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旧城的改造。清末民初昆明城内街道多为条石路,小巷大多为碎石或土路,凸凹不平,宽窄不一,没有规矩。起风则尘土飞扬,下雨则积水成洼。正义路及华山南路等较繁华街道,虽有路灯,但少而不明,夜行仍需手电。许多街道污水横溢,垃圾成堆。
1928年后陆续加以改造,将南正街(今正义路北段)拓宽为三丈八尺(约12.5米),车道宽8米,为块石路面,人行道为三合土路面。1930年拆除正义路以东、护国路以西城墙,以城墙土填护城河,修筑宽12米块石路面,人行道为三合土路面,原定为新市场,即今之南屏街。
1930年,昆明市成立“环城马路工程委员会”,于次年动工兴建环城马路,全长10570米,车道宽11.52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6米,碎石路面,于1936年竣工。同时,实施改造旧城楼计划,到1936年,拆去小鼓楼两侧城墙,修建石桥1座,改造大小鼓楼。至1937年,昆明市区街道大多改为块石路面,人行道多修为三合土路。正义路、武成路、绥靖路(今人民中路)、东寺街、金碧路等主要街道装置路灯。三市街、金马街植行道树。昆明已有的11条主要街道改造为近代公路,可通行汽车;南屏街更建成为昆明第一条沥青面道路。一个新型的市区交通网初步形成。
其次是开辟公园及兴建名胜区公路。昆明气候宜人,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民国初期已建立了金碧公园、大观楼公园、翠湖公园。
自1922年唐继尧向市政公所提出将昆明建成“园林都市”的设想后,昆明市就开始了旧公园的整修和新公园的建设。1923年,除整修大观楼公园外,古幢公园、圆通公园、近日公园、西山公园相继建成开放。此外,龙泉观(今黑龙潭公园)、太和宫(今金殿)、筇竹寺等名胜地方,游人亦大为增加。1917年,由小西门修筑长3.2公里、宽7米的大观马路,直通大观楼公园,为昆明第一条名胜地区公路,1934年改为泥碎石路面。此后,陆续修筑了至黑龙潭、金殿、安宁温泉、西山太华寺等名胜地区公路。
再次是近代城市建筑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昆明辟为商埠和滇越铁路的通车,近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传入,昆明开始出现了西式或中西合璧式的建筑。1924年,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会泽楼建成,这是昆明较早的大型西式建筑之一。整座楼由雄伟壮观的主楼及95级青石台阶组成。台阶两侧是烧制砖体组成的空心围拦。主楼正面由四根希腊多立克式圆柱支撑一个平台,大楼整体为二层建筑(后加为三层),面积4000余平方米,楼高23.3米,长78米。造型采用法式建筑风格。阳台用水泥预制板及铸铁围栏建成,地板用拼花瓷砖组成。
整体建筑由砖石建成,并大量采用石料。建筑物还有四根对称的排水管。会泽楼至今已90多年,依然完好无损,足见其质量甚好。此外,滇越铁路昆明总车站、云南航空处、逸乐电影院等近代建筑也出现了。
另外,还修建了教堂、医院、别墅等近代建筑。如北京路天主教堂、惠滇医院(今昆明儿童医院)、甘美医院(今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海源寺灵源别墅(龙公馆)、白渔口庾晋侯别墅(庾园)、大观楼鲁家花园以及若干小洋搂等。还出现了近代化的企业、工厂厂房,如石龙坝水电站、自来水厂、无线电发射铁塔、云南纺织厂等建筑物,以及若干商行、洋行、银行等。(www.xing528.com)
近代建筑的出现,改变了昆明的城市景观,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时尚和思想观念。
与此同时,近代城市交通工具及相关的设施也出现了。除了人力车、自行车外,1925年起昆明出现了汽车;1918年开始出现自来水;到1935年市内电话增至500多部。电气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35年,耀龙电灯公司在昆明的用户达5500余户,电力用户有100余户;1936年又建成了云南纺织厂发电厂,随即并入耀龙电灯公司;到1937年6月至年底,发电68万度,供电24万度。
在城市对外交通建设方面,滇东、滇西、滇南、滇东北4条主干道几乎同时修建。滇黔公路(又名滇东干道)由唐继尧首开,龙云大力推动,于1926年动工,历时10年于1936年9月15日通车。滇黔公路全程600公里,汽车由昆明状元楼经18个站点4天可抵达贵阳,路面载荷15吨。
昆明至大理下关的滇西公路(滇缅公路前半段)1921年由顾品珍开工,唐继尧推进,龙云建成,全程400公里于1937年修通。
滇东北公路,1929年动工,1931年完工。由昆明经嵩明、寻甸、会泽、昭通、大关、盐津进入四川。
滇南干道,全程约340公里,1929年动工,由昆明经呈贡、晋宁、昆阳、玉溪、河西、通海、曲溪、建水、个旧、蒙自、蛮耗至河口。
昆明城市发展已引起各方面注意。1935年5月,蒋介石曾带一大批随从来昆明视察,结果他们发现,昆明与当时全国大中城市相比,是非常可爱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曾写道:“昆明城街道十分干净整洁,建筑物都是同一色彩,和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杂乱建筑物相比,使人感到更舒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