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时期的中国认同建构及政治传播

隋唐时期的中国认同建构及政治传播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王权的政治认同,必须建构在其文化身份的正统性基础之上,此所谓“古者祖有功、宗有德,其庙乃世祀不祧”。作为中国古典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以再现“天下”统治秩序的形式,仪式化地建构了封建王朝的文化正当性和政治认同感。隋唐帝国时代,源自北方胡化政权的隋唐统治者,延续了这一政治文化传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看,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王朝对于所主张的政策制度的传播和内化能力。

隋唐时期的中国认同建构及政治传播

中国传统王权政治认同,必须建构在其文化身份的正统性基础之上,此所谓“古者祖有功、宗有德,其庙乃世祀不祧”。[11]起源于“西方”与戎狄为邻的周人,在入主中原之初,就积极地以宣传其祖先谱系的东方化族源、诉诸“天命观念”和“天下”价值本源、建构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国家象征符号等方式,致力于在其统辖的中原社会之中发展一种新的以“周天下”为核心的政治认同。平民化出身的汉朝统治者,也在统一帝国之后,积极地诉诸传统文化,以宣扬“王道”、大力实现“尊古”“崇儒”等文化政策,以实现其统治身份的合法化。

作为中国古典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以再现“天下”统治秩序的形式,仪式化地建构了封建王朝的文化正当性和政治认同感。隋唐帝国时代,源自北方胡化政权的隋唐统治者,延续了这一政治文化传统。隋唐开国以降,统治者们都不约而同地以建构和强化其正统的汉家“天子”身份为文化目标,对前代胡汉错杂的礼乐典制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公元581年,也就是隋开皇元年,隋文帝在即位初年,便遵照前代中国王朝“功成作乐,治定制礼”的传统,以“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为口号,开始了系统性地重建礼乐和律令的文化工程,隋《开皇礼》《仁寿礼》应之出台;正如台湾历史学家高明士在《隋唐五代史》中所指出的,“这是宣告隋朝的立国精神是继承汉魏以来的中原正统文化”[12]。唐代统治者在《开皇礼》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推出了《贞观礼》《开元礼》《显庆礼》等,其编修力度之大、频率之密,都侧面反映出帝国统治者对于礼乐文化所具有的政治功利性的深谙。(www.xing528.com)

中国古典政治认同的来源,除了王权在文化上的正统性,还在于其对于基础农业社会的管理能力。从政治传播的角度看,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王朝对于所主张的政策制度的传播和内化能力。户口和赋税制度的推广效果,关系着农业帝国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之本;赋役和兵制的推广效果,则关系着中原帝国国家安全的至高利益。而帝国主导性制度的推广则取决于政治传统系统的有效运转和传播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