]房玄龄撰《晋书》卷一百《卢循传》,中华书局,1974,第2635页。

[24][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十《安皇帝》,中华书局,1986,第333页。

[25][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十二《太祖文皇帝》,中华书局,1986,第448页。

[26][唐]许嵩撰《健康实录》卷十一《高祖武皇帝》,中华书局,1986,第372页。

[27][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六九《舟部(二) ·叙舟中》引《晋令》,中华书局,1960,第3409页下。

[28][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六九《舟部(二) ·叙舟中》引《晋宫阁记》,中华书局,1960,第3409页下。

[29][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六九《舟部(二)·叙舟中》引刘欣期《交州记》,第3412页上。

[30][晋]法显撰《高僧法显传》,《大正藏》册五十一,第865页下。

[31][晋]法显撰《高僧法显传》,《大正藏》册五十一,第866页上。

[3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七)》,中华书局,1956,第3960页。

[33][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舟》引陶季直《京邦记》,中华书局,1962,第610页。

[34][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六十三《王神念传》,中华书局,1975,第1539—1540页。

[35][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十二《祖冲之传》,中华书局,1975,第1774页。

[36][晋]左思:《吴都赋》,载萧统著、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227页。(www.xing528.com)

[3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四《柳世隆传》,中华书局,1972,第449页。

[38]《梁书》卷五十四《海南诸国》,第788页。

[39]《太平御览》卷七六九《舟部(二)·叙舟中》引《吴时外国传》,第3411页上。

[40][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卷九,中华书局,1991,第196—197页。

[41]《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索引》卷一《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2页下。

[42]王华权、刘景云编撰《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索引》卷十《三具足论》引《字林》,徐时仪审校,第217页上。

[43]王华权、刘景云编撰《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索引》卷六十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律》卷三十二,第1588页下—1588页上。

[4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九《舟部二·叙舟中》引《南州异物志》,中华书局,1960,第3412页上。

[4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一《舟部四·帆》引《南州异物志》,中华书局,1960,第3419页上。

[46][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地部三四·洲》引《扶南传》,中华书局,1960,第327页上。

[47][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八《药部五·磁石》引《南州异物志),中华书局,1960,第4372页上。

[48][唐]刘恂:《岭表录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第8页。

[49][唐]刘恂:《岭表录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第17页。

[50][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载《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第64页。

[51][唐]刘恂:《岭表录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第19页。

[5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九《羊侃传》,中华书局,1973,第561页。

[53][晋]左思《吴都赋》,载萧统著、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227页。

[54][晋]左思《吴都赋》,载萧统著、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227页。

[55]《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舟》引陶季直《京邦记》,中华书局,1962,第610页。

[5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五《王僧辩》,中华书局,1973,第628页。

[57][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一《高祖本纪上》,中华书局,1972,第5页。

[58][唐]姚思廉撰《陈书》卷十三《徐世谱传》,中华书局,1972,第197页。

[59][唐]姚思廉撰《陈书》卷十三《徐世谱传》,中华书局,1972,第198页。

[60][宋]马司光等撰《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四《梁纪》二十,中华书局,1956,第5080页。

[61][唐]姚思廉撰《陈书》卷十一《章昭达》,中华书局,1972,第183页。

[62][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卷四十八《杨素传》,中华书局,1973,第1283页。

[6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引郭璞《江赋》,中华书局,1960,第3419页下。

[6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引孙绰《望海赋》,中华书局,1960,第3419页下。

[6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七一《舟部》引郭璞《江赋》,中华书局,1960,第3419页下。

[66][晋]陈寿撰《三国志·妃嫔传》,中华书局,1959。

[67][晋]陈寿撰《三国志·吴书》,中华书局,1959。

[68][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校笺》卷一《嘉遯》,中华书局,1991,第61页。

[69][晋]法显撰《高僧法显传》,《大正藏》册51,第866页上。

[70][晋]崔豹撰《〈古今注〉校笺》卷中《鱼虫第五》,线装书局,2015,第131页。

[71][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五五《杂文部(一) ·集序》引萧绎《职贡图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96页。

[72][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九《天部》引《南越志》,中华书局,1960,第45页下。

[7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八)·汉》引《抱朴子》,中华书局,1960,第41页上。

[7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十八《地部(三十三) ·潮水》引裴渊《广州记》,中华书局,1960,第324页上。

[7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十八《地部(三十三)·潮水》引《抱朴子》,中华书局,1960,第324页上。

[76]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风》引《风土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第17页。

[77][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十二《时序部七·夏中》引《仲夏长风扇暑》,中华书局,1960,第108页上。

[78][晋]法显撰《高僧法显传》,《大正藏》册51,第864页下

[79][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三《求那跋摩传》,中华书局,1992,第107页。

[80][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蛮夷传》,中华书局,1972,第23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