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你的数据,意味着你能反过来享受他人共享的数据。
BIM技术在你与他人进行协作的时候,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当然你仍然可以不参与协作而独立地使用它,只不过价值会少得多。
一位建筑师可以用Revit建立一个模型,并利用它建立施工组织计划表,然后,他完全可以不把这个模型交给任何人。对于他自己来说,使用BIM技术依然会带来好处,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即便这个过程中他完全不和任何人进行协作。
其实你仔细想想,BIM不可能只协同,不工作,如果在一个协同流程中没有人安排任务,也没有人做具体的工作,那还谈什么协作?没什么可以协作的嘛。
协作是作为次级重要的事情去考虑的,那什么是首要的呢?根据公理1确定要做什么,根据公理2确定工作的具体利益目标,根据公理3找出目前的工作流程中,哪些是可以被提高或替代的,这些才是首要的任务。
而一旦这些任务被明确了,所谓协作也就容易得多了。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建筑师能够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把他当前的建筑模型分享给造价师,那造价师就能更高效、更频繁地把成本建议,反馈给建筑师,这也就让建筑师更少地出现失败的设计,而浪费时间。
这个协作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有人去设计,造价师免费受益,而最终受益更多的是建筑师自己,这不违反公理2。
当然,除了这五个公理,我们探讨BIM的时候还有一些其他的要点。比如说:
●应用BIM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
●当前的技术和技能是否能够推行BIM?
●当前的项目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应用BIM?
但这些不是BIM的基本原理,它们只是一些需要被克服的困难。比如,可以建立下面这些思路:
●如果收益小于成本,那能否降低成本,或者想办法提高收益?
●如果当前的技术暂时不能实现,那什么时候可能实现?当前能实现到什么程度?
●能不能把时间成本和最后的总体收益做一个对比,如果值得的话,能否把一些工作提前处理以带来更多的时间?(www.xing528.com)
最后再来讲述如何使用这五个公理。
当你下次再参与关于BIM的讨论时,把这五个公理记在心里,就能快速解答一些简单问题。下面先来重复和总结一下这几条公理:
◆公理1:BIM可以被任何人用来做任何事。
◆公理2:你在BIM上做的事情,直接为你自己的工作产生利益,否则,你一定是在为别人干活。
◆公理3:BIM取代或提升你当前已经在做的部分工作。
◆公理4:不能脱离软件谈BIM。
◆公理5:BIM在协作中能发挥更大价值。
把它们记住,我们来做一些测试,试试看能够回答哪些问题。
A:有人和你说,这个事不能用BIM来做。(公理1)
B:有人说,你得给我这些数据,这是你分内的事儿。(公理2)
C:有人说,BIM会额外增加一大堆的工作。(公理3)
D:你用CAD软件弄个BIM不就完了。(公理4)
E:客户说,合同上没写合作条款,所以没法用BIM。(公理5)
这些测试问题也许听上去有些蠢,但目前国内的BIM推广存在着一些混乱,还真的和这些问题有点类似,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训练自己抽象思考的能力,从一些最基础、最普遍的原理出发,逐步推导出更高级问题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