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环境,英文名是Common Data Environment。这个词是在英国的两个标准:PAS1192和BS1192里被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工程项目交付达到BIMLevel2的水平。
正如前文所述,数字化没有那么简单,原因之一,就是筛选和输入BIM数据的难度比较大。
假设所有人都找到合理的方式,把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内容数字化了,下一个问题是提取数据的问题:这个数据除了创造者自己,该怎么拿给别人用?
这个问题在CAD时代也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你用什么版本的绘图软件,或者是Excel表格,最终大家都是在一个环境里对话,那就是纸张。所有人都把软件输出的结果打印出来,盖上章表示它是最终版文件,发给其他人,别人拿在手里就能看懂。
这套系统的“公共性”是没问题的,但它缺少的是“数字性”。
BIM的目标是解决数字化的问题。从BIM诞生到现在,在众多软件厂商的努力下,建筑工程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被数字化了。当然,也有很多数字化工作用的不是BIM软件。
新的问题是:这些数据彼此是割裂的。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的是不同的软件,他们的数字化结果,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如果他们彼此之间不能共用数据,那效率还不如不数字化呢。
用几句话来表达数据孤岛的问题:
我打不开王工发过来的文件。(www.xing528.com)
没人和我说这个楼梯要改啊?
设计院不提供模型,我们没法继续干活。
这三个句子对应的就是:数据格式问题、数据的版本管理问题和数据的权限管理问题。
公共数据环境就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它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套解决方案。它一般是以云服务的形式出现的。
项目的所有参与方,都把文件上传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这里面可能有BIM模型,也可能有电子表格或者图片。无论你本地的计算机上面有没有安装相应的软件,都可以直接打开这个平台上的任何文件。
如果你的本地文件,比如一个Revit模型,里面有需要保密的内容,你可以把它保存在本地,而把其他别人需要的内容发布到云平台上。
打个比方来帮你理解它:比如百度云盘,别人可以上传文件,即便你自己的计算机里没有安装PDF或者office软件,一样可以直接在线预览文件,大家可以约定修改权限,设定密码,也可以在里面互相留言。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公共数据环境的提供商,国内的软件商也在积极抢占这个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