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国横跨欧亚大陆,全面打通了东西方的陆地联结,使西方人有可能来到万里之外的中国游历。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来到中国。他曾到过今天的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及北京等地,回到意大利后写下了《马可·波罗行记》一书,记下了自己游历的经过。马可·波罗于1284年由大都来到昆明,看到了当时鸭赤城(中庆城,即今昆明城)的情况,大为感慨,称鸭赤城为“壮丽的大城”。
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写道:“渡过上述的一河后,来到堪拉察省(即云南省),其面积甚大,故分成七个府(政府)。省区位于西方,居民为偶像崇拜者,隶大汗(指元世祖忽必烈)版图,大汗封自己的儿子辰铁木在此为王,……沿河向西行五日,所经过之处充满了居民,并有许多城堡。居民以肉类和果实维持生活。他们自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而且难于学习。最良的马匹繁殖于此。”
“至第五日晚上,达到省会,名雅歧(即鸭赤),系一壮丽的大城。城中有商人和工匠,为杂居之地,有偶像崇拜者,聂斯托利派基督教徒,萨拉森人或回教徒;但偶像崇拜者的人数最多。本地米麦的生产甚丰,然人民认小麦制的面包为不卫生,故不用面包而吃米食,并用其他谷类加入香料,制成酒,清淳可口。至于货币是以海中所取的白贝壳充用,兼可作为头饰。80个贝壳等于一个银萨吉价值,或两个威尼斯的格洛特,8个完善的银萨吉等于一个纯金的萨吉。这里有许多盐井(指安宁的盐井),居民所用的盐取给于此,盐税为皇帝的大宗收入。”
“此处有一湖(指滇池),周围近一百里,出产各种鱼类;有些鱼的体积甚大。”
“人民生吃禽鸟、绵羊、黄牛和水牛的肉,习以为常,不过是用下列方法保藏的:他们将肉切成小块,浸在盐水中,再加几种香料,这是上等阶级制的;至于较贫苦的人则将肉切细后,仅浸在大蒜汁中,于是取而食之,好像烹调的一样。”
这是赛典赤死后12年,马可·波罗到云南看到的情况。这时的鸭赤城,已有相当的规模,除城区面积较前扩大外,城内有两桥(大德桥和至正桥,大德桥又称云津桥,即今之德胜桥)、一塔(白塔,即元代之万庆寺塔),城西、南两面有护城河(玉带河),城内有九龙池(又称菜海子,即今翠湖),北城墙外有悯忠寺和圆通寺。悯忠寺,一名五华寺,在五华山之右侧,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已毁。今云南省人民政府内之大礼堂(大会议室),即悯忠寺正殿遗址所在地。圆通寺在圆通山麓,据传南诏凤伽异开发拓东城时,在此建“补陀罗”(即普陀)寺,宋宝祜三年(1255)毁于兵燹。元大德五年(1301),重新建设,扩大了规模。虽然后来又毁,再重建。元代的“圆通寺”为后来的重建打下了基础。
马可·波罗见到“壮丽大城”时,城内官府建筑有行中书省衙门、肃政廉访司、梁王府(又称梁王宫,即今之长春观);寺庙有文庙(府学)、文昌祠、大灵庙、大德寺、大胜寺、清真寺(两座)、奇灵寺、万寿寺、地藏寺、五华寺、安国寺等建筑群;此外尚有利城坊、止善坊等。
中庆城的中心地带是行中书省衙门和作为市中心的马市口,即从今人民东路与正义路交叉口向南至金碧路一带。马市口是马匹、马具交易的地方,元代官员多为蒙古人和色目人,这些官员都是马背民族出身,加上滇马的优良品质名闻天下,自古就是云南与内地互市的主要商品,因此马市十分的热闹,不仅周边地区的马贩会来,内地贩马和做茶马交易的商人也会聚于此。马市口周围有众多的客栈和马店、饭馆、铁匠铺。蒙古人喜吃牛羊肉,而色目人只吃牛羊肉,所以马市口附近的羊市口也很兴盛。彼时梁王府延用大理段氏的王府设在五华山上,行中书省的衙署则设在今胜利堂位置上,标志着省政新猷。而城市中轴线上则有“工商甚众”的三市街“当闾阎之冲”。元代中庆路儒学提举孙大亨曾赞曰:“中庆,古鄯阐也。山川明秀,民物阜昌。冬不祁寒,夏不剧暑。奇花异卉,四序不歇。风景熙熙,实坤维(坤维在汉语里指西南)之胜区也。”
城市内的交通要道则是从三市街东经白塔塔洞,东出金马关的通京大道。
元代昆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民族聚居和宗教信仰的自由。马可·波罗所说的“偶像崇拜者”,主要是指佛教徒,也包括道教徒。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多是随蒙古军和赛典赤而来的色目人。而基督教徒则是赛典赤带来的也里可温、马薛里吉思的教徒。他们和睦相处,是非常难得的,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www.xing528.com)
1334年前后,曾任云南诸路儒学提举、地方宣慰司副使的元代著名文人王升写作《滇池赋》,反映了中庆城的繁华景象。他写道“登太华之层峰”,就可以“指八景之陈踪”:
碧鸡峭拔而岌业,金马逶迤而玲珑。
玉案峨峨而耸翠,商山隐隐而攒穹。
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
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
这里说的八景是碧鸡山、金马山、玉案山、商山、五华山、三市街、双塔(东寺塔和西寺塔)、大德桥(德胜桥)。王升写完八景之后,又写道:
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
后人将“云津聚艘”“城垠屯船”,于是凑成元代昆明十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