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实施挑战与对策:思政课程融合研究成果

教学实施挑战与对策:思政课程融合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自然辩证法”一课为例,教师在18个课时9次短暂的课程中既要完整讲授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及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5个板块的教学体系,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每个学期开始,笔者会在第一次课程就给出一个学生可以从校园网下载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安排”,其中写明教学实施方式以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每学期研讨的主题以及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的资料与搜集的信息。

教学实施挑战与对策:思政课程融合研究成果

毋庸置疑,有着问题意识和哲学思辨的对话式教学较之传统的宣教或者专题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善于沟通,善于设置问题及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问题,并善于掌控课堂的气氛和节奏。实践证明,不同气质的老师的确是有一个不断摸索和寻找自己风格的过程。

其次,教学成功实现取决于课前的充分准备,良好的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以“自然辩证法”一课为例,教师在18个课时9次短暂的课程中既要完整讲授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及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5个板块的教学体系,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要处理好丰富内容与有限时间这对矛盾,关键是要在一开始就做好课程设计,实现问题点与课程板块内容面、课堂内讨论与课堂外自学的有机结合。每个学期开始,笔者会在第一次课程就给出一个学生可以从校园网下载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安排”,其中写明教学实施方式以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每学期研讨的主题(4个或者5个)以及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的资料与搜集的信息。按照“安排”,学生根据专业组建出讨论小组(一般不超过10人),并建立各自的QQ群或微信群,以及选举组长并登记组长的联系方式。5个板块的内容分解为5个大问题和其下的若干子问题,课堂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以点带面,以核心话题的讨论来介绍每个板块的主要内容,再以推荐进一步学习和延伸阅读的形式要求学生课下自学。不同专题的对话形式也是多样的:或者提前要求小组做好PPT,在小组汇报后师生提问;或者依据讲授的主线索,在课堂上随机发问;或者要求一个小组向另一个小组发问乃至追问

再次,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对话。既然强调沟通参与、课堂外小组讨论和自己搜集资料,传统的期末“一考定终身”就不能充分体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考核采取免考、论文答辩与传统考试结合的形式。免考通常是平时成绩(主要由小组讨论评分、资料学习和课堂参与构成)优异的占据评分系统由高到低排列前10%的学生;论文答辩是由学生按照规则主动申请就课程中的核心话题写作规范的学术论文,并由多个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师评委评定分数;其余的同学则参加期末的笔试。(www.xing528.com)

最后,不同的班级由于学科构成不同,有非常不同的知识背景、小组讨论氛围和课堂参与度,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转换课堂对话的话题与方式,根据学生主体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谢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