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亡,陈霸先虽经过东征西讨逐一平定内乱,并建立陈朝,但在北齐、北周,以及随后建立的隋朝不断威逼下,陈朝疆土日削。在这种不利形势和特殊背景下,陈朝根本无暇外顾,故陈朝与海外诸国之间的外交及贸易联系远不如刘宋和萧梁那样多。即使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南海诸国仍时有贡献。如陈朝天嘉四年(563年),干陀利国遣使献方物。据《陈书·世祖本纪》:“(天嘉)四年春正月景子,干陀利国遣使献方物。”[89]陈朝光大二年(568年),林邑国、狼牙修遣使献方物。据《陈书·废帝本纪》:“光大二年九月甲辰,林邑国遣使献方物。景午,狼牙修国遣使献方物。”[90]陈朝太建三年(571年),丹丹、天竺、盘盘国遣使贡献。据《陈书·宣帝本纪》:“太建三年五月辛亥,辽东、新罗、丹丹、天竺、盘盘等国并遣使献方物。”又载:“太建三年冬十月己亥,丹丹国遣使献方物。”[91]陈朝至德元年(583年),头和国遣使贡献方物。据《陈书·后主本纪》:“至德元年十二月景辰,头和国遣使贡献方物。”[92]
【注释】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卢循传》,中华书局,1974,第2634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中华书局,1959。
[3][晋]陈寿撰《三国志·魏明帝曹睿传》,中华书局,1959。
[4][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中华书局,1959。
[5][唐]姚思廉撰《梁书·诸夷传》,中华书局,1973。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四夷传》,中华书局,1974,第2531—2532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2—1013页。
[8][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三《服用部·唾壶》引《交州杂记事》,中华书局,1960,第3138 页下。
[9][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八《器物部·盘》引《交州杂事》,中华书局,1960,第3366页下。
[10][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七十三《杂器物部·钵》引《交州杂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307页。《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九《器物部·钵》引《交州杂事》,中华书局,1960,第3369页上。
[11][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载《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第68页。
[12][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载《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第59页。
[13][晋]稽含:《南方草木状》,载《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第66页。
[1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七《四夷部·牟奴国》引《晋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6 页下。
[1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547页。
[1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58页。
[1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75页。
[18][晋]稽含:《南方草木状》,载《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第66页。
[19][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八十五《布部》引晋殷巨《奇布赋及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463页。
[20][晋]稽含:《南方草木状》,载《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第69页。
[2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545—2546页。
[2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七《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547页。
[2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简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221页。
[2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231页。
[2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十《安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264页。
[26][明]陶宗仪编《说郛三种》卷六十一引《林邑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2840页上。
[2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穆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202页。
[2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第237页。
[29][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十三《慧力传》,中华书局,1992,第481页。
[30][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七《四夷部·蒲林国》引《晋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5页下。
[31][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77—2378页。
[32][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三《珍宝部·金钢》引《林邑记》,中华书局,1960,第3614页下。
[33][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79页。
[34][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师子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4页。
[35][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四夷部·师子国》引《宋元嘉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6页上。
[36][唐]欧阳询撰《艺文类聚》卷七六《内典部》引《宋元嘉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1294页。
[37][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迦毗黎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4—2386页。
[38][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七《四夷部·毗加梨国》引《宋元嘉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6页上。
[39]莫任南:《刘宋时遣使来华的迦毗黎国在南亚何处》,《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1期。
[40][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诃罗陁国》,中华书局,1974,第2380—2381页。
[41][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79页。
[42][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呵罗单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1—2382页。
[43][唐]虞世南撰《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四《服饰部》引《宋元嘉起居注》,中国书店,1989,第537页上。
[4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七《四夷部·诃罗单国》引《宋元嘉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7页上。
[45][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阇婆婆达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3—2384页。
[46][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媻皇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3页。(www.xing528.com)
[47][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媻达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3页。
[48][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七《四夷部·蒲黄国》引《宋元嘉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7页上。
[49][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夷蛮》,中华书局,1974,第2386页。
[50][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后废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第179页。
[5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四夷部·斤陀利》引《宋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8页上。
[5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4页。
[53][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媻皇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3页。
[54][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媻皇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3页。
[55][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媻皇国传》,中华书局,1974,第2383页。
[56][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林邑传》,中华书局,1974,第2378页。
[57][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林邑传》,中华书局,1974,第2397页。
[58][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林邑传》,中华书局,1974,第2378页。
[59][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七《林邑传》,中华书局,1974,第2378页。
[60][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87页。
[6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89页。
[6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5—1017页。
[6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3页。
[6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3页。
[6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3页。
[6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八《林邑国传》,中华书局,1972,第1013页。
[6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二《王琨传》,中华书局,1972,第578页。
[68][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89—790页。
[69][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90页。
[70][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狼牙修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95—796页。
[71][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十八《狼牙修国传》,中华书局,1975,第1959—1960页。
[72][唐]杜估撰《通典》卷一百八十八《边防四·狼牙修》,中华书局,1984,第1009页上。
[7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盘盘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93页。
[7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四夷部·盘盘国》引《宋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7页下。
[75][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十八《丹丹国》,中华书局,1975,第1959页。
[7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干陁利国》,中华书局,1973,第794—795页。
[77][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七《四夷部·斤陀利》引《宋起居注》,中华书局,1960,第3488页上。
[78][唐]杜佑撰《通典》卷一百八十八《边防四·干陀利国》,中华书局,1984,第1009页上。
[79][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中天竺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99页。
[80][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中华书局,1973,第41页。
[8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师子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800页。
[8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婆利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96—797页。
[83][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十八《婆利国传》,中华书局,1975,第1960页。
[84][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八十一《梁四公》,中华书局,1961,第517—522页。
[8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林邑传》,中华书局,1973,第786页。
[8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林邑传》,中华书局,1973,第786—787页。
[8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林邑传》,中华书局,1973,第787页。
[88][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扶南国传》,中华书局,1973,第789—790页。
[89][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三《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2,第55页。
[90][唐]姚思廉撰《陈书》卷四《废帝本纪》,中华书局,1972,第69页。
[91][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五《宣帝本纪》,中华书局,1972,第80页。
[92][唐]姚思廉撰《陈书》卷六《后主本纪》,中华书局,1972,第1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