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武开滇:昆明史话-昆明史话

汉武开滇:昆明史话-昆明史话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封二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兵进军西南,郭昌一路扫荡了众多部落联盟,直逼滇国。此时的滇王是尝羌,他自知难敌汉军,遂率部族出降。尝羌降汉后,汉武帝对他给予了特别的关照,不仅保留了他的王位,还令其“复长其民”继续做他的滇王,并专门铸了“滇王之印”赐予尝羌。这次发掘清理墓葬20座,出土文物4000余件。

汉武开滇:昆明史话-昆明史话

汉武帝消除了长期困扰西北边地的匈奴边患,西汉王朝国力达到巅峰状态后,汉帝国的国家利益开始向西南倾斜,需要打开西向身毒的通道。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兵进军西南,郭昌一路扫荡了众多部落联盟,直逼滇国。此时的滇王是尝羌,他自知难敌汉军,遂率部族出降。尝羌降汉后,汉武帝对他给予了特别的关照,不仅保留了他的王位,还令其“复长其民”继续做他的滇王,并专门铸了“滇王之印”赐予尝羌。为了巩固中央政府对“滇”的统治,汉武帝又命郭昌驻守滇池地区,并在包括滇池地区在内的云南广大地区实行郡县制,设立了益州郡,郡治设在滇人集中分布的滇池县(今晋宁)。滇国的文化应该与楚文化相通,因而也与由刘邦等楚人开创的汉文化相通。司马迁曾指出“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郞、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宠焉。”为什么“滇小邑”会最受汉武帝的恩宠呢,因为“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汉诛西南夷,唯滇王复为宠王。”滇与汉文脉相通,汉帝大约是突然在遥远的西南边地发现了与自己相似的文化,不禁惺惺相惜吧。滇池县在今昆明城南部36公里处,晋城上东街一带(今晋城供销社),现还有碑石一块,上书“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1922年晋宁县知事袁丕镛及阖邑公民立,碑文石屏袁嘉谷撰题,昆明陈荣昌书写。1983年11月,晋宁县人民政府将此碑公布为晋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1955—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晋宁石寨山先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1956年底进行的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清理墓葬20座,出土文物4000余件。奇珍异宝,美不胜收。举世闻名的滇王金印,就是在这次发掘过程中,在第6号墓出土的。

石寨山在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西,位于滇池东岸。它东距晋城约5公里,西临滇池约1公里,南北长500米,东西最宽处20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最高点为33米,是一座石灰岩构造的小山丘。西面因早年受滇池水的冲击,岩石陡峭;东南地势平缓,成一坡地。从远处眺望,山形酷似一条巨鲸横卧,故又名鲸鱼山。

石寨山第6号墓长4.2米,宽1.9米,深2.85米,墓内发现各种器物172件,其中有滇国重器贮贝器5件、铜编钟一套6件、带金鞘的剑5件,以及黄金珠、大量玛瑙车马饰品等,显示出一代滇王的显赫威风。金印“滇王之印”,印纽系蛇纽,盘曲而蛇首昂起,蛇身有鳞纹,凿有阴文“滇王之印”。滇王金印的出土证实了《史记·西南夷列传》的文字记载真实可靠。1965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将石寨山遗址及古墓群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益州郡之下设24个县,其中郭昌县以今昆明为中心。郭昌县是以率军进入滇池地区的汉将军郭昌的名字命名的,后不久改为谷昌县,县城即称为谷昌城。昆明城北郊松华坝水库,旧称谷昌坝水库,谷昌城很可能就在其附近不远处。(www.xing528.com)

谷昌城建设距今亦有2000余年,经西汉、东汉、蜀汉、西晋、东晋、南北朝达700余年,一直是滇中重镇。不过,谷昌城址早已湮没,遗迹现已难寻觅。

东汉时期,南中太守文齐、王阜等开始招募流散汉人入滇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安置居民,做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事,使经济和文化有了发展。汉人移民的流入,改变了滇池地区以本土滇人为主的人口结构,汉人融入当地土著后将内地的一些文化带入了南中,逐渐形成一些与内地汉人有联系的方土大姓,并慢慢地取代了原来的氏族部落。

东汉时期古蜀安南道已成为滇池地区南接交趾,北接巴蜀的重要商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早在东汉建武年间,红河水路即成为从越南北部到桑王国(即今河口、屏边、马关一带)、贲古(即今蒙自、个旧一带)、益州的最便捷的通道,滇池地区则是这条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