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史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冼家族活跃于今天粤西地区的茂名、阳江、湛江和海南岛一带,处于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冼夫人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势力,奉行民族团结政策,保境安民,融合汉越,支持梁、陈、隋三朝在岭南的有效治理,保障了南中国海域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海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件扶南犀杖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史

梁大同初年(535年),流亡到岭南的北燕皇室、梁朝罗州刺史冯融的公子冯宝,与岭南俚族首领冼氏家族联姻,标志着深刻影响岭南历史200多年的冯冼家族登上历史舞台。在冯冼家族杰出领袖冼夫人(约522—602年)的统领下,汉族与岭南越族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南中国的海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脱离中原王朝管辖500多年的海南岛,在冼夫人的运筹帷幄之下,重新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从此再也没有分离。长期以来,海南岛的居民以越人为主体,武帝统一岭南后,在海南岛上设立儋耳、珠崖二郡。但由于汉族官员的贪腐和残暴,设立不久的的儋耳、珠崖两郡先后在公元前82年和前46年被迫撤销建制,海南岛与中央王朝的联系也从此中断。到南朝梁武帝时期,被尊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利用自己与海南岛居民同为越人的独特优势,在海南岛大力推行汉族文化,移风易俗,改善民生,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最终实现了中原王朝对海南岛的有效管辖。

冯冼家族活跃于今天粤西地区的茂名、阳江、湛江和海南岛一带,处于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17]是冼夫人的名言和行为准则。冼夫人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势力,奉行民族团结政策,保境安民,融合汉越,支持梁、陈、隋三朝在岭南的有效治理,保障了南中国海域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海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曾将一件扶南犀杖作为信物赠予陈武帝陈霸先。这件扶南犀杖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总之,秦汉六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了精彩的篇章,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深入人心的今天,回望这段历史,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的源头活水,显得尤为必要。

【注释】

[1]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缩印本)》“丝绸之路”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第611—612页。

[2][汉]袁康:《越绝书》卷八《记地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58页。

[3]关于黄支国的具体地望,学界大多倾向于在印度南部,只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印度尼西亚。

[4][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59,第1671页。

[5][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卷八十六《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第2851页。

[6]石云涛:《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学苑出版社,2003,第363页。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中华书局,1965,第2920页。(www.xing528.com)

[8]荣新江:《陆路还是海路?——佛教传入汉代中国的途径与流行区域研究述评》,《北大史学》第九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20—342页。

[9]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第24—25页。

[10]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32页。

[11]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5—6页。

[12]马雍:《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西域史地文物丛考》,文物出版社,1990,第57—58页。

[13]徐文明:《广东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羊城晚报出版社,2015,第111页。

[1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八《舟部一·叙舟上》引《吴志》,中华书局,1960,第3407页。

[15]参阅[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诸夷传》,中华书局,1973,第798页。

[1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诸夷传》,中华书局,1973,第789—790页。

[17][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卷八十《列女传》,中华书局,1973,第180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