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第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来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因而是实践教学中首要融入的思政元素。但爱国主义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对它进行培育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71]。将爱国主义融入思政专业课实践教学以培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培育和强化。如在开展“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自评”这门课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国家历史博物馆、伟人故居等地进行实地学习、参观。通过对历史文物的参观,可以增进学生对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强化学生的真实体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到伟人的故居进行参观,对学生讲授伟人的生平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学生能够了解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艰辛与成就,以此强化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72]社会责任感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塑造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其个体理想的实现,还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但社会责任感不仅是一个主观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不能只“靠说”,更重要的是“靠做”。在思政专业课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带领学生到基层进行亲身体悟,在基层中懂得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集体的个人,懂得自身身负的对他人、社会、民族、国家的沉甸甸的责任。如带领学生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与调查活动,通过调研和参与,学生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和运行中面临的困境,并积极为社区更好地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职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就是在分析、衡量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个人努力的目标,对为实现这一目标所进行的一种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的规划。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引导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的基础上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这种目标仅靠进行单纯的理论教育是很难确立的,也是不科学的。学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思政专业课需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和激发自己的兴趣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以此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
2.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基本原则
第一,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开展实践教育的原动力,在运用实践教学法融入思政元素的时候要根据课程的特性有针对性地融入,切勿只顾融入而生搬乱造。如“社区管理概论”这门课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社区建设、管理、运行等过程,以此提高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因而在开展这门课的时候,思政元素是根据这门课内容所能运用到的实践教学法而有机融入的。为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确立以思政元素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路径,以理论提高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关键,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融入模式。
第二,实用型原则。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用型原则。在思政专业课教学中,应根据思政专业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的现实条件等采取合适的方式融入。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思政元素在思政专业课教学中的融入可分为在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的融入、在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的融入、在专业岗位实践平台的融入三大步进行有机结合。(www.xing528.com)
第三,混合型原则。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本身就内在包含了混合的特质。混合型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教师与非职业教师人员、思政内容与非思政内容的混合等方面。如在开展实践教学课的时候,除了学校的专职教师以外,也可以邀请学校之外的相关专业人士来为学生做引导。思政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法必须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教师与非职业教师人员、思政内容与非思政内容的界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通过不同要素的混合来融入思政元素,打破原来单一的教学方式,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3.实践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第一,实地参访。实地参访是实践教学法的重要路径之一。它是指根据开展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到相关单位以及场所等进行现场参访,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以深入了解参访对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对参访对象的更深一步认识的方式。如在开展“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和“社区管理概论”这两门课的时候,分别带学生去邓小平故居、建川博物馆、当地社区等地进行参观和采访。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获得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在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中获得感性认知,从实践中获得认知,它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如带领学生到建川博物馆参访,通过对展览物品的浏览以及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多少英雄献出他们的青春年华甚至宝贵的生命获得的,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参与式学习。思政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参与式学习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动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和困惑,基于教学内容的考量,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帮助学生展现自我、消除困惑的方式。如在上“社区管理概论”这门课的时候,带领本科生参与、观摩社区工作的办公过程,并对社区干部进行深度访谈来进行学习,将对社区的考察写成报告,作为课程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全面认识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教育、社区调解、社区矫正、社区治安等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走出书本,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实地参访、参与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要内化这些信息,需要教师在实地参访、参与式学习的前期、中期或后期,有意识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进行信息整理和系统认识,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不局限于课堂上,也可在实践实地进行。如学生在社区进行参访和参与式学习后,获得了大量对社区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如果不能及时上升为理性认识,将会出现遗忘等情况。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向学生进行讲解,对社区知识进行一个大致的脉络梳理,对学生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强化,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