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辑部的故事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你可以称我们为BIMBOX。欢迎你翻开这本书,我们先给你讲个故事。
有个老编辑部,几十号人。有一部分人负责写稿子,一部分人负责审稿,还有一部分人负责校对、排版。
这些写稿子的人,大部分用的都是文本文档,也有一些老同志不熟悉计算机,就用手写,还有一些人出去采访之后,直接把采访的录音发给负责排版的人。原始稿件到排版人员这儿,有TXT文本,有手写的纸稿,还有需要手动录入的音频。不用说,效率肯定是低,错误也肯定是多。
有一天,一位软件销售人员走进编辑部主任的办公室,跟他说:“你用我们公司的软件吧,叫Office,Office套件里面的Word能精准地排版,格式统一,还能自动检查错别字。”
主任说:“这个好啊,咱们编辑部要大力推行!”一声令下,就让大家都安装这个软件。
可是一推行,就出现问题了。
首先,从写稿子的人这儿就很抵触,原来自己的方式很熟悉,换一个新的软件,一大堆的按键,太麻烦了。天天赶稿子熬夜加班,哪有时间学新软件呢?可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不做啊。
怎么办?请人呗。于是,他们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写稿子,然后专门请人把他们那些TXT的、手写的、录音的文件转录到Word软件里。
请来的人只懂软件操作,不懂写文章,他们的工作就是录入,原稿有什么错误,录入进去的照样有什么错误,活儿干得还挺慢。有时候时间来不及,编辑们都已经把原始文件发给排版的人了,请来的人这儿才刚录入完。排版的人那儿工作都改了一半了,他们又交了个错误百出的Word文件出来。
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又有人走进主任办公室了。
他跟主任说:“哎呀!你们这儿使用Office的层次太低啦,您看看人家的公司,不仅用Word处理文字,还用Excel做图表,还有用PPT做演示的,高级着呢!不仅如此,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协同作业,批量管理文档……,您可得推行啊,否则都被别的编辑部给超过啦!”
主任一听,这都是好东西啊,咱们得推广,得进步。
于是,下面的人又接到了新的任务,Word软件还没掌握呢,又得学一堆新的软件和应用,还得做什么协同工作。真烦!
领导指派的任务没办法,大家只好一边用老方法赶稿子,一边请更多人来应付差事。请来的人越来越多,活儿干得越来越花哨,成本越来越高,可不仅效率一点都没提升,本职工作——写出的稿子,倒是越来越少。
整个编辑部是乌烟瘴气,每个人都一肚子怨气。
面对这个情况,写稿子的人觉得很冤枉:我们每天累成这样,哪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啊?
领导们很生气:这么好的系统,别的公司都推行得很好,怎么到你们这儿就不灵呢?
软件公司觉得很冤枉:我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明明是提高效率的软件啊,怎么没推行好,还总是被人骂呢?
2.BIM,和我有什么关系?
现在我国很多的项目,在推行BIM技术的时候,都遇到了像这个编辑部的故事中的情况。
在本书中,有一个章节会专门讲述BIM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是什么思维,也不是什么协作,而是高质量的模型。它就像是上述的故事中高质量的稿件一样,是一切工作真正的基础。
而事实是,很多人和企业更注重的是高端的应用,漂亮的报告,而模型本身作为几年前就被炒冷的饭,不再愿意被人提起。
你看下面这么一段文字,注意,我没有特别挑选,而是随便找了一个关于BIM的公众号中的文章,节选了其中一段:
如何在企业中推行BIM:将高阶资深领导人纳入导入计划内,组成角色及责任明确的BIM委员会,制订BIM导入计划,明确BIM愿景、目标、主题、变革管理、软硬件需求。制订BIM标准,明确定义BIM品保核查,信息管理制度。制订BIM能力图及教育训练线路图,拟定BIM流程。达成项目3D实体、1D时间、1DBBS、1DCBS、1DWBS结合的7DBIM全周期管理。
看完这段,你有没有一种感觉,“这和我加不加班到底有啥关系?”
其实,这段话说的东西并没有错,也是一种很积极的探索,它的问题是,太不接地气。
BIM的基础,在于一开始创建模型的人,他们是咨询公司的咨询师,是设计院的设计师,是设备厂商的建模员,是施工企业的工程师,他们把思想转变成数据,再凝练成模型。(www.xing528.com)
后期的BIM全生命周期管理能不能顺利运行,全部仰仗这些人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所输入的数据是不是准确。然而,在整个行业为了越来越高大上的效果而沸腾的时候,却没有人愿意考虑到这一群人,他们真的利用BIM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了吗?他们真的理解了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再追问一句:他们真的通过新技术,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水平提升了吗?
还是说,他们更像上边故事中的那些编辑们,一边加班用传统方式赶着稿子,一边雇佣不懂专业的人来帮他们应付领导呢?
如果一个企业是第二种情况,那他们的BIM之路,必败无疑。
我们看到,整个行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在庞大的BIM研究和推广的人群中,混杂着很多以吹泡沫为目的而吹泡沫的人。
这是一张Gartner技术成熟曲线,又称炒作周期,炒作周期是指新技术从诞生到稳步应用要经历的几个时期。
一是萌芽期,人们对新技术产品和概念开始感知,并且表现出兴趣;二是过热期,人们一拥而上,纷纷采用和讨论这种新技术;三是低谷期,又称幻想破灭期,过度的预期,严峻的现实,往往会让人们对技术产生失望的情绪;四是复苏期,人们开始反思问题,并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的价值;五是成熟期,该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技术。
BIM作为一种典型的新技术,也需要经历这样的几个时期。
不过,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市场。BIM在我国有两个特殊的情况,第一是市场广度大,有的地区已经进入了过热期,而有的地区才刚刚进入萌芽期;第二是建筑市场的参与者太多,跨越的行业也广泛,所以出现了有的人已经进入了复苏期,而有的人还有意或无意地停留在过热期。
比如软件商,就更愿意自己和客户长时间地停留在过热期,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商业利益问题。
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THE BIG BIM”,相信不久的将来,你还会听到8DBIM、9DBIM,或者是其他一些闻所未闻的BIM应用。
而我们认为,在目前大多数的项目中,BIM的本质还是人,更详细一点,就是使用软件建模和生产数据的人。BIM不是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做新的工作,而是把本来做的工作,用更好的方法来做,把本来就该提供的信息,用统一的格式来提供。
如果BIM在宏观层面上能够实现建筑业的一次飞跃,那在微观层面上,就一定会是这样:
每一个建筑师,都能够利用BIM减少每周的设计加班,减少错误,并且把工作成果自然地分享给结构师;每一个结构师,都能够利用BIM快速分析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并能够准确地指导施工;施工人员能够利用BIM,预演施工步骤,在开会的时候——而不是到了施工现场,就能发现并解决安装的问题;设备厂的工程师一样能够制作出精确优秀的产品模型,促进公司的宣传和销售。
BIM不应该只存在高屋建瓴的高瞻远瞩,它是一颗越洋而来的种子,而不是成熟的果实,它需要重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土壤中生根、成长。
正如一开始我们讲述的故事,编辑部的人们把Office软件看作写字的工具,而写稿子本身永远是他们最需要关心的事情。
3.这是一本怎样的BIM书?
经常有人问我们:我想学习BIM,该怎么做?
我们的回答是:只说想学BIM,就好像说想学习用Office软件来写作,该怎么做?这是个本末倒置的问题。
你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第二,未来三到五年,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又是什么?比如,现在你是一名施工员,未来希望做一名结构设计师,那你就需要了解施工管理和结构设计这两个工作,怎样能够被BIM优化?
我们不反对上文中说到的“THE BIG BIM”,但同时,面对BIM技术中最根本的“人”,本书要讲述的是与之平行的“the little BIM”。
所以,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谈一些更接地气的话题。你在书中读到的每一句话都是人人能听懂的“白话”,我们的思考会按照这样的路线展开。
了解技术发展的本质,了解国家推进BIM技术的政策背后的思路;讲透BIM技术中那些拗口的基本概念,脱离思维误区;从“信息化”的角度重新理解BIM思维;明确不同职业、不同专业该走什么样的BIM之路,然后通过BIM行业中的领跑者——BIM软件厂商对软件开发的思路来看待不同实施阶段的BIM该怎么去推行;最后,把眼界打开,看看BIM与其他技术之间的交集与融合。
本书面向的读者,是那些建筑行业的学生、设计师、工程师等基层人员,以及希望在推进BIM时减少阻力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书中的很多内容来自我们的微信公众号“BIM清流BIMBOX”,是对原始内容的改进和扩充。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最下方都附带一个二维码,读者可以扫描它,来观看我们的视频讲解,视频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能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书中讲述的内容。
本书并不代表着BIM知识的大一统与学习的完结,技术在不断前进,新的软件公司在不断进入市场,旧的软件公司也在不停地迭代。随着公众号内容的不断更新,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第二本,甚至第三本书。我们希望能把BIM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长期地做下去。
感谢购买此书的读者对我们的支持,也希望本书能帮助到你。
最后,感谢BIMBOX每一位成员的家人、微信公众号中支持我们的粉丝们,感谢长期以来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朋友们:叶雄进先生、陈鲁遥先生、吕振先生、苏奇先生、胡林先生、王起航先生、林标锋先生、贺灵童女士、王永刚先生。
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