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1976年经过8年的恢复与建设,到“一五”期末的1957年,昆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已达4510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演进为40.06∶40.40∶19.54,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居于主导地位。经过九曲十八弯,昆明终于进入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社会。
然而,1958年之后,工业发展“以钢为纲”的指导思想使工业投资大量转向冶金等重化工业,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权的收紧,使昆明工业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进程,导致连续多年的国民经济低速甚至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由1957年的第一个高峰下滑到1960年的79208万元,三年困难时期继续下滑到1962年的42305万元,锐减46.59%;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由1960年的15.70∶69.02∶15.38退化为1962年的31.28∶52.55∶16.17。经过3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昆明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才又稳定下来,并开始回升,到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276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达到25.65∶60.49∶14.8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昆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再次受阻。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退到34988万元,第一、二、三产业构成退为49.43∶32.92∶17.64。第一产业的比重又超过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整个生产力水平退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水平,经济实力大大减弱。从1969—1975年,昆明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水平在波动中超低速发展。1969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9721万元,略微超过1959年的水平,三次产业构成为26.85∶60.48∶12.66;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亿8020万元,三次产业构成为23.26∶60.64∶16.10。此后的1976年,昆明的社会经济再次出现大幅度下滑,国民生产总值降至80336万元,比1973年的118966万元减少32.47%,年均递减12.2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3年的435.23元减少到277.42元,减少36.27%;三次产业构成退为30.27∶55.58∶14.21。第一产业滞后发展,波动幅度高达44.15%;第二产业徘徊倒退,比重连续下降;第三产业严重萎缩,产值由1973年的18706万元锐减到1976年的11413万元,减少38.99%,年均递减15.18%。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工业化水平再次回落到1958年的水平。
1977年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年,昆明的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并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达到117974万元,三次产业构成为20.60∶63.68∶15.72。此后,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相应发展,昆明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稳步提高。(www.xing528.com)
1965年底,全长639公里的贵昆铁路建成开通,昆明火车站建成,使昆明与内地的物流联系大为改观,昆明从此改变了“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要进京,先出国”的交通状况,昆明作为全省交通枢纽的位置更加突出。1970年,被联合国评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通车。成昆铁路全长1096公里,穿越了川西南和滇东北山地,地形极为复杂,铁路所经地区的地质构造基本属于大断裂发育带,沿线地势险峻,地质环境复杂,被称之为“地质博物馆”,在铁路建设领域曾被视为“筑路禁区”。贵昆线将昆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连接,成昆线将昆明与内地腹地相连接。两条铁路的开通使昆明的潜在的区位优势很快显现出来,云南的有色金属和各种矿产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内地先进的工业装备也更容易运送到昆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昆明的重化工业发展。
由于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长期以“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为宗旨,自1953年至1978年的25年时间,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调以生产需要为导向,向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倾斜,对服务业、城市服务体系等民生事业的建设则很少投资。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受所属条块分割的影响,地方政府对条条上的企业并无管理权,也拿不到企业的利润;而企业也只有自己盖宿舍,办食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体系,才能解决职工的生活需求。城市成为各种大院分割分治的聚落,城市布局零落,建筑水平参差。形成企业办社会,政府办企业的格局,单位大院内见缝盖房,院墙外各扫门前雪。到1978年,昆明当年在建项目178.21万平方米,其中100多万平方米为各单位在各自院内自建的职工住房。
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昆明市区的建成区面积达到22.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67万,其中城市人口108万。城市化率为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