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奥迪A6轿车,在一非专业维修站进行事故碰撞修复后出现跑偏和啃胎现象,来到我厂,要求解决这一故障。用举升机将车升起后,我们进行简单测量后发现:固定元宝梁的四个螺栓间的距离不符合奥迪A6轿车的技术数据,存在偏差且整车对角线长度数据差为2cm左右。我们认定此车在上次的碰撞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落后,且没有参考奥迪A6轿车的车身大梁数据图册,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拉伸修复。据此排除故障,必须进行前部发动机室拆解,使用专业的大梁测量系统,进行认真仔细的测量,并更换元宝梁等部件。使用专业的大梁拉伸设备,重新拉伸校正,才能解决跑偏、啃胎问题。在与车主、保险公司协调后,同意在我公司使用奔腾2000系统车身大梁校正、测量设备,重新进行大梁拉伸、测量校正修复。
为了进一步了解此车的碰撞损伤状况,准确进行二次拉伸校正,拆除了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及整个前悬架系统,在奔腾2000车身大梁校正仪上,结合奔腾公司提供使用的奥迪A6轿车车身大梁修复数据图册,进行了多次认真仔细的测量工作。数据结果显示:
1)该车的右前纵梁虽然没有明显的外伤,可它固定元宝梁的两个螺母,已经发生损伤,螺母所在的平面歪斜,但它们的前后距离、高度尺寸符合要求。螺母的歪斜严重地影响了元宝梁固定后前悬架系统的整体坐标。
2)前左纵梁有明显没有展开的折痕,前端有使用氧—乙炔火焰焊接的痕迹。各要点的坐标数据与标准数据尺寸存在严重差距。
3)拆去前左翼子板还发现,翼子板的支承固定梁也有拆痕,前端还使用了一个ϕ8的螺母调整该翼子板的高度。
以上三点,足以表明该车前次的拉伸修复是失败的,简单、野蛮的操作和不正确的焊接措施直接影响了该车的修复质量和结果。
我们根据奔腾2000车身大梁校正仪使用的工作要求,将此车在校正台上准确固定,车辆中心面(线)与校正平台中心线的重合是该车重新拉伸、校正测量的关键。我们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使用了大梁校正仪的拉伸系统,将该车在校正平台上进行了准确定位,轿车底部裙边的夹紧固定均遵从奥迪A6轿车的自身特点,正确固定、精确定位。在车身整体固定好后,使用奔腾2000的配套测量系统测量整个车身,特别是前发动机室内的几个重要固定点:元宝梁的四个固定点、两前减振器的上固定点、前保险杠的固定点,并对这些固定点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测量、记录。首先根据奔腾2000拉伸设备、测量系统及奔腾公司提供的数据,使右前纵梁达到了标准数据册中的数据要求,固定元宝梁的两个歪斜螺母也使用了氧—乙炔火焰焊接,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并进行了校正定位。最关键的是左前纵梁的拉伸校正。
1)长度的拉伸校正。元宝梁的后固定点在该车上的三维坐标符合标准,前固定点由于该纵梁上存在折痕而缩进1.5cm,需要进行拉伸。在向前拉伸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对折痕周围的加热温度为370~480℃,加热时间在3min以内,加热部位选择在纵梁棱角上,并进行了多次反复测量、拉伸,以防拉伸过度。最终使两点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数据图册的要求。(www.xing528.com)
2)对左前纵梁高度的测量也随后进行,并同时进行了拉伸校正,使其达到了图册要求,同时我们也对前桥前固定点间的距离(813.2mm),前桥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620.2mm),前桥固定点对角线的距离(901.2mm),进行了精确测量。
在确定达标后,对前元宝梁进行了先行安装固定,以保证后期对减振器支座固定点的测量校正不会受到影响。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减振器支座固定点的测量、拉伸校正。这里我们注重了减振器支座外固定点之间的距离(1070.2mm)的测量对比,对照车身测量坐标数据的对比,发现左前支座固定点内移了1.5cm,高度数据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就此将左前减振器支座外固定点向外进行了水平拉伸,同时锤击有关的力点消除应力,使其两减振器支座外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达到了要求的1070.2mm。剩下的左前翼子板支承梁的拉伸就显得简单多了,直接对照翼子板的固定孔进行拉伸修复即可。
最后,试装翼子板、发动机罩、散热器框架、保险杠、前照灯等,通过调整各自的配合间隙,使其达到了奥迪A6轿车的要求。
进行这样的二次修复校正是科学的,也符合奥迪A6轿车的技术要求的。当然,最终进行四轮定位时,只通过简单的部件调整,对存在故障的部件进行更换,四轮定位所要求的数据都达到了要求,试车的结局皆大欢喜。这里应该强调在对事故碰撞损伤车辆拉伸、校正的过程中,车辆中心面(线)与车身大梁校正平台中心线的重合或平行的重要性。正确合理地使用“中心面(线)与平台中心线”技术,是能够科学、精确测量事故车辆,准确拉伸定位的重要手段。
上文中所沿用的技术数据结合奥迪A6轿车维修手册和奔腾2000测量系统提供的技术参数,车身测量系统为三维米桥式测量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