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死。根据遗诏,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继承。朱允炆接位次年,改元建文。朱元璋在位30年,极力扩张皇室权力,为明朝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巩固朱家天下,他一方面大肆杀戮功臣,另一方面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为王,但这些皇子渐成尾大不掉,割据自雄的局面。建文皇帝接位后,燕王朱棣(朱允炆的叔父)仗着自己有战功和军队,又封在曾是元大都的北平,对侄皇帝继位颇为不满,私下已蓄谋兵变。建文帝洞知朱棣为人阴狠决断,为避免发生汉刘濞之乱,断然改制,下诏削藩,同时出台改革官制、精简官吏,以及轻刑罚、薄赋税等一系列措施,力图更新,受到底层社会的欢迎,但却损害了亲王军人集团的利益。雄踞北方、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以肃清朝廷恢复旧制为号召,起兵“靖难”,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4年的征战,朱棣攻占南京,夺取了皇权,并于1403年改元永乐。
据说,当燕王军队攻占金陵(今南京)之际,建文帝朱允炆见大势已去,即下令焚毁内宫,皇后马氏赴火而死,建文帝曾欲自杀,但臣下皆劝其出走。于是,建文帝带少数亲随剃发易僧服,趁混乱之际逃走。之后,建文帝在湖南、湖北等地游荡,因处境十分困难,决计入滇投靠义弟沐晟。永乐元年(1403),建文帝到达云南,住在昆明城中,先到五华寺(原悯忠寺),自称与“沐将军有旧”,寺僧报告时任征南将军的沐晟。沐晟赶至五华寺中与建文帝密谈,为策安全,派人将建文帝一行人送往武定狮子山的正续寺躲藏。不久,建文帝化装出游川滇各省,于永乐四年(1406)再回云南,住西平侯沐晟家中,后移住白龙庵。据说悯忠寺内一直保留着建文帝落脚时坐过石凳,上面刻有“建文皇帝狮子座”的字样。
由于建文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棣法理上不能强迫他颁退位诏书,也无法逼其禅位于已,使自己摆脱不掉篡位登基的身份。因此朱棣一直不放心,多次派人到处搜寻建文帝的下落,追查甚严。后有人告密说,建文帝住在沐晟家,朱棣即遣使搜查沐家,但一无所获。朱棣又命户科都给事中胡濙巡视四方,遍行郡县,到处侦察。
到永乐七年(1409),胡濙四出侦察未果,又有传说建文帝可能蹈海而出,朱棣即遣内臣郑和浮海下西洋,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也是郑和下西洋的最初原因。
永乐二十一年(1418),胡濙已升至礼部尚书,巡视两湖地区时,得知建文帝当时正在宣府。胡濙深夜赶到宣府,拜见建文帝,并安慰建文帝,巡察之事,不必顾虑。于是,建文帝更是放心,就在昆明西山的太华寺驻锡自号文和尚。据传,建文帝喜茶,尤爱滇中一带产的中小叶种绿茶,在其住所附近种了数十株茶树。今太华寺后仍有数片茶园,据说其中就有当年建文帝亲手所植的一株。(www.xing528.com)
永乐九年(1411)底,郑和第二次航海回国后,回云南晋宁探亲、扫墓,也有奉命寻觅建文帝的意思,最后也不了了之。
建文帝活了60多岁,以寿终,据说葬于昆明西山、或云遁走粤西,不知所终。
建文帝隐匿云南的传说,不仅见于《明史纪事本末》《新纂云南通志》《云南备征志》等后世史书,还有更多的民间传说加以印证。2013年明史专家在昆明市宜良县梨花村发现该村马氏族谱中有有关先祖马沐驷即为沐英第四子沐昶的线索。史载沐英的第四个儿子在靖难发生时正在南京皇宫里做事。据马氏后人说,先祖当年随建文帝一起逃至云南后隐姓埋名,创建了现在的梨花村。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但只有昆明保存的建文帝行踪的遗迹最多最具实证力。建文遁滇虽或确有其事,但其详情,却至今还是一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