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唐继尧不顾滇中大多数名流、士绅的反对,提出兴办“东陆大学”的方案,1921年恢复了省政府大学筹备处,任命留美归来的学者董泽为主任。反对者认为,云南教育经费太少,小学没有普及,中学也未办好,不具备办大学的条件。再加上云南军费开支大,根本没财力、没人力办现代大学。唐继尧力排众议,坚决要办。1922年二次回滇后更是加大力度全力推进,12月8日宣布东陆大学正式成立,由唐继尧、王九龄为名誉校长,董泽为校长。学校定址昆明翠湖北侧原云南贡院旧址,同时决定学校为私立,由省政府每年拨款26000元作为补助,其他经费由社会募集。由于唐本人带头捐赠10万元,社会各界,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也都慷慨解囊,很快筹到开办款项,1923年4月20日东陆大学顺利开学招生。学校开设文、理、法、工、农、商、医7科。开始只招预科生,1927年起招本科生,但只设文、工科。1930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建立了文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设立医学专科。1934年省立东陆大学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进行了院系调整,设立文法学院、理工学院,筹备医学院、农学院,并设云南大学附属中学。1938年后又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董泽是云南大学第一任校长。董泽(1888—1972年),云南云龙县人。白族教育家。1922年9月,董泽被任命为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首任校长。董泽主持大学工作期间,不辞辛劳,千里跋涉,亲赴南洋各地,向华侨劝募捐款,逐步增设校舍,购置教学设备,新辟体育场,充实图书馆藏书,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董泽不仅在教育管理方面有建树,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1925年,他获得“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称号。在办好东陆大学的同时,健全并扩大私立成德中学董事会,把该校办成一所模范中学。又于昆明双塔寺创办了云南第一所美术学校,能容纳学生200多人,为云南美术教育打下了基础。1930年云南省政府决定改私立东陆大学为省立东陆大学,停办预科,董泽辞去校长职务。
董泽离开云南大学后,先后任云南教育司长、财政司长、富滇银行总办。当时云南交通十分落后,除滇越铁路外,全省无铁路和公路,发展交通是发展云南经济的首要条件。1923年,董泽受命兼代交通司长,他到任后曾向军政司长马呈报《云南工兵修迤西省道条例》,即滇缅公路的雏形,经省务会议决议,准如呈办理,并指拨军队一部改编为工兵试办。为延揽人才,董泽于1924年5月6日,发电报给在美国费城的何瑶:“滇缅路兴工在即,告李炽昌克日回滇。”9月19日,滇西省道路工事处技监李炽昌到职,此外还有留美的段纬、留法的柳法唐等人都是董泽邀请的技术人才。(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泽曾任云南省人民代表,高等教育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常委,省人民政府参事等职。
熊庆来是云南大学第四任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缪云台、龚自知、方国瑜等人的推荐下,熊庆来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聘请,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为云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的云南大学,只有3个学院,39个教授、8个讲师、302个学生,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熊庆来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机会,广延人才,延聘了全国著名教授吴文藻、顾颉刚、白寿彝、楚图南、费孝通、吴晗、赵忠尧、刘文典、张奚若、丘勤宝、方国瑜等187名专任教授和40名兼任教授,还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南大学成为与西南联大同享盛名的又一处著名专家学者荟萃之地,教学质量因此跃入全国名牌大学之列,被收录进《大英百科全书》;他把云大扩充成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的多学院、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学生人数达1100多人,1939年又创办了云大附中;他还不断充实图书教学设备,使图书馆藏书达10余万册,理科各系都有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和标本资料室,医学院拥有附属医院及解剖室,农学院有实验农场,数学系在东郊凤凰山建立了天文台,工学院有实习工厂,航空系有飞机3架,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罕有的;他还亲自作了《云南大学校歌》,制定了“诚、正、敏、毅”的校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诚实、正直、聪敏又有坚毅的学习精神。在熊庆来对云南大学有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他在云南大学开建的很多专门学科后来都有巨大发展,如云南大学航空系当时就拥有国内最强的教研队伍和最全的航空教学实验设备,1950年代北京航空学院组建时,其基本班底就是云南大学航空系。而云南大学所设的工学、农学、医学等专业也在50年代分出,先后成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在熊庆来的领导下,云南大学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在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云南大学被列为中国15所世界知名大学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